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大鼠颈动脉损伤后再生内皮细胞的表达,进而研究血管内皮损伤后管腔狭窄形成的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0只(动物中心提供),雄性,体重300-350 g,随机分为4组,观察损伤后4个时相点(1,7,14,28天),每个时相点n=10。随机化原则解剖出一侧颈总动脉,用自制木夹(13 mm×5 mm×1 mm)沿与动脉平行方向钳夹颈总动脉,持续钳夹25 min后松开,对侧颈动脉只加解剖,不加损伤,作为对照。分别于饲养第1,7,14,28天后摘除目标血管段以免疫组化法进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水平检测,用HE染色切片分别测定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管腔面积。结果:血管损伤后7天新生内膜形成并继续增厚,损伤后14天新生内膜显著增厚(P<0.05),损伤后28天较14天无明显变化(P>0.05);损伤后7天时管腔面积均无显著差异(P>0.05),14-28天时管腔面积明显减小(P<0.05),损伤后各时相点中膜厚度无明显变化。由免疫组化染色切片可见,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损伤后7天和14天表达最高(P<0.05)。结论:血管内膜损伤后,内皮细胞再生对内膜进行修复,然而内膜的过度增生也造成了管腔的狭窄;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光学显微镜见胞浆及胞膜上棕黄色颗粒,即为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损伤术后7天和14天表达最高,明显高于假手术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可作为区别正常内皮细胞和再生内皮细胞的标志。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五参口服液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J]. 现代养生 2016(22)
- [2].VE-statin/Egf17-siRNA抑制恶性胶质瘤诱导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体外研究[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4(03)
- [3].内皮细胞微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作用[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4(05)
- [4].Ang-Ⅱ通过AP-1调控内皮细胞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10)
- [5].狼疮性肾炎患者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水平变化及意义[J]. 山东医药 2008(35)
- [6].内皮细胞微粒与糖尿病血管病变[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7].脂多糖诱导小鼠内皮损伤早期内皮细胞表型的变化[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34)
- [8].小凹介导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跨内皮细胞转运[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5)
- [9].辛伐他汀减轻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内皮细胞环氧化酶2表达的影响[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01)
- [10].内皮细胞微粒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广西医学 2013(01)
- [11].环氧化酶-2与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性的相关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10)
- [12].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害对大肠癌影响的临床研究[J]. 血栓与止血学 2011(02)
- [13].培哚普利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 西南国防医药 2009(04)
- [14].光化学疗法对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能力及整合素表达的影响[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10)
- [15].辛伐他汀对人肾小管上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表达的影响[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1)
- [16].内皮细胞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联用预测玄参中的活性成分[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8(03)
- [17].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害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影响的临床研究[J]. 血栓与止血学 2013(01)
- [18].内皮细胞抗体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中与结缔组织病相关的部分研究进展[J]. 中国医疗前沿 2010(10)
- [19].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在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J]. 山东医药 2009(11)
- [20].维、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内皮细胞微粒表达与血脂的关系[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4(05)
- [21].内皮细胞线粒体的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杂志 2014(07)
- [22].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与脓毒症的研究进展[J]. 中国急救医学 2008(01)
- [23].内皮细胞微粒与脓毒症研究进展[J]. 生命科学 2010(09)
- [24].瑞舒伐他汀对内皮细胞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表达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2(08)
- [25].内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的转分化[J]. 生命的化学 2011(04)
- [26].SDF-1/CXCR4调控Tip内皮细胞成血管效应的研究进展[J].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03)
- [27].偶联因子6抑制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增加跨内皮细胞电阻[J]. 疑难病杂志 2010(11)
- [28].失血性休克大鼠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表达的研究[J]. 山东医药 2008(45)
- [29].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的相关问题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01)
- [30].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内皮细胞通透性改变的研究进展[J]. 微循环学杂志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