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汝城县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之地,是客家话、湘语、赣语、粤语和土话的过渡区域。从语音上看,汝城话具有很强的混合性,而本文所做的语法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本文选择从体貌标记入手来研究汝城话的语法,既能弥补汝城话语法研究中的不足,又能为研究现代汉语体貌增加新的素材。全文依据先哲时贤们比较一致的观点,严格区分了“体”和“貌”,指出“体”是“对时间进程中事件构成方式的客观表达”,“貌”则是“对时间进程中事件构成方式的略带主体情绪的表达”。文中描述了汝城话的六类体标记和六类貌标记。体标记包括“喥”、“适喥”、“起”、“咑1”、“咑1喥”、“过1”。“喥”是实现体标记,根据其所在句法结构的不同其语法意义又可以细分为“实现-结束”、“实现-状态延续”、“实现-行为延续”三类。“适喥”和“起”都是起始体标记,其中“适喥”相当于普通话的句尾“了”,按其意义可分成“现在起始”、“将来起始”和“过去起始”,而且三类起始意义都必须与现时相关。“咑1”、“咑1喥”作为体标记都有持续义和进行义之分,持续是一个静态过程,进行则是一个动态过程。“过1”是经历体标记,表达经验历程上的完整事件。貌标记包括“呷”、“咑2”、“翻”、“过2”、“得”、“下”。“呷”和“咑2”同为实现貌标记,前者往往含有主观量多之义,后者则常带主观量少之义。“翻”可兼做回复貌、再行貌和继行貌的标记,这一标记常寄寓着主体的愿望或要求。而重行貌标记“过2”往往用在主体希望动作重新进行的时候,可能貌标记“得”是对动作施事具备某种能力的猜想,短时貌标记“下”也带有主体的情绪,认为动作量小、花时少。文中在介绍汝城话的体貌标记时,分别与湘语的“哒”和“咖”、客家话的“倒”、广州话的“翻”作了比较,从语法上证实了汝城话的混合性特征。全文共四章,由绪论、体标记、貌标记和结论构成。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言者视角标记的内部层级制图[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多标记学习研究综述[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5(17)
- [3].文章标记效应对大学生快速学习的影响[J]. 山西青年 2020(05)
- [4].标记[J]. 女友(家园) 2020(02)
- [5].手机找到了[J]. 幽默与笑话 2019(03)
- [6].暮色之蓝[J]. 广西文学 2018(10)
- [7].错乱的标记[J]. 数学小灵通(5-6年级版) 2017(10)
- [8].幼儿园标志运用的实践与实例[J].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12(03)
- [9].标记[J]. 中国诗歌 2012(10)
- [10].多标记背景下基于粒标记规则的最优标记选择[J].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2016(03)
- [11].板边标记在PCB制造中的应用[J]. 印制电路信息 2015(07)
- [12].“大小类”反义词有/无标记项语义的不对称[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1(09)
- [13].大小标记[J].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15(03)
- [14].英汉语中无标记被动的比较[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15].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标记问题的模型构建[J]. 生物学教学 2020(06)
- [16].国外话题标记研究及其启示[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17].基于标记相关性的多示例多标记算法[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8(08)
- [18].拉祜语的话题标记[J]. 民族语文 2015(05)
- [19].汉英话题标记使用频率的对比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01)
- [20].一种基于多示例多标记学习的新标记学习方法[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8(12)
- [21].标记分布学习与标记增强[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8(05)
- [22].全球支付产业标记化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金融电脑 2015(06)
- [23].在Vista中批量添加照片标记的两种方法[J]. 电脑迷 2008(22)
- [24].近十五年我国文章标记效应研究综述[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4(02)
- [25].藏缅语的话题标记——兼与汉语比较[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 [26].感叹句标记手段的跨语言比较[J]. 汉语学报 2008(03)
- [27].面向标记分布学习的标记增强[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7(06)
- [28].“高”“矮”的有/无标记现象和原因分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12)
- [29].免标记荧光适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21)
- [30].话题标记“啊、呢、吧、嘛”的功能研究[J]. 钦州学院学报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