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三螺旋理论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ResearchonUniversityStudentsPioneeringandCreativeAbilityBasedonTripleHelixTheory
SuJinleLiLirong
Abstract:Buttheuniversitystudentsinnovativeundertakinginnovationabilityraiseisasystemthecomplexproject,needstheuniversity,thegovernmentandtheenterprisesupportsmutually,coordinatesmutually,among,theuniversityplaysthemainbodyroleintheuniversitystudentsinnovativeundertakinginnovationabilityraisemechanism,thegovernmentdisplaystheleadingrole,theenterpriseplaystheboosterrole.Onlythentheuniversity,thegovernmentandtheenterpriseconcertedeffortcooperation,cansharpentheuniversitystudentsinnovativeundertakinginnovationabilityandthequalitywithsteadysteps.
Keywords:ThreespiraltheoryUniversitystudentImbarkinnovationability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14-03
美国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和罗伊特·雷德斯多夫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为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大学、政府、企业应以经济发展为纽带连接起来,通过组织结构性安排和制度性设计等机制,使三种力量交叉影响,协调发挥作用,最终形成结成一团又螺旋上升的“三螺旋”新关系。这是一个动态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支撑、以实现沟通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各自效应最大化的创新模型理论。“三螺旋”理论开始流行以来,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创新过程中,大学、政府和企业共同构建的“三螺旋”以不同的形式有效运行着,在协同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美国政府制定了完备的风险投资与贷款制度,使创业人员很容易把创意变成企业。美国大学,尤其是商学院和工程学院极其重视创业学学科建设,到2005年年初,已有1600多所大学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1],创业学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大学成立了创业中心,组织校内创业活动,与社会进行联系,争取社会支持。企业向大学生提供资助或奖学金,支持大学科研,与大学联合使用设备。在政府主导下,风险投资、创业培训、创业资质评定等各种中介机构纷纷成立,形成了一个大学、政府、企业良性互动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了社会各类创业资源。德国政府与德意志协约银行在部分大学开设创业讲座,并邀请企业界人士一起参与。德国大学与企业联系密切,既注重传授科学知识,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日本文部省和通产省联合在大学开设“就业与创业教育”,企业或政府部门定期对就业大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业务培训。进入新世纪,日本告别了“模仿时代”,大力推进“科学创新立国”,把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迈向21世纪的目标。
我国大学自2002年开展创业教育以来,主要采取了三种模式:一是大学以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为主的模式;二是以组织学生赛事和活动为中心的模式;三是以构建创业园或科技园为中心的模式[2]。这三种模式基本上都是大学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创业创新教育,属于封闭式的培育模式,局限于校园之内,难以取得显著效果。在一个开放性的社会,教育已经成为一项社会化的事业,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1.大学在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中的主体作用
1.1以“三大基本建设”为根本,夯实创业创新根基。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创业创新能力源于他精深的学科背景,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开启智慧的课程内容,因此,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构成了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三大基本建设。要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就要夯实学科、专业与课程根基;就要加大学科创新力度,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和重大生产及社会实践问题,体现前瞻性;就要突破原有学科界限,通过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育新的增长点,体现创新性。专业建设要以掌握理论、强化应用、突出创新能力为目标;要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创新性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决定着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对人才培养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课程建设要把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作为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1.2以建设“三支队伍”为核心,为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根本保障。一是建立一支“双师型”的专业课教师队伍,他们既具有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技术、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参与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利用和推广。有了创业创新型的“师傅”,才能培养出具有创业创新能力的“徒弟”。二是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理念的通识课教师队伍,他们应以前瞻性的创新观念、开拓性的创业精神、科学的创新思维、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营造民主、和谐的人际环境的能力,对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三是与政府和企业共同建设一支具有创业背景的技术专家、企业家、孵化管理者、风险投资家以及法律专家等人士组成的兼职创业导师队伍,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一对一”帮助和指导。
1.3以开设“三类课程”为途径,丰富创业创新知识。一是由现在开设的必修课《大学生就业指导》改革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使每一位大学生不仅仅接受就业指导,还要对他们进行创业创新基本理论知识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创业型就业能力。这种课程内容的改革适应了世界和中国高等教育由“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的发展趋势。二是为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开设创业精神教育、创业知识教育和创业实务类教育选修课程,使他们掌握创业创新理论,学习创业创新方法,树立创业创新意识,提高创业创新能力。三是为准备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开设模拟创业、实战训练的KAB(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和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创业教育项目)、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等选修课程,让优秀创业导师进行“一对一”的具体指导,并提供资金、技术、网络支持,帮助大学生创业成功。
1.4以“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龙头,多样化地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积极参与和精心组织“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把“挑战杯”作为一门“品牌”项目进行建设。通过“挑战杯”竞赛将“产、学、研”融合在一起,把学生自己或导师的科研成果或专利变成一项产品,进而孵化出新企业,培育中国新一代创业者。以学科竞赛、机械设计、数学建模、结构设计等专业赛事为依托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要走进企业,走向社会,在实践和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业创新的课题。传统的学习主要在学校、课堂,“寝室—餐厅—教室”是学生的基本学习生活方式;而创业的学习场所主要在校外、在企业、在公司,可能在打工,可能在顶岗,可能在创业实战,“寝室—教室—公司”是活动的基本线路[3]。在教室里搞“创业创新”,只能算“纸上谈兵”,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的熔炉之中,才是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真正归向。
