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

呃逆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

论文摘要

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之证。其表现呃声或疏或密,间歇时间无定,有几分钟或半小时呃一声,亦有连续呃逆七八声方暂止者。呃逆发病时可偶然单独发生,亦可见于它病之兼症,持续时间可连续或间歇性发作。其证有虚实之分;多因寒邪、胃火、气郁、食滞;或中焦虚寒,或下元亏损,或病后虚羸,致使胃气上逆,失于和降所致。病机主要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呃逆的典型表现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众多的中医古籍中相关记载比比皆是,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预防调摄以及护理、康复等,中医学均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充分挖掘、整理、继承和发扬。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历代有关呃逆病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先秦时期到民国时期呃逆病证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特点,深刻揭示了呃逆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对现代医家诊治呃逆证的经验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力图全面反映古今医学诊治该病证的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为临证辨治呃逆病证提供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并开拓呃逆病证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病名源流考辨、古代医家论治、现代医家论治和相关问题探讨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将呃逆病名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厘清了呃逆从症状名到病证名的发展脉络,并与其相关或类似病名进行辨别分析。第二、三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分别对先秦至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呃逆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与分析,重点研究剖析了各个历史时期与呃逆相关的重要医学文献,内容涉及呃逆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特点、预防调护等。之后系统整理总结了现代医家呃逆辨证治疗的经验和方法。第四部分,就呃逆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尤其是将几种少为今人所用的辨证思路与方药进行论述,以开拓与丰富呃逆的辨证论治思路。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呃逆的病名源流概述
  • 1.1 呃逆的定义
  • 1.2 呃逆相关病名历史沿革
  • 1.2.1 先秦至两汉,病证名为"哕"
  • 1.2.1.1 非医学文献
  • 1.2.1.2 医学文献
  • 1.2.2 两晋至唐,"哕"始兼有呃逆、干呕义
  • 1.2.3 宋元时期,"哕"指干呕,呃逆多用"呃"及"咳逆"
  • 1.2.4 明清时期,"呃逆"作为病名得以确立
  • 1.3 呃逆相关病名名义考辨
  • 1.3.1 呃逆
  • 1.3.2 哕
  • 1.3.2.1 作呃逆义
  • 1.3.2.2 作干呕义
  • 1.3.3 噫
  • 1.3.4 啘
  • 1.3.5 咳(欬)逆、吃忒、吃逆
  • 1.3.6 打嗝、打咯忒
  • 1.3.7(食戶乙)逆、(食厄)逆
  • 1.4 小结
