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青云[1](2021)在《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情况,以期增加对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了解,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为制定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早期干预、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HIV/AIDS合并精神障碍的防控策略及艾滋病的全程管理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收集所有云南省传染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2017年-2020年收治的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病案首页资料为研究内容。回顾性分析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流行特征。按不同精神障碍类型分组比较其临床特征、住院情况,分析HIV/AIDS患者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1.精神障碍类型及人口学特征;2017-2020年我院收治的HIV/AIDS患者中有7.0%合并精神障碍,且有逐年增多趋势,其中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有逐年下降趋势;研究对象以30-49岁男性为主。男女年龄无统计学差异(t=0.323,P=0.747),农民、无业者共占81.7%,汉族为主(74.8%),52.4%已婚,籍贯多为昆明市(31.3%)并以性传播为主(86.5%)。2.临床特征:研究对象以咳嗽、咳痰(36.5%)、乏力(33.5%)、头晕头痛(26.8%)、发热(26.8%)、双肺呼吸音增粗(56.2%)、口腔粘膜白色覆盖(31.3%)较常见;HIV/AIDS患者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比非器质性精神障碍有更多的咳嗽咳痰(χ2=5.034,P=0.025)、头晕头痛(χ2=6.551,P=0.010)、发热(χ2=9.951,P=0.002)、双肺呼吸音增粗(χ2=4.823,P=0.028)等症状体征;常见精神症状为社会功能受损(53.3%)、情感障碍(39.6%)、行为紊乱(38.6%)、思维形式障碍(32.6%)、焦虑(25.2%)。3.其他合并症:研究对象常见感染性疾病为细菌性肺炎(21.7%)、肺结核(20.1%)、HCV感染(10.9%);常见非感染性疾病有电解质紊乱(14.1%)、高血脂(12.8%);HIV/AIDS患者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比非器质性精神障碍者有更多的肺结核(χ2=10.176,P=0.001)、PCP(χ2=10.561,P=0.001)、CMV感染(χ2=8.988,P=0.003)、隐球菌脑膜炎(χ2=6.839,P=0.009)、PML(χ2=20.446,P=0.000)、结核性脑膜炎(χ2=45.935,P=0.000)等合并症。4.器质性精神障碍:76例HIV/AIDS患者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中,31例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45例主要表现为非认知功能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相关的基础疾病为HIV脑病、结核性脑膜炎、HIV感染所致其他躯体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组以:记忆力下降、计算能力下降、反应迟钝较常见,非认知功能障碍组以:行为紊乱、思维形式障碍、情感障碍较常见。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依从性差(OR=5.400,95%CI:1.985-14.690,P=0.001)、未行HAART(OR=3.435,95%CI:1.472-8.013,P=0.004)、颅内感染(OR=4.532,95%CI:1.990-10.320,P=0.000)、脑梗塞(OR=5.400,95%CI:1.985-14.690,P=0.001)、离婚(OR=2.616,95%CI:1.219-5.614,P=0.014)。CD4+T淋巴细胞计数(OR=0.997,95%CI:0.995-0.999,P=0.002)为其保护因素。5.住院次数、时间:2017-2020年期间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HIV/AIDS、精神障碍患者人均住院分别2.3、1.34、3.5次,重复入院患者分别占55.8%、21%、39.5%,单次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2(19,59)、21(12,38)、62(45,68)天,累计住院时间分别为55(24,103)、36(20,60)、48(21,161)天。6.住院费用:2017-2020年期间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患者单次11552(6625,16826)元、累计费用20660(8714,43770)元均分别高于HIV/AIDS患者、精神障碍患者。合并症患者心境障碍、精神分裂样障碍累计住院费最高。结论1.2017-2020年我院收治的HIV/AIDS患者中有7.0%合并精神障碍,且有逐年增多趋势,其中收治HIV/AIDS患者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有逐年下降趋势。以汉族已婚的中青年男性为主。HIV感染途径主要为经性传播且药物滥率较高。2.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临床特征多样且不典型,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症状较常见。精神障碍表现复杂多样,且多有社会功能受损,应注意对该部分患者的照顾管理,除积极预防其机会感染外还应重视其非机会性感染。3.HIV/AIDS患者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较多,应积极进行HAART治疗、保证HARRT治疗依从性、预防颅内感染。4.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重复入院率较高、住院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有较大的疾病负担。
