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海河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速,对人们生活的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更使一些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凸显,环保问题、交通问题、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利用等问题,已经开始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以后,传统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加以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也高,越来越苛刻,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空气的质量,交通环境的压力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更是反应强烈,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也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部署,重点改善我国城市建筑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环节,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这些问题都表明了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和谐建设,推动国家城市化建设进程等工作都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的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的看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1、地位较低
在传统城市规划体系当中,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不被看重,多数只是一些重点工程项目的配属设施,在传统城市规划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较轻,分量不足。同时,由于基于将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地位,许多基础设施没有与整个规划体系同步运作,同步执行。有些基础设施甚至在主体工程完工后,才发现没有加入,造成工程延期。再加上基础设施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关系到环境、资源、生态等各方面因素,而这些因素在未来城市的发展中作用又十分重要,而目前环境、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甚至影响的人们正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被重视,建设力度和及时性不够所造成。
2、机制过于僵硬
在传统规划体系内,在对于基础设施的规划供给能力不是根据实际情况所设计的,而是根据计划标准制定的,也就是国标中确定的人均指标为基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关系到基础设施规划的指标过于笼统,也缺乏针对性,使得在配比方面存在缺陷。这就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也会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由于机制过于僵硬,所有的条件都被限制,我们无法直接发现指标制定是否符合实际需要,只有等待情况出现。还有这种指标的制定方式,是主动的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再加上指标制定体系中对于资源节约的奖励措施也么有建立有效的制度措施,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做法。因此,指标制定模式是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3、脱离实际现象突出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城市发展需要。所以,必须要坚持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基础设施做出计划时,往往趋于理想化,在技术上大做文章,重理论,轻实际,没有将一些政府的政策措施考虑在内。同时,许多配套设施没有建设到位,造成许多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发挥起作用,造成整个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仅仅有技术性的规划,再好的规划设计也只是一张华而不实的图纸,没有任何意义。不断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甚至会造成阻碍。
4、监管控制力度不强
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来看,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只是基于基础设施服务的技术规划,由于对其重视力度不够,最重要的是缺乏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监查和控制,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很少会有人去考虑规划是否与现实的发展相符合,是否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对于在建设中所遇到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很少有人提出质疑,仍然按照原定方案进行建设,这就引发了一个大问题。由于当前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随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但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走老路,没有对与新情况及时做出新改变,造成规划与实际相脱节,无法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缺乏对规划可行性的监督和监管,造成规划的不适应性增大,风险增高,甚至造成重复建设或反复建设的情况,造成资源和环境的严重浪费和破坏。
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九七二年,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全球的许多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都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开展相应的研讨工作。说明了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已经越来越深刻。随后,可持续发展引起了许多专业学者的广泛研究和探索,中国政府作为发展中国家,对可持续发展也是十分重视,党和国家也相应提出了很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总的来说,可持续发展从其本质上来讲,使人们对于工业时代所给人们的生活的环境、资源、生态等造成的严重影响的一种反思,人们已经清醒的认识到,工业文明缺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同时也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和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幸福作为代价。因此,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对未来发展的理性思考,其深远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
四、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可持续化发展的方向和举措
1、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必须遵循城市的实际承载力
“地球或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的影响就是其承载力。人类对这种承载力可以借助于技术而增大,但往往是以减少生物多样性或生态功能作为代价的,然而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可能将其无限增大。这一极限取决于系统自身的更新或对废弃物的安全吸收。除非人口和资源需求的水平能降低到地球承载力范围以内,否则人类生存持续性是不能保持的。”这段话是对承载力的一个准确的描述,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发展与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而基础设施规划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因此,在设计规划时应当充分考率发展与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将城市的承载能力作为基础建设规划的基础,不能为了发展而忽略了平衡,从而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必须加强其监管力度
受传统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影响,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必须拥有一套严格的监管跟踪机制来作为保证,加大对政府因素的考虑。一是消除原本对政府政策措施考虑不足而造成的规划设计缺乏操作性,做无用功的现状,是规划设计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二是加大应急处置能力对于突然出现的重大问题,要做出及时的调整,尽可能的避免返工和浪费现象的发生,为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证。
3、基础设施规划必须加大对新能源材料的运用
在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要将生态化融入规划措施的制定过程中,加大对一些新能源材料的运用,要充分考虑基础设施建设给环境、资源、生态所造成的严重影响,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之一,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损害。要敢于应用生态环保的新技术、新手段,将更多,更有效的环保理念运用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去,从而推动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荣.城市建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6:102-103.
[2]罗鋆.可持续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