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勇黄铭
(四川省宣汉县中医院63615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应用米非司酮+中药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5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8例、17例。对照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中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非司酮联合中药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更显著。
【关键词】子宫肌瘤米非司酮中药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211-01
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治疗中多发、常见病,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治疗上,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呈多样性,但临床治疗效果无一致性[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要求及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子宫肌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要求对子宫进行保留。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应用不同的方式对35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不同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4-43岁,平均(28.5±5.8)岁。35例患者均无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及心、肝、脑、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痛经、月经过多、尿频、尿急等症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从月经周期第1d开始给予12.5mg米非司酮,每晚睡前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丸辨证加减治疗。该治疗方法在非经期进行,且遵循行气活血、消瘕散结的原则。该中药具体药方为:当归、柴胡、白术、香附、桃仁、三棱、莪术各10g,桂枝、赤芍、丹皮各15g,生牡蛎30g及茯苓20g。热结血瘀者加酒大黄、黄芩各10g;气虚血瘀者加黄芪、党参20g;腹坠胀疼痛者加乌药、延胡索各10g;寒凝血瘀者加吴茱萸5g。药剂水煎后口服,l剂/d,1剂分2次。2组患者均接受治疗1个疗程,3个月/1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
判定标准具体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与治疗前比较,大肌瘤体积缩小>61%,有效:肌瘤体积缩小范围为20%-60%;无效:肌瘤体积缩小<20%。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疗效比较
接受相应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47%、94.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2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3不良反应
接受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食欲减退、恶心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出现以上不良反应。经相应处理后,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得以恢复正常。无1例患者出现肾功能严重性不良反应。
3.讨论
子宫肌瘤在临床上属于卵巢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对肌瘤组织研究分析发现,其中存在一定含量的雌孕激素受体,且其含量明显比子宫肌肉组织要高出很多[2]。临床研究发现,肌瘤的发生跟孕激素有密切的关系,孕激素是肌瘤产生的主要起动因子。
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激素药物,可有效阻碍孕激素发生作用。子宫内膜,尤其存在于毛细血管内部的皮细胞是米非司酮的靶器官。米非司酮可代替体内P与其相应的受体发生结合作用,从而对P活性产生抑制作用,进而促进卵巢黄体的有效溶解,患者机体内的P及E2的水平便可逐步恢复至正常状态,最终实现对体内激素水平进行有效调节的目的[3]。此外,其对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还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有效促进子宫肌瘤萎缩。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为气机不畅、冲任失调、气滞血瘀等。血瘀者,主要为妇女产后或经期,胞脉空虚,余血未尽之时,凝滞气血、外邪侵袭或者房事过频;或者暴怒引起肝伤,气逆血瘤;或者过度忧伤导致脾伤,进而出现气虚血滞,导致瘀血留滞体内,积累成瘢。气滞者,多为七情浮动,肝气郁结,导致气血无法正常运行,结成块状,并积于小腹。因此,中医认为治疗子宫肌瘤的关键在于活血行气,软坚散结。在桂枝茯苓丸中,茯苓具有渗利下行、益心脾、行瘀血等功效;桂枝具有温通血脉的功效;赤芍、牡丹皮、桃仁具有清瘀热、化血瘀等功效。这些中药联合使用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消除瘕块的功效,可有效改善血流循环,促进内分泌水平地调节,进而对子宫肌瘤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应用米非司酮+中药进行治疗后,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应用米非司酮+中药对子宫肌瘤进行,临床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翁梨驹.米非司酮在妇产辩的临床应用[J].中华妇产辩杂志,2012,11(8):215-216.
[2]刘茹.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12(12):372-373.
[3]李正良.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8(35):18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