禹磊[2](2020)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CD4+T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精神障碍是一大类常见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以及其他物质依赖所致精神障碍和器质性精神障碍等,这类疾病约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3%,其中在全球范围内精神分裂症终身患病率约在1%。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普遍具有病程迁延复杂,复发率高、社会家庭负担重、致残致死率高等特征。这一疾病使社会和家庭承受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威胁到社会的安宁,但至今多数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阐明。患者外周免疫存在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的功能紊乱。细胞因子网络的异常激活是诱导SZ生理病理症状产生的诱因之一。SZ患者外周血中各类免疫细胞的功能活性状态,以及激活后的免疫细胞与相应的免疫效应分子之间调节关系的研究很少。观察SZ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及相应细胞因子的异常变化,同时分析CD4+T细胞亚群的功能变化及其与对应细胞因子、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进而更加准确的认识SZ患者免疫异常的机制,同时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目的通过观察SZ患者CD4+T细胞亚群以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分析相应免疫学指标与精神症状的联系,以及对疗效的可能影响,为从精神免疫角度进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健康体检人各100例。两组人员的年龄和性别均无显着性差异。患者接受单一种类抗精神病药物(最多不能超过两种)阿立哌唑治疗,采用标准化临床量表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判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急性治疗期4-6周。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健康人群和SZ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IL-6、IL-17及TGF-β的浓度。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示,组间样本均数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用于计数数据。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用于相关性分析,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检测诊断效能。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SZ组治疗前Th1、Th2、Th17及Treg的百分率与IFN-γ、IL-6、IL-17及TGF-β的浓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SZ患者存在CD4+T细胞亚群间的百分率失衡,Th1/Th2细胞百分率失衡,明显偏向Th1型细胞,Th17/Treg细胞百分率失衡,明显偏向Th17型细胞。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外周血Th1、Th2、Th17、Treg的百分率与IFN-γ、IL-6、IL-17的浓度均减低(P<0.05)。4.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见,Th1、Th17、IL-17与PANSS评分减分率正相关(P<0.05),TGF-β与PANSS评分减分率负相关(P<0.05);Th1与Th2呈正相关(P<0.01),TGF-β、IL-17与IL-6均呈负相关(P<0.05)。5.ROC曲线分析发现,当Th1的界值为13.17%,在预测SZ疾病预后时,Th1具有相对较高的效能。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CD4+T细胞亚群数量及其对应炎症因子含量增加,且亚群间比率失衡。抗精神病药物可降低CD4+T细胞亚群数量及对应炎症因子含量,部分恢复CD4+T细胞亚群间比例,使机体趋向免疫平衡状态。
李舒蕊[3](2020)在《探索精神分裂症中淋巴细胞与神经递质相互作用以及DPA和I3C的治疗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和现实脱离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精神病,发病率高且难以治愈,带给人们很大的经济负担。尽管该病的病因尚未阐明,但多巴胺系统的异常调控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免疫炎症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密切相关。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和外周炎性反应增强,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加,淋巴细胞功能发生障碍。已知淋巴细胞上广泛分布神经递质的受体,神经元有白细胞因子的受体,但神经递质异常与淋巴细胞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DPA)是n-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在体内转化途径中的中间体。临床研究发现EPA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但是,EPA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DPA的含量来实现的。吲哚-3-甲醇(Indole-3-methanol,I3C)是芳烃受体(Aromatic hydrocarbon receptor,Ah R)的激动剂,Ah R信号对于许多免疫功能至关重要,Ah R可以参与淋巴样细胞的分化以及Th17/Treg之间的平衡,是生物代谢中的关键转录因子,还参与各种免疫细胞的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因此,本文主要探究精神分裂症中淋巴细胞与神经递质的相互作用,以及DPA的I3C的作用机制,为天然药物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上开辟新途径。实验方法:收集18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98例健康人群的外周静脉血样本。(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多巴胺(DA)、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五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的浓度。(2)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经DPA干预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中亚型CD3+、CD4+、CD8+和CD19+的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淋巴细胞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淋巴细胞中神经递质受体(DRD1、DRD2、5HTR1A、5HTR2A、GRM1、GRM3、GRM4、GRM5)、神经营养因子(BDNF、GDNF、NGF)和炎症因子(IL-1β、IL-2、IL-6、IL-10、IL-12、IL-18、NLRP3)的基因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2、IL-6和IL-10的蛋白表达。