2.政府在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中的主导作用
2.1组建协调管理机构,搭建政府、大学、企业沟通和协调的平台。大学、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几个不同系统的组合,政府作为社会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应采取措施,协调由于企业和大学各自的运行机制、目标、价值取向不尽相同而产生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在出台相关政策、制订法律法规的同时,还必须在政府主导下,通过行政手段在政府部门内部成立三方合作“指导中心”来协调三方合作关系。在我国,着重强调政府—“官”的作用既符合中国的现实,也体现了政府在三方合作中掌握政策、法规和资金投向的主导地位[4]。
2.2协调财政、金融、保险、经贸、工商和税务等有关部门,制定有利于大学生创业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自国务院办公厅2004年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地区由地方政府确定,在现有渠道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以来,许多省市先后出台了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但是,全国各地创业免税政策不一致,贷款难现象非常普遍。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基本条件,必须要制定并不断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支援和补贴等政策,制定并不断完善与创业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和风险投资体制,将大学生创业活动纳入法制轨道,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2.3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5]。我们培养一个大学生,不仅仅是要让他们就业,而是要让他们成为一个创业人才,如果我们形成了“扶持一个人创业,带动一批人上岗”的就业效果,不仅会极大地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还能够通过创业促使具有创造潜能的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与突破,有利于高校科技知识、创新成果向产业化转化;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2.4广泛筹措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物质条件。根据2007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校团委、上海海孵创业园共同组织的大学生创业调查,有99%的创业者认为资金不足,成为大学生进行创业的最大障碍。就目前情况看,国家和许多地方政府都拿出了巨额资金,无偿资助了大学生进行创业。浙江省将创业创新主体的培养前移至大学校园,省教育厅、省财政厅2008年8月联合设立数额为1亿元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利用产生的利息,资助在校大学生的1000个科技项目,各个高校要给予不低于1∶1的经费配套,允许创业创新活动失败,以支持全省大学生开展创业创新活动[6],使大学生从“会读书的人”成为“会创造的人”,帮助“书生老板”厉兵秣马。
3.企业在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中的助推作用
3.1企业要转变观念,提高与大学合作就是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思想认识。许多企业界人士一直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根本任务就是经济利益,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并不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而且,在法定意义上企业没有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责任。由于企业缺乏积极性,近些年进行的校企合作实际上是校方的“一头热工程”。目前,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创新主体相对集中于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技术创新不仅是一个涉及“基础研究一应用研究一技术开发一产品化一商品化一产业化”的复杂研发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较长时间的投入过程,企业仅凭自身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是一种不经济的行为,而且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成功的企业大都将创新依靠(out-sourcing)大学等研究机构来减小创新的成本[7]。
3.2加强与大学的合作,加大对大学的支持力度。对企业来说,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其核心是要加快创新步伐,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而实现这种战略转变和升级,企业只有通过与大学合作才能实现。企业在获得大学创新技术、科研成果转化的同时,必须要“反哺”学校。企业要为大学提供生产领域中科研课题,并给予资助。企业特别是风险投资企业可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支持、风险资金支持、关键技术支持等方式保障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企业应赞助大学创业教育竞赛、资助或奖励创业能力优秀的学生,企业与大学一起开发创业教育课程,共同推进创业教育。
3.3企业要为大学生提供实训基地,搭建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平台。要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仅仅依靠学校的资源和环境往往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要有企业的鼎力支持,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应根据联合办学协议向学校提供一定的经费、必要的设备及生产实习场地,建立与完善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同时,提供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相关专业学生的指导教师,协助学校完成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通过实习实训,使大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接受企业创业创新文化氛围的熏陶,提前接受企业创业创新理念;使大学生提前感受未来职业的规范和要求,掌握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使大学生初步认识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和素质要求,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等问题,并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实习实训,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创新和团结协作意识,培养他们发奋进取和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做好准备。
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大学一家“闭门造车”所能完成的事业,需要高校发挥主体作用,需要政府发挥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的主导作用,需要企业发挥助推作用。只有建立起大学、政府、企业协调发挥作用的动态机制,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才能获得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毛文学.大学生创业100例[M],长征出版社,2007年12月,P12
[2]陈家洪.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4期,P194
[3]贾少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获得[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7期,P74
[4]王来武、郝淑君.三重螺旋:中国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6期,P103)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6]张冬素.我省设立亿元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资助在校大学生1000个科技项目[N],浙江日报2008年8月4日
[7]刘志铭、殷保达.大学——产业——政府关系与创新模式的变革[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第10期,P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