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司徒雷登,一位出生于中国的美国人,在民国时期对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任燕京大学校长的20多年里,司徒雷登取得了大学管理上的辉煌成就。本文就司徒雷登在燕京大学的管理思想和实践做专门考察,研究燕京大学成为当时中国一流大学的管理因素,揭示司徒雷登在其中做出的重要贡献,探讨司徒雷登和燕京大学所能给予当今高校管理的启示。本文分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司徒雷登的人生经历。由于司徒雷登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个普遍消极的形象,因此,有必要将他的人生经历完整地呈现出来,为研究司徒雷登的大学管理思想和实践做出铺垫。第二部分:1919年前司徒雷登在中国的教育实践。从在中国出生,到接受具有强烈宗教性的美国高等教育,再到深入学习中国文化、通过布道接触中国社会实际,再到成为神学院教师思考社会变革,使得他成为中西文化结合的载体。第三部分:1919年后司徒雷登在中国的教育实践。司徒雷登拥有他人难以企及的中西文化结合的特质,因而成功赴任新成立的燕京大学校长一职。但由于初创的燕京大学办学基础太差,他不得不艰难地通过募捐筹集建校资金,并最终为燕京大学建造了美丽的燕园。第四部分:司徒雷登在燕京大学的管理思想与实践。司徒雷登首先对燕京大学的办学目标进行了调整,淡化了学校浓重的宗教目的和氛围,使之逐渐走向世俗化。他审时度势,增加中国籍教师数量,吸收中国人参与学校管理,逐步实现了学校中国化的目标。在教师管理方面,使得中西教师报酬的公平取得制度化;不失适宜地吸引突出人才进入燕京大学,提高了学校的教师质量;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使得燕京大学的教师队伍“补给”充足。在学生管理方面,通过合并拥有更高素质学生的高校和强化燕京大学招生考试的手段提高了生源质量;通过严格的学习奖惩制度,督促学生主动地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学管理方面,不断增设社会急需的学科,加强建设优势学科,使得燕京大学多门学科的水平步入全国一流;司徒雷登依照通识教育原则,使燕京大学的课程设置系统化,并通过实行学分制和细化评分标准的措施使得通识教育原则得到落实。这一系列的大学管理措施保障了燕京大学豪迈地挺入中国一流大学的行列。第五部分: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管理的成功经验。大学应该有自己的理想,而彰显大学理想的独特校训无疑对全校师生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校园和谐,教师的和谐主要且首先意味着劳动报酬只能依赖其授课和治学;学生的和谐则在于大学管理者不断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体现其主动性、能动性。大学管理形式不可机械,要注意将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巧妙结合。燕京大学的成功经验表明,大学校长的影响力在学校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