(3)将淋巴细胞上清与SH-SY5Y细胞共培养,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q PCR法检测神经营养因子(BDNF、GDNF、NGF)的基因表达。(4)利用LPS诱导BV2细胞炎症模型加入I3C预处理24 h,Greiss法检测NO释放量;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蛋白的核转移。(5)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3C对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数据处理使用Graph Pad Prism 7进行统计分析。细胞部分数据用均值±标准误(X±SEM)表示,其余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D)表示。数据采用t-test和双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1)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中NE、HVA、5-HT、5-HIAA含量和NE/MHPG的比值显着下降,MHPG、DA、DOPAC含量和DA/DOPAC、5-HT/5-HIAA、DA/5-HT的比值显着上升。(2)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CD8+百分比降低、CD19+百分比和CD4+/CD8+的比值升高。神经递质含量除NE外均显着下降,NE/MHPG、DA/DOPAC、5-HT/5-HIAA、DA/5-HT的比值显着升高,神经递质受体DRD1、DRD2、DRD4、5HTR1A的基因表达上升,5HTR2A和谷氨酸受体GRM1、GRM3、GRM4、GRM5的基因表达下降。促炎因子IL-2、IL-12、IL-18、NLRP3的基因表达升高,IL-2和IL-6的蛋白表达升高,抗炎因子IL-10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神经营养因子BDNF、GDNF和NGF的基因表达下降。除GRM3和5HTR2A外,DPA可以显着改善上述结果。(3)SH-SY5Y细胞受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影响,活性下降,BDNF、GDNF基因表达减少,DPA可显着改善GDNF的基因表达。(4)I3C能够抑制被LPS激活的BV2细胞过度增殖,降低NO释放量和抑制NF-κB蛋白的核转移,但对精神分裂中淋巴细胞亚型表达异常无改善作用。实验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DA能系统和5-HT能系统功能亢进,而NE能系统功能降低,且DA能系统与5-HT系统失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异常,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神经递质受体表达异常,神经营养因子表达降低,促炎因子表达上升而抗炎因子表达下降。同时,淋巴细胞分泌的因子引起神经元细胞的损伤,使得神经元细胞分泌的神经营养因子减少。DPA的干预能很好的改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恢复淋巴细胞中的神经递质含量。I3C能降低LPS诱导的BV2细胞过度活化,同时降低BV2细胞的NO释放量,抑制NF-κB蛋白的核转移,表现出抗神经炎症的作用。
钟瑞[4](2020)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文中提出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下探讨其社会功能状况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当中各变量的关系,为后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相关理论支撑。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精神卫生医疗机构门诊复诊的2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积极心理资本量表(PCQ)、大五人格问卷(BFI-44)、家庭关怀指数量表(APGAR)、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来进行数据资料的录入、整理和分析,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一般资料的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分层回归分析。结果:1.精神分裂症患者基本人口学及临床资料状况本研究的2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范围为18-60周岁,平均年龄为(35.34±10.64)岁。其中男性居多(62.9%);已婚(47.1%)与未婚(52.9%)相当;学历分布为初中及以下占29.8%、高中及中专占30.5%、大专及以上占39.7%;来自城市者(64.3%)居多;家庭经济以收支平衡者(65.4%)居多;就工作情况而言,全职者(44.5%)最多,半职者(33.4%)居中,无业、离职或退休者(22.1%)最少。疾病分型以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多(42.3%):患者首次发病年龄为18岁以上者为主(79.8%);病程≤5年者接近半数(42.6%);无诱因发病者占多数(81.6%);无精神病家族史者所占比例居多(83.8%);偶尔或有时参加社会活动者最多(62.9%);服药依从性方面,好者(45.6%)与差者(54.4%)大致相当。2.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及其在一般人口学和临床资料上的差异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得分在1~20分,平均得分为(8.17±4.25)分,按照社会功能缺陷量表的划分标准,社会功能正常患者为21人(7.7%),社会功能缺陷患者为251人(92.3%)。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得分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精神分裂症分型、首次发病年龄、疾病病程、精神病家族史、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工作情况以及社会活动参与方面存在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得分与正负性情绪、人格、积极心理资本、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社会功能缺陷得分与负性情绪呈现正相关(r=0.256,P<0.001),与人格中神经质呈正相关(r=0.159,P<0.01),与开放性、宜人性、外向性、尽责性均呈负相关(r=-0.168~-0.250,均P<0.001);社会功能缺陷得分与家庭关怀呈负相关(r=-0.409,P<0.001);社会功能缺陷得分与社会支持中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均呈负相关(r=-0.289~-0.337,均P<0.001)。4.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得分与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各系统划分标准,将变量分别纳入各系统,其中微观系统包含的变量有性别、受教育水平、疾病分型、疾病病程、服药依从性、家族史、负性情绪、积极心理资本、大五人格;中观系统包含的变量有家庭支持、家庭关怀、婚姻状况;宏观系统包含的变量有工作情况、社会活动参与情况、其他支持、朋友支持。