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鸡志贺菌病是近年发现的由鸡源志贺菌引起鸡的一种新发急性传染病,可引起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发生腹泻,并可导致雏鸡死亡。当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鸡源志贺菌病流行范围广泛,危害严重,其传播流行给我国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相关资料显示,志贺菌可以在人禽间传播并造成交互感染,这就给人类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严重隐患。因此,针对鸡源志贺菌病展开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兽医卫生学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医学公共卫生学意义。本课题以鸡源鲍氏志贺菌(S.boydii)为研究材料,建立了2种鲍氏志贺菌的检测方法,其研究结果如下:?1包被鸡源鲍氏志贺菌脂多糖(LPS)抗原检测鸡鲍氏志贺菌感染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以鸡源鲍氏志贺菌菌体提取的LPS成分作为诊断抗原,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兔抗鸡IgG抗体为第二抗体,以TMB为显色剂,成功建立了检测鸡源鲍氏志贺菌的间接ELISA方法。通过对间接ELISA反应条件的一系列研究,确定了各组分的最适工作条件:鸡源志贺菌LPS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5μg/ml,最适包被条件为4℃过夜;待检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160,与包被抗原在37℃作用1h;酶标二抗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2000,血清与酶标二抗的反应条件为37℃1h;最适封闭条件为37℃作用1h;底物最适反应条件为室温避光20 min;阴阳性临界值为0.385。经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表明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应用已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采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268份鸡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阳性血清93份,阳性率达34.70%。该方法可用于鸡鲍氏志贺菌病的血清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2免疫组化检测石蜡切片中鸡源鲍氏志贺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于实验感染鸡组织抗原定位的研究2.1免疫组化检测石蜡切片中鸡源鲍氏志贺菌方法的建立以鸡源鲍氏志贺菌为抗原制备铝胶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制备小鼠抗鸡源鲍氏志贺菌高免血清,并用饱和硫酸铵法提取小鼠抗鸡源鲍氏志贺菌IgG,通过DEAE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小鼠抗鸡源鲍氏志贺菌-IgG,建立了免疫组化(IHC)检测感染鸡石蜡组织切片中鸡源鲍氏志贺菌的方法。2.2免疫组化检测鸡源鲍氏志贺菌实验感染鸡组织抗原定位的研究应用建立的免疫组化方法对实验感染死亡鸡只的新鲜病料进行检测,对体内抗原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腹腔注射感染小鸡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十二指肠、回肠、盲肠和直肠中都能够检测到鸡源鲍氏志贺菌抗原,而且该菌抗原大部分位于各组织细胞、吞噬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阳性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中。本研究为探讨鸡源鲍氏志贺菌的致病机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鸡源鲍氏志贺菌的RAPD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10)
- [2].鲍氏志贺菌临床分离株的毒力基因检测及分子分型[J]. 天津医药 2016(10)
- [3].1株与鲍氏志贺菌诊断血清发生凝集聚团泛菌的鉴定和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17)
- [4].牦牛源鲍氏志贺菌人工感染BALB/c小鼠的组织病理学观察[J]. 畜牧兽医学报 2016(02)
- [5].应用MALDI-TOF-MS自建鲍氏志贺菌蛋白指纹图谱数据库的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10)
- [6].牦牛源鲍氏志贺菌的鉴定及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J]. 畜牧兽医学报 2013(01)
- [7].鸡源鲍氏志贺菌hn03株的分子鉴定与演化分析[J]. 畜牧兽医学报 2009(03)
- [8].16S rRNA基因联合gyrB、grpE、recA基因对鸡源鲍氏志贺菌hn03株进行分子起源分析[J]. 中国兽医学报 2011(07)
- [9].鸡鲍氏志贺菌与痢疾志贺菌鸡白痢沙门菌及肠致病性大肠杆菌RAPD鉴别方法的建立[J]. 中国兽医科学 2008(04)
- [10].一株三糖铁反应似志贺菌属血清学交叉的产毒型大肠埃希菌[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14)
- [11].小儿志贺菌感染细菌学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04)
- [12].野生树鼩可培养细菌和真菌携带情况的调查[J]. 实验动物科学 2012(03)
- [13].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征与用药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09)
- [14].浙江省温州地区志贺菌流行菌株的血清分型及耐药性分析[J]. 疾病监测 2009(05)
- [15].一株与沙门菌性状非常相似的鲍氏志贺菌鉴定结果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1(01)
- [16].一株与志贺菌有共同抗原的无丙二酸柠檬酸杆菌的检出[J].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2(06)
- [17].2007年-2009年濮阳市6岁以下急性腹泻儿童志贺菌耐药性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