  • 2.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对呃逆的认识
  • 2.1 呃逆病证初步形成
  • 2.1.1 病位的确立
  • 2.1.2 呃逆的病因病机
  • 2.1.3 治法方药的开创
  • 2.1.4 以呃逆判断疾病预后
  • 2.2 《黄帝内经》对呃逆的认识
  • 2.2.1 哕作病名在现存医书首次出现
  • 2.2.2 呃逆的脉象
  • 2.2.3 对病位与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4 首次提出呃逆的治疗方法
  • 2.2.5 疾病预后判定方式
  • 2.3 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呃逆的认识
  • 2.3.1 《伤寒论》
  • 2.3.1.1 阳明胃虚的哕
  • 2.3.1.2 实证的哕
  • 2.3.1.3 哕证总结
  • 2.3.2 《金匮要略》
  • 2.3.2.1 病位与病因病机
  • 2.3.2.2 首次提出治法方药
  • 2.4 王叔和《脉经》
  • 2.4.1 保留晋以前医书内容
  • 2.4.1.1 有关《黄帝内经》的内容
  • 2.4.1.2 有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内容
  • 2.4.2 提出实证呃逆的脉象
  • 2.5 葛洪《肘后备急方》
  • 2.5.1 保留当时使用呃逆病名的特点
  • 2.5.2 记载当时方药,丰富治疗方法
  • 2.6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 2.6.1 继承晋以前对呃逆的认识
  • 2.6.2 提供临证治疗的理论及穴位
  • 2.6.2.1 针灸治脾胀哕证
  • 2.6.2.2 提出治疗哕证临证取穴
  • 3.隋唐时期对呃逆的认识
  • 3.1 收集整理之风盛行,理论创新发展较少
  • 3.1.1 呃逆病名哕义开始转变
  • 3.1.2 病因病机保留前人认识并有所扩展
  • 3.1.3 呃逆治疗方法逐渐丰富
  • 3.2 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
  • 3.2.1 哕字逐渐兼有干呕之义
  • 3.2.2 保留《伤寒论》对哕的认识
  • 3.2.3 提出多种致哕疾病,首次认识小儿哕证
  • 3.2.4 提出哕证的脉象
  • 3.3 孙思邈和《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3.3.1 《备急千金要方》
  • 3.3.1.1 保留古方精神
  • 3.3.1.2 提出小儿哕证治法
  • 3.3.1.3 胃中实热及虫积致哕的病因病机
  • 3.3.1.4 临证用方的广泛搜罗,首次提及痰呃
  • 3.3.1.5 针灸疗法的灵活运用
  • 3.3.2 《千金翼方》
  • 3.3.2.1 首次提及哕证药物使用
  • 3.3.2.2 创新治法
  • 3.3.2.3 其它非药物疗法的补充
  • 3.4 苏敬《新修本草》
  • 3.5 王焘《外台秘要》
  • 3.5.1 记载唐代及以前对呃逆的表述
  • 3.5.2 保留唐代以前治疗呃逆相关病证的医方
  • 3.5.2.1 保留秦汉至唐的医方
  • 3.5.2.2 收集当时所见治哕之方
  • 3.5.2.3 在《千金要方》的基础上活用小儿哕证治疗
  • 3.5.3 针灸选穴多样
  • 4.宋元时期对呃逆的认识
  • 4.1 学术争鸣,各有千秋
  • 4.1.1 哕、咳逆混淆,首次用"呃"描述本病
  • 4.1.2 病因病机认识的广泛与创新
  • 4.1.3 增加趺阳脉诊
  • 4.1.4 治法多样,方剂大量产生
  • 4.2 《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及《圣济总录》
  • 4.2.1 病名使用以哕为主
  • 4.2.2 散见诸方,各方体现不同病因病机
  • 4.2.2.1 原发性呃逆病因病机
  • 4.2.2.2 继发性呃逆病因病机
  • 4.2.3 汇集了大量有效验方,方中香燥之品为其特色
  • 4.2.3.1 对伤寒哕证用方的补充
  • 4.2.3.2 哕病单列一门提出治方
  • 4.2.3.3 小儿哕证用方丰富
  • 4.2.4 针灸穴位选用依循前人观点
  • 4.2.5 治疗方法多样化
  • 4.2.5.1 首次出现食治法
  • 4.2.5.2 灸法的整理
  • 4.3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4.3.1 "哕"与"咳逆"同作为病名