以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得分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回归方程,其中微观系统的变量纳入第一层,中观系统的变量纳入第二层、宏观系统的变量纳入第三层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微观系统中,性别(β=-1.851,P<0.001)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得分有负向预测作用;疾病病程(β=0.536,P=0.029)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得分有正向预测作用;韧性(β=-0.199,P=0.001)、希望(β==0.186,P=0.007)对社会功能缺陷得分有负性预测作用,乐观(β=0.136,P=0.023)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得分有正性预测作用,神经质(β=-0.139,P=0.020)对于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得分有负向预测作用,微观系统对患者社会功能缺陷预测作用的解释量为33.3%。在中观系统内,家庭关怀(β=-0.356,P<0.001)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得分有负向预测作用,中观系统对患者社会功能的预测作用为7.1%。在宏观系统内,参加工作情况(β=0.757,P=0.009),社会活动参与情况(β=1.246,P=0.001)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得分有正向预测作用,宏观系统对患者社会功能的预测作用为4.7%。结论:1.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较差或存在不同程度缺陷。2.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与情绪、积极心理资本(韧性、希望、乐观、自我效能)、人格、家庭关怀、社会支持等因素具有相关性。3.微观系统中性别、病程、韧性、希望、乐观、神经质;中观系统中,家庭关怀;宏观系统中工作情况和社会活动参与情况等多个因素均可不同程度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王颖怡[5](2020)在《基于病例对照的表达谱分析探索氯氮平所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具有致残率高、社会负担沉重等特点。氯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有着突出疗效,但长期使用极易破坏体内糖脂代谢平衡,引起体重增加、腹型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等继发性代谢不良反应,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增加了额外的医疗负担。目前,氯氮平所致代谢综合征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候选基因关联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可能与氯氮平所致代谢综合征的易感基因。本研究通过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或不伴代谢综合征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探讨氯氮平所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为临床医生预防和诊治在治疗精神疾病过程中发生的代谢综合征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4th Edition,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和《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长期住院慢性患者进行筛选。选取10例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病例组),10例精神分裂症不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对照组),两组按照年龄和性别进行1∶1配对,年龄相差≤2岁。所有受试者接受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量表评定,同时抽取外周静脉血,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t检验、χ2检验对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和量表评分进行分析。利用R语言及相应工具包对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两组患者基因差异表达谱,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通路分析、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探索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的遗传学机制;利用随机森林法生成预测因子指导临床治疗。结果1、从20个样本中获得了57773个基因的表达矩阵。共筛选出1019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535个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和484个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2、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分布在嗜苯胺蓝颗粒、初级溶酶体、分泌颗粒、囊腔、胞质膜包围的囊泡腔,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免疫反应、形态改变、物质代谢等过程。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的reactome通路为生物氧化反应和抵御素。3、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共识别出8个m RNA基因模块,大小从55到271不等。yellow,red,turquoise模块与代谢综合征表型呈负相关,black,green,blue,brown模块与代谢综合征表型呈正相关。枢纽基因包括RP11.611O2.6、ACPL2、TRAV12.2、MMP8、PGBD4P1、TMEM261、BDNF。4、采用随机森林法产生了包含7个基因(AP000318.2、MRS2P2、RP11.347C18.5、SLC2A5、RP11.91A18.4、TMEM261、GLIPR1L2)的预测模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1,即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结论1、精神分裂症伴或不伴代谢综合征患者之间存在基因差异表达,氯氮平所致代谢综合征的个体差异与差异表达基因有关。2、RP11.611O2.6、ACPL2、TRAV12.2、MMP8、PGBD4P1、TMEM261、BDNF的基因表达与氯氮平所致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3、转录组测序技术与随机森林法相结合,能够筛选出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差异表达基因。
