超支化冠醚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和丙烯腈本体基因转移聚合的研究

超支化冠醚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和丙烯腈本体基因转移聚合的研究

论文题目: 超支化冠醚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和丙烯腈本体基因转移聚合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有机化学

作者: 张峻松

导师: 陶京朝,王德坤,王敏灿

关键词: 超支化,冠醚,表征,丙烯腈,基团转移聚合

文献来源: 郑州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论文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由A2+B3型单体合成一系列超支化冠醚聚合物及其性能表征;第二部分为室温下丙烯腈的本体基团转移聚合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 一、首次报道了如下三种超支化冠醚聚合物的合成。Schemel为苯并-15-冠-5的超支化聚合物(B15C5-HP)和苯并18-冠-6的超支化聚合物(B18C6-HP)的结构示意图;Scheme2为二苯并-18-冠-6的超支化聚合物(DB18C6-HP)的结构示意图。通过FT-IR,1H NMR,GPC,TG等手段对所得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B15C5-HP,B18C6-HP在常用有机溶剂中溶解性能良好,DB18C6-HP在极性非质子溶剂中溶解性能良好。GPC结果表明反应的投料比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大小和分子量分布有较大的影响。TG结果表明聚合物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分解温度均在325℃以上。 二、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冠醚聚合物聚集形态和在K+诱导下的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超支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1.1.1 Flory理论的基本要点

1.1.2 逐步增长聚合

1.1.3 自缩合乙烯基缩合

1.1.4 开环多支化聚合

1.1.5 通过A_2+B_3型单体型单体合成超支化聚合物

1.1.6 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

1.2 高分子冠醚的研究进展

1.3 课题的提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由A_2+B_3型单体合成一系列超支化冠醚聚合物的研究

2.1 引言

2.2 仪器与表征

2.3 二苯并-18-冠-6的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

2.3.1 合成路线

2.3.2 实验方法

2.3.3 结果与讨论

2.3.3.1 4’,4”(5”)-二甲酰基二苯并-18-冠-6的合成

2.3.3.2 4’,4”(5”)-二羟甲基二苯并-18-冠-6的合成

2.3.3.3 4’,4”(5”)-二溴甲基二苯并-18-冠-6的合成

2.3.3.4 反应所用溶剂对聚合物反应的影响

2.3.3.5 含二苯并-18-冠-6超支化聚合物的反应条件

2.3.3.6 GPC结果分析

2.3.3.7 聚合物的溶解性

2.3.3.8 热稳定性分析

2.4 苯并-15-冠-5的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2.4.1 合成路线

2.4.2 试验方法

2.4.3 结果与讨论

2.4.3.1 苯并-15-冠-5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

2.4.3.2 聚合物的GPC结果分析

2.4.3.3 聚合物溶解性

2.4.3.4 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

2.5 苯并-18-冠-6的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2.5.1 合成路线

2.5.2 试验方法

2.5.3 结果与讨论

2.5.3.1 苯并-18-冠-6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

2.5.3.2 聚合物的GPC结果分析

2.5.3.3 聚合物溶解性

2.5.3.4 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

2.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超支化冠醚聚合物的形貌、自组装及温敏性研究

3.1 引言

3.2 药品与仪器

3.3 实验部分

3.3.1 原子力显微镜测定样品制备

3.3.2 样品的AFM成像

3.3.3 超支化聚合物的温敏性的测定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苯并-15-冠-5超支化冠醚聚合物的外观形态

3.4.2 钾离子诱导苯并-15-冠-5超支化冠醚聚合物的自组装

3.4.3 苯并-18-冠-6及二苯并-18-冠-6超支化冠醚聚合物的外观形态和其自组装

3.4.4 超支化冠醚聚合物水溶液的温敏性

3.4.4.1 苯并-15-冠-5超支化聚合物的温敏性

3.4.4.2 苯并-18-冠-6超支化聚合物的温敏性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超支化冠醚聚合物的配位能力、液膜传递的研究

4.1 引言

4.2.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萃取率试验

4.2.3 液膜传递实验

4.3 结果讨论

4.3.1 超支化冠醚聚合物溶液的表观萃取平衡常数

4.3.2 超支化冠醚聚合物对阳离子萃取率的研究

4.3.3 超支化冠醚聚合物与碱金属的络合比

4.3.4 超支化聚冠醚合物对金属离子的液膜传递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超支化冠醚聚合物的相转移催化能力及与稀土配合物配位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超支化冠醚聚合物的相转移催化实验

5.2.2 荧光光谱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超支化冠醚聚合物的相转移催化能力的研究

5.3.2 超支化冠醚聚合物与稀土金属配位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丙烯腈本体基团转移聚合的研究

6.1 引言

6.2 课题的提出

6.3 仪器

6.4 实验方法

6.5 结果与讨论

6.5.1 不同引发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6.5.2 不同催化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6.5.3 聚丙烯腈的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6.5.4 聚丙烯腈的GPC结果分析

6.5.5 催化剂用量对聚丙烯腈产率的影响

6.5.6 引发剂用量对聚丙烯腈产率的影响

6.5.7 聚丙烯腈产率与分子量分布的关系

6.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0-25

参考文献

  • [1].功能超支化聚乙烯定制及其在热二极管聚高内相多孔基材中的应用[D]. 王崧.浙江大学2018
  • [2].亲水性超支化接枝超支化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在制备纳米粒子方面的应用[D]. 樊佑.天津大学2017
  • [3].超支化聚酰胺—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 詹宸.天津大学2017
  • [4].新型超支化聚苯醚的分子设计、合成、改性及性能研究[D]. 张纪贵.北京化工大学2006
  • [5].超支化聚醚的合成、表征及自组装研究[D]. 麦亦勇.上海交通大学2007
  • [6].超支化聚芳醚酮的功能化研究[D]. 王东.吉林大学2008
  • [7].功能性超支化聚醚载体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应用研究[D]. 夏于旻.东华大学2012
  • [8].超支化多糖的结构和链构象及其功能化[D]. 章轶锋.武汉大学2011
  • [9].超支化硅碳烷—硅基杂化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色谱领域的应用[D]. 陈国文.山东大学2012
  • [10].研究溶液中自由和受限的“完美”超支化链[D]. 李连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小环冠醚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柴春鹏.西北师范大学2004
  • [2].超支化聚芳醚酮的分子设计、合成、表征及功能化研究[D]. 牟建新.吉林大学2005
  • [3].超支化聚酯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 王秀霞.浙江大学2006
  • [4].新型超支化聚苯醚的分子设计、合成、改性及性能研究[D]. 张纪贵.北京化工大学2006
  • [5].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表征及功能化研究[D]. 高超.上海交通大学2001
  • [6].线型、树枝状和超支化聚合物以及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D]. 栾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
  • [7].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超分子封装和超分子自组装研究[D]. 刘翠华.上海交通大学2007
  • [8].超支化聚醚的合成、表征及自组装研究[D]. 麦亦勇.上海交通大学2007
  • [9].氮杂冠醚、氮支套索冠醚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 陆广农.兰州大学2007
  • [10].开环聚合制备嵌段共聚物及Michael加成制备接枝和超支化聚合物的研究[D]. 王焕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

标签:;  ;  ;  ;  ;  

超支化冠醚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和丙烯腈本体基因转移聚合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