  • 4.3.2 呃逆病因病机与治疗
  • 4.3.2.1 病因的认识为胃虚及痰水
  • 4.3.2.2 治疗以温中止呃为主
  • 4.4 刘完素及其著作
  • 4.4.1 首次提出哕证趺阳脉诊
  • 4.4.2 因机证治以热证为主,兼顾虚证呃逆
  • 4.5 张从正《儒门事亲》
  • 4.5.1 病名上将"哕"与"咳逆"混用
  • 4.5.2 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 4.6 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 4.7 李东垣及其著作
  • 4.7.1 病名及病因病机遵从《灵枢》的认识
  • 4.7.2 在补土理论的基础上开立治哕用药及方剂
  • 4.8 朱丹溪及其著作
  • 4.8.1 首见"呃"作病名与"哕"同用,仍混用咳逆作呃逆
  • 4.8.2 对呃逆病位、病因病机及脉诊的认识
  • 4.8.2.1 病位认识在胃
  • 4.8.2.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4.8.2.3 呃逆的脉诊
  • 4.8.3 对呃逆治法方药的综合认识
  • 4.8.4 《格致余论》治疗呃逆三验案
  • 5.明代对呃逆的认识
  • 5.1 对呃逆的认识日趋成熟
  • 5.1.1 病名的确认
  • 5.1.2 病因病机的充实
  • 5.1.3 治法方药的多样
  • 5.1.3.1 呃逆治法方药相对应
  • 5.1.3.2 呃逆用药的汇整
  • 5.1.3.3 呃逆其它治法
  • 5.1.4 明代对呃逆病证的贡献
  • 5.2 虞抟《医学正传》
  • 5.2.1 "呃"通假字,"(食戶乙)"、"(食厄)"的使用
  • 5.2.2 强调呃逆病因在胃虚与胃实
  • 5.2.3 提出呃逆脉法判断治疗难易
  • 5.2.4 活用古方及灸法治呃逆
  • 5.2.5 虞氏治疗呃逆病案
  • 5.3 汪机及其著作
  • 5.4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 5.4.1 保留呃逆多种病名
  • 5.4.2 丰富的治疗方式
  • 5.4.2.1 治法强调吐与下
  • 5.4.2.2 方剂分清凉剂与温热剂
  • 5.4.2.3 提供简便治法
  • 5.5 李梴《医学入门》
  • 5.5.1 论呃逆脉弦急必死
  • 5.5.2 治法简洁而有特色
  • 5.6 李时珍《本草纲目》
  • 5.7 孙一奎《孙文垣医案》
  • 5.8 王肯堂《证治准绳》
  • 5.8.1 首次正式使用"呃逆"病名
  • 5.8.2 诊断据脉诊与症状
  • 5.8.3 辨证主要先辨虚实
  • 5.8.4 病因指导下用药
  • 5.8.4.1 呃逆的治法方药
  • 5.8.4.2 呃逆灸法及产后呃逆的治疗
  • 5.8.5 呃逆病案
  • 5.9 张景岳《景岳全书》
  • 5.9.1 对呃逆古今病名进行考辨
  • 5.9.1.1 从《内经》治法将呃逆与哕连贯
  • 5.9.1.2 辨别哕证与咳逆、干呕、噫
  • 5.9.2 呃逆的病性与病因病机
  • 5.9.3 全面阐述呃逆辨证论治的原则
  • 5.9.3.1 脉证与治疗相结合
  • 5.9.3.2 方药治疗细致化
  • 5.9.3.3 其它治法有所发挥
  • 5.10 李中梓及其著作
  • 5.10.1 病名认识
  • 5.10.2 对病因认识广泛
  • 5.10.3 呃逆的诊断
  • 5.10.4 详论呃逆治疗
  • 5.10.4.1 呃逆用方
  • 5.10.4.2 呃逆用药
  • 5.10.4.3 呃逆其它治疗
  • 5.11 秦昌遇《症因脉治》
  • 5.11.1 首次分外感、内伤详论呃逆
  • 5.11.1.1 外感呃逆(寒邪、胃实热、胃火、痰火)
  • 5.11.1.2 内伤呃逆(胃虚寒、虚热、夹痰火、肝胆火、肾虚火)
  • 5.11.2 总结前人对呃逆论点
  • 6.清至民国时期对呃逆的认识
  • 6.1 多元发展,遍地开花
  • 6.1.1 对呃逆病名认识呈现两极性
  • 6.1.2 对病因病机认识全面
  • 6.1.3 对呃逆病证辨证详尽
  • 6.1.4 呃逆的治法
  • 6.1.5 呃逆治疗方药
  • 6.1.6 方证对应
  • 6.1.7 呃逆医案丰富
  • 6.2 陈士铎及其著作
  • 6.2.1 详细鉴别呃逆之虚、寒、痰、火
  • 6.2.1.1 感寒呃逆
  • 6.2.1.2 痰呃
  • 6.2.1.3 胃虚火逆
  • 6.2.1.4 肝郁克土
  • 6.2.1.5 气虚呃逆
  • 6.2.2 提出独特治法体系