张云桥[6](2020)在《基于外周血表达谱数据探索精神分裂症诊疗性生物标志物》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RNA-seq获取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mRNA及miRNA表达谱数据,评估特定差异表达基因对精神分裂症的分类效果,并探讨差异表达基因与临床维度之间的关联。(2)探索外周血差异miRNA是否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诊治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寻找差异miRNA表达谱与差异mRNA表达谱之间的关联。(3)基于外周血表达谱数据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IL-1β高表达,我们构建IL-1β基因过表达细胞模型,探索其促进精神分裂症发病的潜在机制。(4)从蛋白层面,我们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表达谱数据发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如IL-1β等在外周血清中表达是否仍存在异常,并评估血清IL-1β表达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答的相关性。[方法](1)采用Illumina HiSeqTM 4000测序技术对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进行RNA测序以获取其mRNA表达谱信息,并采用DSM-V(临床医生评定的精神分裂症症状严重程度量表)中的评分法对精神分裂症核心症状的严重度进行了评估,差异表达转录本(DETs)筛选采用R软件的edgeR包,GO/KEGG pathway分析探索差异基因生物学功能。使用Leave-one-out(LOO)交叉验证构建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的随机森林分类模型,使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探索差异基因与8个临床维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qPCR)验证测序结果。(2)利用Illumina HiSeqTM 2500测序技术获取50名精神分裂症和50名健康对照外周血白细胞中的miRNA表达谱信息,使用Leave-one-out(LOO)交叉验证构建差异miRNAs的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并挑选了 3个平均基尼指数下降排前三的miRNAs在另一个由6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0名健康对照者组成的独立队列中进行RT-qPCR验证,结合mRNA测序筛选的差异转录本表达水平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差异miRNAs的潜在生物学功能。(3)Homo IL-1β载体构建和慢病毒包装,慢病毒感染与嘌呤霉素药物筛选后获得稳定转染 IL-1β的SH-SY5Y细胞系,利用RT-PCR,RT-qPCR与Western-blot检测IL-1β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IF检测过表达IL-1β蛋白定位情况,在SH-SY5Y中过表达IL-1β基因表达后进行CCK-8检测和RNA-seq分析,使用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以确定IL-1β基因过表达后对SH-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索IL-1β基因参与哪些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4)采集56例首发或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7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液样本,30项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用于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严重程度。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IL-1β,IL-17,IL-8的表达,并对接受利培酮治疗的患者自然随访6周观察其疗效,于第6周末评定PANSS评分下降率,根据PANSS评分下降率将接受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个亚组,包括应答者和无应答者,随访检测差异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1)我们共筛选出559个差异表达的转录本,包括206个下调转录本和353个上调转录本,差异基因GO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集中于应激反应、免疫系统过程和免疫反应,KEGG通路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矿物质吸收、IL-17信号传导等。14个免疫相关基因(15个差异转录本)利用留一法(LOO)构建的交叉验证随机森林分类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6(95%CI:0.949-1.0),随机森林分类模型提示IL1RAP(ENST00000412504),CASP1(ENST00000436863),IL-1β(ENST00000263341)是精神分裂症变量重要性排名靠前的免疫相关基因。此外,我们发现89个基因与精神运动行为异常呈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选择其中5个差异较显着的高枢纽基因(CXCL8、EGR1、EGR3、IL-1β、PTGS2)进行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qPCR)验证,精神分裂症组CXCL8、EGR1、EGR3、IL-1β、PTGS2的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果与二代测序结果一致。(2)使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后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15个miRNAs差异表达,其中10个表达上调,5个表达下调。单个miRNA分类效果最好的hsa-miR-124-3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而我们发现在随机森林模型上由hsa-miR-124-3p,hsa-miR-4508,hsa-miR-490-3p 等 1 5 个 miRNAs 组成的集合分类标记物在精神分裂症和健康对照者之间实现了 0.85的曲线下面积(AUC)。