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迅速崛起,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我国的舆论阵地已经不仅仅掌握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手中,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被“网络舆论”所夺取。早在2003年,发生在广州的孙志刚收容致死案通过网络迅速扩散式传播至全国,网民们义愤填膺的呐喊直接冲击了当时的收容遣送制度,拉开了公众通过网络发表政见的序幕。在这之后,从刘涌案、宝马撞人案、SARS等一系列事件,到2007年密集发生的两会期间百万网民问总理、重庆最牛的钉子户、山西黑砖窑惨案、华南虎照风波等一系列同制度、法律、政治息息相关的事件,进一步唤起了网民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攻势。有人称2007是史上最热的“网络舆论年”,其实这只是刚刚开始,网络不仅成为当今我国民意表达最汹涌的场所,公众通过互联网这个舆论平台,以特有的方式参政议政,其巨大的影响也已穿越社会层面,渗透到政治层面,并进一步影响着领导者的思维理念,乃至整个政治生态环境。2、21亿中国网民掀起的“互联网政治”,正为中国政治文明迈向新台阶提供愈益广阔的平台。此外,“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艳照门事件”等一系列网络事件的发生也折射出网络舆论对公众、传统媒体、社会伦理道德等方方面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其中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网络舆论为什么能够产生超过任何一类媒体的社会影响?它又是怎样产生如此区大的社会效应的呢?本文将采用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对网络舆论及其形成、我国网络舆论引发的社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舆论引发社会效应的传播模式,以期能更加深刻地认识我国网络舆论的现状,为网络舆论的控制和引导提供借鉴和参考,趋利避害,更好的利用网络这块重要的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