  • 6.2.2.1 扬治法
  • 6.2.2.2 水湿呃逆的治疗
  • 6.2.3 对药物功效的论述
  • 6.3 程国彭《医学心悟》
  • 6.4 李用粹《证治汇补》
  • 6.4.1 辨证分内因、外候、上下及虚实
  • 6.4.2 概述呃逆危候及呃逆脉法
  • 6.4.3 详备治法,用局方温补宜审慎
  • 6.4.4 治疗方式多样化
  • 6.4.4.1 药物治疗
  • 6.4.4.2 外治法
  • 6.5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 6.5.1 补充肺气郁及阳虚之呃逆
  • 6.5.2 医案举例多属胃阳伤而呃逆者
  • 6.5.3 邹时乘《临证指南医案》"呃逆论"
  • 6.6 徐大椿及其著作
  • 6.6.1 阳虚呃逆须防阳脱危证
  • 6.6.2 呃逆方药
  • 6.6.3 呃逆病案
  • 6.7 薛雪《扫叶庄一瓢老人医案》
  • 6.8 沈璠《沈氏医案》
  • 6.9 林佩琴《类证治裁》
  • 6.9.1 对前人观点作总结
  • 6.9.2 所附医案病证丰富
  • 6.10 陈修园及其著作
  • 6.10.1 认为"呃逆"与古"哕"字为二义
  • 6.10.2 将前人的因机证治做简洁整理
  • 6.10.2.1 病因病机
  • 6.10.2.2 治法方药
  • 6.11 王清任《医林改错》
  • 6.12 江涵暾《笔花医镜》
  • 6.13 王士雄《王氏医案》
  • 6.14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 6.15 丁甘仁《丁甘仁医案》
  • 6.16 章次公《章次公医案》
  • 6.17 清代至民国时期散见的医论与医案汇整
  • 6.17.1 张璐《张氏医通》
  • 6.17.2 郑重光《素圃医案》呃逆重症案
  • 6.17.3 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 6.17.4 吴鞠通《吴鞠通医案》
  • 6.17.5 王旭高医案
  • 6.17.6 程文囿《杏轩医案》
  • 6.17.7 汪逢春《泊庐医案》
  • 7.现代对呃逆的研究
  • 7.1 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 7.1.1 病因病机
  • 7.1.1.1 呃逆病因
  • 7.1.1.2 呃逆病机
  • 7.1.2 辨证论治
  • 7.1.2.1 辨证要点
  • 7.1.2.2 分型论治
  • 7.1.3 对病因病机与辨证的研究与探讨
  • 7.1.3.1 对病因病机的研究与探讨
  • 7.1.3.2 对辨证的研究与探讨
  • 7.1.4 呃逆的方药治法研究
  • 7.1.4.1 呃逆用方研究
  • 7.1.4.2 呃逆用药研究
  • 7.2 单、验方
  • 7.3 呃逆的针灸治疗
  • 7.3.1 针灸辨证治疗
  • 7.3.2 呃逆针灸诊治经验研究
  • 7.3.2.1 针刺疗法
  • 7.3.2.2 针药并用
  • 7.3.2.3 电针疗法
  • 7.3.2.4 针灸三步递进法
  • 7.3.2.5 耳针体针结合治疗
  • 7.3.2.6 穴位注射
  • 7.3.2.7 综合治疗
  • 7.3.2.8 单穴治疗呃逆经验
  • 7.3.3 其它针法
  • 7.3.3.1 眼针
  • 7.3.3.2 踝针
  • 7.3.3.3 埋线治疗
  • 7.3.3.4 耳针治疗
  • 7.3.4 灸法治疗
  • 7.4 按摩与气功治疗
  • 7.4.1 按摩推拿治疗
  • 7.4.1.1 穴位按摩推拿
  • 7.4.1.2 直肠按摩法
  • 7.4.1.3 口腔按摩法
  • 7.4.1.4 捏脊法
  • 7.4.2 气功治疗
  • 7.5 呃逆的其它疗法
  • 7.5.1 外治疗法
  • 7.5.1.1 贴敷
  • 7.5.1.2 药烟疗法
  • 7.5.2 触悬疗法、探吐疗法与灌肠疗法
  • 7.5.2.1 触悬疗法
  • 7.5.2.2 探吐疗法
  • 7.5.2.3 灌肠疗法
  • 7.6 著名中医专家治疗呃逆的特点与经验
  • 7.6.1 施今墨
  • 7.6.2 吴佩衡
  • 7.6.3 张伯臾
  • 7.6.4 程门雪
  • 7.6.5 张羹梅
  • 7.6.6 姜春华
  • 7.6.7 祝谌予
  • 7.6.8 刘渡舟
  • 7.6.9 董建华
  • 7.6.10 于己百
  • 7.6.11 臧堃堂
  • 7.6.12 肖少卿
  • 7.6.13 李士懋
  • 7.6.14 董晓初
  • 7.6.15 张学能
  • 7.6.16 张琪
