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Arndt支气管阻塞导管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目的支气管阻塞导管(Bronchial Blocker)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单肺通气新技术。虽然国外对于麻醉期间应用支气管阻塞导管进行单肺通气已有报导,但应用Arndt支气管阻塞导管在麻醉期间是否能够有效的进行单肺通气国内尚无报导。本研究目的是:1、验证Arndt支气管阻塞导管用于单肺通气的有效性;2、探索Arndt支气管阻塞导管的插管深度和阻塞套囊的充气容积与患者自然特征(身高,胸围)的相关性;3、探讨无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情况下行支气管阻塞导管置入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胸外科手术需要进行单肺通气的病人42例,ASA分级Ⅰ-Ⅱ,年龄、性别不限。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失代偿状态、肺功能严重障碍不能耐受单肺通气的病人不纳入本研究。根椐手术的需要将病人分为两组,Ⅰ组:左主支气管插管,右肺单肺通气组(n=20);Ⅱ组:右主支气管插管,左肺单肺通气组(n=22)。麻醉前测量并记录患者的身高(cm),体重(kg)和胸围(cm)。麻醉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病人应用Arndt支气管阻塞导管实施单肺通气。观察单肺通气时肺的萎陷程度和手术野的暴露程度,监测患者的气道压力(cmH2O),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测量Arndt支气管阻塞导管插管深度(导管尖端与门齿距离)和阻塞套囊的充气容积,对导管的插管深度与病人的身高,阻塞套囊的充气容积与病人胸围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观察在无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情况下行Arndt支气管阻塞导管置入的可能性。结果本实验共有45例病人参与了研究。其中41例病人成功实施42人/次单肺通气。病人行单肺通气期间单肺通气效果满意,所有病人SPO2(%)>95;EtCO235~45mmHg;气道压<20 cmH2O。Arndt支气管阻塞导管置入深度和患者身高无相关性,插管深度左侧为30.11±3.33(24~37)cm,右侧为30.15±2.20(25.5~34.5)cm,左、右两侧插管深度平均为30.32±2.77(24~37)cm,两侧置入深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Arndt支气管阻塞导管套囊充气容积与患者的胸围无明显相关性,左侧充气容积为4.25±0.70(3~6)ml,右侧为4.95±0.55(4~6.5)ml,左、右侧套囊充气容积差异显著(P<0.05)。两组病人肺萎陷和手术野的暴露程度相似。在无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情况下,右支气管插管成功率为5/5,而左侧支气管插管成功率为3/5。病人更换体位后两组病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Arndt导管移位。Ⅰ组发生率为75.0%(15/20),Ⅱ组发生率为50.0%(10/20),移位的程度为0.5~1.5cm。结论开胸手术麻醉期间应用Arndt支气管阻塞导管可有效地实现单肺通气,具有良好的双肺隔离性。Arndt支气管阻塞导管置入深度与患者身高无明显相关性,左、右主支气管插管深度无显著差异(P=0.65),插管深度范围为30.23±2.77(24~37)cm。Arndt支气管阻塞导管套囊充气容积与患者的胸围也无明显相关性,但套囊容积在左、右侧主支气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无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条件下进行Arndt支气管阻塞导管的放置时,右主支气管置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左主支气管置入存在一定的困难。体位的改变导致导管位置发生变化,应常规进行单肺通气有效性的检查,必要时需重新调整导管深度方可实行有效的单肺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