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14-3-3蛋白广泛分布于所有真核生物中,该蛋白结构高度保守,存在于细胞内不同区域,参与调控细胞内各种生命代谢过程。本文根据已发表的Glomus mosseae14-3-3基因EST序列,利用反向PCR和3’RACE技术克隆到了Gm14-3-3基因的ORF全长,上游约2 kb长的启动子区和5’UTR以及基因的3’UTR序列;在菌根真菌中发现编码相同蛋白质的基因产生两种具有长短不同3’UTR转录产物的现象,并将两种转录产物分别命名为G.m14-3-3L和G.m14-3-3S。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G.m14-3-3基因以及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它与其它真核生物中的14-3-3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预测的3D模型具有典型的14-3-3蛋白的结构特征。通过构建以egfp为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对G.m14-3-3基因的putative启动子在酿酒酵母Y187中进行了活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启动子片段能在酵母中发挥功能。根据序列分析结果,在G.m14-3-3L的3’UTR和G.m14-3-3的ORF区段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探索了G.m14-3-3L和G.m14-3-3S在Glomus mosseae的休眠孢子和共生期间菌丝两个不同生长阶段,以及共生期间分别受到重金属Cu、Cd胁迫和盐胁迫时的转录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在休眠期的孢子和共生期菌丝中,Gm14-3-3总的mRNA转录量基本相同,但Gm14-3-3L mRNA在休眠期孢子中的含量是共生期菌根根内菌丝含量的1.5倍;2)在200 mg/kg浓度的重金属铜胁迫下,Gml4-3-3总的mRNA含量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恢复到CK水平的现象,并在24h处理时转录量下降到CK的1/2,期间G.m14-3-3L和G.m14-3-3S的比例无明显变化;3)在浓度为60 mg/kg的重金属镉胁迫时,各种时长处理表现出的变化较小,90 mg/kg的镉处理一个月,G.m14-3-3基因的转录量是CK的1.7倍;4)盐胁迫处理条件下,没有观察到该基因在转录水平有明显变化。据此推测G.m14-3-3基因的表达受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并在菌根真菌的生命代谢活动和抵抗环境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成功实现了G.m14-3-3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表达;通过在保守区段设计引物扩增到了实验室其余三个AM真菌Gigaspora margarita, Glomus intraradices, Gigaspora rosea中14-3-3基因的部分序列。本研究为后续研究菌根真菌中与14-3-3蛋白相关的信号通路以及利用14-3-3基因进行AM真菌菌种鉴定打下了基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菌物学报》“菌根真菌专刊”征稿通知[J]. 菌物学报 2017(03)
- [2].城市菌根真菌多样性、变化机制及功能应用[J]. 生态学报 2016(14)
- [3].蚯蚓粪基质中添加菌根真菌和混合矿物对西瓜苗期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0(02)
- [4].菌根真菌提高林木抗旱性研究进展[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5].菌根真菌对森林养分循环潜在贡献的研究进展[J]. 生物灾害科学 2018(03)
- [6].接种菌根真菌对梨幼苗养分吸收与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南方果树 2016(02)
- [7].菌根真菌对人工栽培滇重楼重金属元素的影响[J]. 中成药 2014(12)
- [8].硝酸镧和兰科菌根真菌对铁皮石斛生理特性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2015(02)
- [9].菌根真菌与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10].菌根真菌与接种时期对梨幼苗生长的影响[J]. 果树学报 2016(S1)
- [11].丛枝菌根真菌提高黄瓜幼苗抗立枯病作用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4(S1)
- [12].水分胁迫和接种菌根真菌对青冈栎根系形态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5(05)
- [13].菌根真菌:植物的共生伙伴[J]. 知识就是力量 2017(12)
- [14].土著菌根真菌和混生植物对羊草生长和磷营养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3(04)
- [15].金线莲菌根真菌的分离与鉴定[J]. 现代食品科技 2012(09)
- [16].菌根真菌与鹅毛玉凤花种子共生萌发研究[J]. 种子 2011(04)
- [17].独蒜兰共生菌根真菌动态变化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09(10)
- [18].菌根真菌对森林碳氮磷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J]. 温带林业研究 2020(02)
- [19].菌根真菌定殖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04)
- [20].不同海拔的三种杓兰属植物与菌根真菌群落组成相关性[J]. 菌物学报 2019(06)
- [21].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营养交换机制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10)
- [22].菌根真菌促进植物生长的光合生理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 2015(05)
- [23].菌根真菌对白梨树幼苗磷获取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08)
- [24].菌根真菌促进植物吸收利用氮素机制的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12(05)
- [25].菌根真菌对土壤呼吸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01)
- [26].两种土壤基质条件下鸡眼草对水分胁迫和丛枝菌根真菌的响应[J]. 科技通报 2008(03)
- [27].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 2019(23)
- [28].天山雪岭云杉森林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J]. 干旱区研究 2019(05)
- [29].王二涛团队首次发现植物转运葡萄糖的“交通工具”[J]. 农药市场信息 2017(16)
- [30].丛枝菌根真菌对再植毛桃生长和根际土壤结构的影响[J]. 中国南方果树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