  • 7.6.17 秦亮甫
  • 8.有关呃逆若干问题探讨
  • 8.1 治疗呃逆运用相畏、相反药的思考
  • 8.1.1 丁香畏郁金
  • 8.1.1.1 王旭高丁香、郁金同用案
  • 8.1.1.2 张聿青丁香、郁金同用案
  • 8.1.1.3 木香分气丸、十香返魂丹、丁郁四神散、呃畏一二汤
  • 8.1.1.4 丁香畏郁金的现代认识
  • 8.1.2 浙贝母反草乌
  • 8.2 呃逆从五藏及三焦论治探讨
  • 8.2.1 从肺肾辨治
  • 8.2.2 从五脏辨治呃逆验案
  • 8.2.3 呃逆从三焦辨治
  • 8.2.4 顽固性呃逆从肝论治
  • 8.3 呃逆从瘀血论治
  • 8.3.1 呃逆从瘀论治的起源
  • 8.3.2 从瘀论治的继承与创新
  • 8.3.3 现代治疗瘀血呃逆经验
  • 8.3.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当归主咳逆上气的中医药理论及现代研究与应用[J]. 新中医 2016(01)
    • [2].《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咳逆候”导引法[J]. 家庭中医药 2018(03)
    • [3].当归“主咳逆上气”之辨识[J]. 四川中医 2010(02)
    • [4].浅谈当归治疗咳逆上气之功效[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46)
    • [5].治伤寒咳逆噎汗[J]. 光明中医 2011(06)
    • [6].当归主咳逆上气之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68)
    • [7].《针灸甲乙经》咳逆上气治疗思路探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2)
    • [8].浅析当归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J]. 河南中医 2008(02)
    • [9].五味子[J]. 光明中医 2014(10)
    • [10].解读《神农本草经》(20)[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4(08)
    • [11].当归论选[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16)
    • [12].茯苓的功效[J]. 林业与生态 2017(11)
    • [13].腰果药用价值高[J]. 湖南中医杂志 2017(05)
    • [14].咳逆病名考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09)
    • [15].呃逆病名考辨[J]. 吉林中医药 2008(10)
    • [16].透过民谣,解析瑶族健康之道[J]. 家庭医药 2012(11)
    • [17].古代名人与姜[J]. 科学养生 2016(02)
    • [18].中品:麻黄[J]. 光明中医 2014(08)
    • [19].五味子在临床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09(31)
    • [20].浅析“干姜温上焦”[J]. 亚太传统医药 2017(11)
    • [21].藜芦[J]. 光明中医 2015(03)
    • [22].附子[J]. 光明中医 2014(10)
    • [23].“秋不食姜”不可信[J]. 老同志之友 2012(18)
    • [24].徐灵胎《神农本草经百种录》[J]. 光明中医 2015(02)
    • [25].《内经》“此皆聚于胃,关于肺”探讨[J]. 四川中医 2015(11)
    • [26].当归论选[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17)
    • [27].续命汤[J]. 河南中医 2017(08)
    • [28].龙骨[J]. 光明中医 2015(01)
    • [29].附子论选[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19)
    • [30].适合冬季的疏风解表药茶(下)[J]. 长寿 2013(12)

    标签:;  ;  ;  ;  ;  ;  

    呃逆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