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路径研究

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路径研究

论文摘要

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就是要打破原有产权制度的限制,建立一种新的适合现行经济运行机制的产权制度,从而更全面地发挥国有林产权应具有的功能。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路径是实现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目标的途径,是研究国有林产权制度具体变迁进程的相应措施。变迁路径既要考虑国有森林资源本身的特殊性,又要符合制度变迁的相应规律,还要受到一定的政治约束,是二种经济领域与政治领域的博弈。通过路径的研究可以系统、深入地剖析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的内在要求,满足不同变迁时期所需的不同变迁方案,是确保国有林产权制度顺利打破现有利益格局约束,建立新产权制度的关键。本文以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路径进行了具体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的成本结构及收益构成,剖析了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及各参与主体的内在动因。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的进程比较复杂,表现出来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在整体变迁中,强制性因素和诱致性因素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不同时期,这两种因素所起作用的侧重点不同,构建了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的“重构-细分”路径模型,并对模型的应用和具体分割进行了研究。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的“重构拉动型”路径和“细分推动型矽路径是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前期和后期两条子变迁路径。本文分别对两条变迁路径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并对各自存在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判断。针对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的整体运行环境需求,按照变迁进程、变迁条件的不断改进,从相容性政府作用、相容性产权市场及其运行和相容性有效制度供给方面提出了变迁路径的整体相容性环境构建对策,并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在此基础上,为了保障“重构拉动型”路径和“细分推动型”路径的顺利运行,本文分别针对两条变迁路径不同变迁时期、不同变迁条件下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关键性对策,并以伊春国有林区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为实例,对其具体路径选择进行了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3 评述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框架
  • 1.5.1 研究的思路方法
  • 1.5.2 研究整体内容框架
  • 2 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路径研究的理论解析
  • 2.1 变迁路径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现代产权经济理论
  • 2.1.2 制度变迁理论
  • 2.2 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路径的界定
  • 2.2.1 明确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起点和目标
  • 2.2.2 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路径的目标取向
  • 2.2.3 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路径的特点
  • 2.2.4 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路径设计原则
  • 2.3 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成本与收益分析
  • 2.3.1 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的成本结构分析
  • 2.3.2 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的收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回顾及动因判断
  • 3.1 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历史进程
  • 3.1.1 国有林产权制度形成过程剖析
  • 3.1.2 国有林产权制度的发展变化及整体状况
  • 3.1.3 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进程判断
  • 3.2 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动因判断
  • 3.2.1 制度变迁中政府动因
  • 3.2.2 制度变迁中国有林业企业动因
  • 3.2.3 制度变迁中林业职工动因
  • 3.3 本章小结
  • 4 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的"重构-细分"路径模型
  • 4.1 重构与细分理论解析
  • 4.2 "重构-细分"模型的建立
  • 4.2.1 重构与细分的数学函数
  • 4.2.2 重构与细分的逻辑关系
  • 4.2.3 "重构-细分"路径模型的确定
  • 4.3 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重构-细分"路径模型的应用
  • 4.3.1 "重构-细分"路径模型的应用机理分析
  • 4.3.2 "重构-细分"路径模型的应用条件界定
  • 4.3.3 "重构-细分"路径模型的应用优势证明
  • 4.4 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重构-细分"路径分割
  • 4.4.1 "重构-细分"路径分割原因及依据
  • 4.4.2 "重构-细分"路径的形态
  • 4.4.3 "重构-细分"路径的分割难点
  • 4.5 本章小结
  • 5 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的"重构拉动型"路径
  • 5.1 "重构拉动型"路径的基本框架
  • 5.1.1 "重构拉动型"路径的主体界定
  • 5.1.2 "重构拉动型"路径的设计重点
  • 5.1.3 "重构拉动型"路径的设计思路
  • 5.2 国有公益林产权制度"重构拉动型"路径
  • 5.2.1 国有公益林产权制度的特征
  • 5.2.2 变迁路径中限定性交易的设计
  • 5.2.3 经营代理权的重新确认
  • 5.2.4 国有公益林地的重新配置
  • 5.3 国有商品林产权制度的"重构拉动型"路径
  • 5.3.1 重构变迁方式中的侧重点
  • 5.3.2 变迁路径中产权交易的设计与初步运行
  • 5.3.3 细分变迁方式的体现
  • 5.4 "重构拉动型"路径的成本与收益判断
  • 5.4.1 "重构拉动型"路径的成本判断
  • 5.4.2 "重构拉动型"路径的收益判断
  • 5.5 本章小结
  • 6 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的"细分推动型"路径
  • 6.1 "细分推动型"路径的运行基础
  • 6.1.1 对国有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已形成一定的预期
  • 6.1.2 制度变迁参与主体思想意识的转化
  • 6.1.3 突破"重构拉动型"路径中遗留的限制性市场交易
  • 6.2 "细分推动型"路径的基本构成
  • 6.2.1 参与主体地位的重新认定
  • 6.2.2 国有林产权交易制度的具体设计
  • 6.2.3 重构变迁方式的体现
  • 6.3 "细分推动型"路径的成本与收益判断
  • 6.3.1 "细分推动型"路径的成本判断
  • 6.3.2 "细分推动型"路径的收益判断
  • 6.4 本章小结
  • 7 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路径运行对策
  • 7.1 变迁路径运行的整体相容性环境对策
  • 7.1.1 整体相容性环境界定
  • 7.1.2 相容性政府作用分析
  • 7.1.3 相容性产权市场运行分析
  • 7.1.4 相容性有效制度供给分析
  • 7.2 变迁路径运行的关键性对策
  • 7.2.1 "重构拉动型"路径运行关键性对策
  • 7.2.2 "重构拉动型"路径与"细分推动型"路径过渡时期对策
  • 7.2.3 "细分推动型"路径运行关键性对策
  • 7.3 本章小结
  • 8 伊春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路径分析
  • 8.1 伊春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总体情况
  • 8.1.1 试点方案总体设计情况
  • 8.1.2 五试点林业局的具体运行情况
  • 8.2 伊春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现行路径分析
  • 8.2.1 改革路径基本特征
  • 8.2.2 改革路径的成本收益构成
  • 8.2.3 改革路径的性质判断
  • 8.3 伊春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现行路径存在的问题
  • 8.4 伊春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路径选择及对策
  • 8.4.1 进行"重构拉动型"路径试点
  • 8.4.2 正式启动"重构拉动型"路径
  • 8.4.3 逐渐过渡到"细分推动型"变迁路径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国有林产权制度变迁路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