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城市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化也因之产生、发展并加速,是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它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极大地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壮大。目前我国己经进入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时期,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速城市化进程、实现现代化是我们新时期面临的重大战略选择。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从自身发展看,当前正面临产业、就业、人口、土地、能源等一系列瓶颈制约,许多问题反映在郊区,突破口也在郊区。加速郊区城市化进程,正是我们突破郊区发展瓶颈制约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郊区城市化并不简单地意味着人口向城区的空间迁移,它追求的是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包含多方面的内涵和多方面的工作。如何加速郊区城市化进程,提高上海郊区城市化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论文首先对城市化发展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总结出目前理论研究尚需重点研究的问题,据此提出论文的理论创新空间和核心研究问题。1.城市化进程的本质是什么?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核心影响因素有哪些?2.加速上海市郊区城市化进程的途径应该是什么?3.适应现阶段上海市郊区城市化发展的城市化模式的创新研究明确论文的核心研究问题以后,本文选取上海市郊区中的奉贤区为实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加速上海市郊区城市化的途径进行研究。一、研究目的1.通过对上海市郊区城市化现状的全面分析,判断现阶段上海市郊区城市化整体水平。2.探讨城市化的本质,探索现阶段城市化与土地、产业、人口等各种因素之间的系统关系,明确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核心问题。3.通过对现阶段上海市郊区城市化进程中的难点问题的研究,找到加速上海市郊区城市化发展的途径。4.通过对上海市奉贤区的实证研究,建立适应上海市郊区城市化实际发展需求的城市化模型,提出现阶段上海市郊区城市化发展的相关战略和策略。二、主要研究结论1.通过对上海市郊区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进行模型测算,郊区整体城市化水平为64.45%(2005年),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郊区各区县城市化进程不一;近年来,上海郊区城市化发展较快,平均超过工业化发展10个百分点;郊区平均城市化率落后于综合经济实力的水平。2.城市化的本质就是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的过程,是整个社会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加快城市化进程并不是到处出现城市,而是要使全体国民享受现代城市的一切城市化成果并实现生活方式、生活观念、文化教育素质等的转变。即:实现城乡空间的融合发展、产业的融合、就业的融合、环境的融合、文化的融合、社会保障的融合、制度的融合等,以期真正实现城市和农村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共同进步。3.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口集居是核心,产业集聚发展是基础,土地集约使用是保障,制度创新是关键。要探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途径,就必须将各种因素都集中到一起进行考虑,并充分把握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4.论文通过对城市化本质的探讨和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的研究,并结合上海市郊区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分析,提出现阶段加速上海市郊区城市化进程的途径,“人口集居、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三者联动发展(简称三个集中联动发展)”。“三个集中”彼此之间并不是独立的,他们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中,都是互动发展,互为条件的。5.通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奉贤农民城镇化面临两大难题:第一类难题是农民就业难、镇保难、进城购房难、获得房产证难;第二类难题是农民的资源变成财富难,农民有承包地和宅基地资源,如何使承包地流转、宅基地置换,价值显化,成为财富,这是推进农民城镇化的关键问题。6.论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适应上海市郊区城市化发展需求的城市化模式:“网络组团式发展,构建三级城镇体系”的城市化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内涵阐述:以产业、土地、人口的集中联动发展为坚实的基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以郊区新城——中心镇——中心村组成的三级现代化城镇体系为框架,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良好的人文居住环境的新型郊区城市化模式。三、研究创新1.论述了城市化进程的本质,提出了产业、土地、人口三个要素作为影响现阶段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2.全面分析上海市郊区现阶段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所遇到的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速现阶段上海市郊区城市化的主要途径,即:“产业集聚、人口集居、土地集约,三个集中联动发展”,并进一步论述了三者之间的联动关系,剖析了“三个集中联动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而对“三个集中联动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3.以奉贤区为实证研究对象,论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适应现阶段上海市郊区城市化发展需求的城市化模式:“网络组团式发展,构建三级城镇体系”的城市化模式。4.通过对上海市奉贤区的实证研究,针对上海市郊区现阶段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诸多体制性障碍,从“产业集聚、人口集居、土地集约”的多个方面,以发展战略及保障措施的形式,尝试从户籍、土地、投融资、社会保障、居民就业等不同方面建立上海郊区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支持系统。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马克思论传统城市化模式的历史功绩与历史局限性[J]. 理论月刊 2015(02)
- [2].城市化模式或许会发生变化[J]. 理财周刊 2020(05)
- [3].人口流动视角下我国低成本城市化模式的形成与转型[J]. 北方经济 2013(22)
- [4].农村基础教育城市化模式现状分析[J]. 现代企业教育 2011(20)
- [5].国外城市化模式探析[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3)
- [6].中国城郊农村新型城市化模式探析——来自成都市温江区的个案[J]. 中国农村经济 2012(06)
- [7].城市化模式研究综述[J]. 城市发展研究 2011(07)
- [8].中外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 商场现代化 2010(10)
- [9].均衡型城市化模式的实际操作与现实因应[J]. 改革 2010(12)
- [10].论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模式[J].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08(02)
- [11].美日德三国城市化模式比较与启示[J]. 中国经贸导刊(理论版) 2017(23)
- [12].空间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相统一的城市化模式与持续经济增长[J]. 湖北社会科学 2016(05)
- [13].主动城市化与被动城市化的比较研究[J]. 城市观察 2013(01)
- [14].河南省农村城市化模式问题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08)
- [15].东亚国家城市化模式比较及其启示[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16].浙江山区新型城市化模式选择[J]. 中国工程咨询 2012(06)
- [17].浅析苏联的城市化模式[J]. 国外理论动态 2008(11)
- [18].黑龙江省城市化模式选择[J]. 经济论坛 2008(01)
- [19].青藏高原生态城市化模式释义[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8(02)
- [20].国际典型城市化模式与我国的比较及其启示[J]. 江苏城市规划 2009(04)
- [21].论我国城市化演化与新型城市化模式[J]. 贵州社会科学 2013(11)
- [22].城市化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兼论城市化的方向选择[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3].政府主导型与农民自主型城市化模式比较[J]. 经济学动态 2012(05)
- [24].推进庶民的城市化:以县辖市为枢纽[J]. 今日中国论坛 2011(07)
- [25].中国城市化模式转变的方向与策略[J]. 理论参考 2010(02)
- [26].资源约束条件下人口城市化模式研究[J]. 生态经济 2008(03)
- [27].民工荒、半城市化模式和城市化模式[J]. 现代商业 2018(14)
- [28].城市化发展模式探讨[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19)
- [29].基于统筹区域发展的多元分层城市化模式分析[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30].天津滨海新区农村城市化模式研究[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