随机森林分类模型提示hsa-miR-124-3p,hsa-miR-4508是精神分裂症变量重要性排名靠前的差异 miRNAs,RT-qPCR 结果显示,hsa-miR-124-3p、hsa-miR-4508、hsa-miR-490-3p同样高表达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富集分析提示差异miRNAs的靶基因主要参与压力反应、免疫系统调控等生物学过程;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9个差异miRNAs与7个免疫相关靶基因:ETS1(ENST00000319397),IL1RAP(ENST00000412504),CFL1(ENST00000527344),FOS(ENST00000303562),ACTG1(ENST00000575842),MAP3K8(ENST00000413724),PPP1R12A(ENST00000550299)表达呈负相关,其中,3 个差异miRNAs(hsa-miR-3130-3p,hsa-miR-490-3p,hsa-miR-9-5p)均与IL1RAP(ENST00000412504)表达呈负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我们从mRNA和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发现,稳定慢病毒感染SH-SY5Y细胞相比于对照组IL-1β基因表达显着增加,免疫荧光检测发现,过表达的IL-1β位于细胞胞质内,这表明过表达IL-1β蛋白在细胞胞质中发挥功能作用。CCK-8结果显示:过表达IL-1β组中SH-SY5Y细胞的OD值在铺板后48h、72h、120h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对IL-1β过表达组和对照组的RNA-seq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87个显着变化的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有66个,下调基因有21个。过表达IL-1β基因后所产生的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分化调控、自主神经系统发育、神经元分化的调节等生物学过程。(4)我们发现首发或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IL-1β的表达较健康对照组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IL-8,IL-17较健康对照组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利培酮用药自身前后配对检验发现,对利培酮应答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1β水平较其用药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利培酮无应答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1β水平较用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提示血清IL-1β在首发或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实现了 0.78的曲线下面积(AUC)。利培酮治疗6周后随访血清IL-1β表达水平在应答者和无应答者也存在差异,AUC 为 0.86。[结论](1)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mRNA表达存在差异,我们的结果支持精神分裂症免疫假说,基于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mRNA构成的的组合分类器可能有助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此外,我们发现了一个与精神分裂症精神运动行为异常临床维度密切相关的基因模块(包括89个基因),提示其可作为精神分裂症个性化诊治的潜在生物标志物。(2)精神分裂症外周血白细胞中的miRNAs存在显着表达差异,差异miRNA构建的组合分类器具有作为精神分裂症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可能,差异miRNAs可能通过靶向免疫相关基因如IL1RAP,ETS1,CFL1,FOS等参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此外,三个差异miRNA的表达均与预测靶基因IL1RAP转录本的表达存在负相关。(3)SH-SY5Y细胞过表达1L-1β后可促进细胞增殖,IL-1β基因过表达SH-SY5Y细胞模型影响与精神分裂症风险相关基因如:CUX2、IGFBP5和EPAS1等表达,富集分析提示IL-1β可能参与神经发育,我们的研究提示免疫相关的关键基IL-1β可能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4)基于外周血清IL-1β的生物标志物可能有助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预测治疗结果。
颜玲[7](2019)在《精神分裂症中自噬和炎症相互作用及自噬mTOR调节通路与海马提取物的抗炎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神分裂症是病因未明的重度精神障碍,临床症状包括幻觉、妄想、言语或行为紊乱,并伴有认知障碍等。免疫假说认为炎症能够引起精神分裂症发病。促炎因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中增加,而自噬功能基因如Beclin 1的mRNA水平的表达却降低。自噬通过先天免疫信号传导途径调节炎症,并能负向调节促炎因子的分泌。慢性炎症会引起自噬功能障碍引起白细胞介素-1?(IL-1?)过量分泌,进而刺激其他促炎因子的分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自噬过程的主要调节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途径是mTOR上游蛋白,并调节其活性。在精神分裂症中mTOR和PI3K表达均上调。但是精神分裂症中慢性炎症和自噬的相互关系,以及是否通过PI3K/mTOR信号途径调控自噬仍然是未知的。本课题首先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递质和炎症、自噬及自噬的调节通路指标的变化,然后检测炎症引发自噬和自噬抑制剂调控炎症小体的变化水平,探讨炎症和自噬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相互调控作用。基于炎症和自噬为靶点是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新方向和近年来海洋活性物质对免疫和大脑功能的调节作用,本课题探索了海洋药物线纹海马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脑内主管免疫反应的小胶质细胞株-BV2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材料与方法:在临床试验上收集了6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SZ)和44例女性健康对照者(CT)的外周静脉血样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中的神经递质多巴胺(DA)、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的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和3,4二羟苯乙酸(DOPAC)的浓度。用液相芯片系统测定血浆中的促炎因子IL-1?、IL-6等的浓度。通过流式细胞术测量单甲基尸胺(MDC)特异性自噬囊泡阳性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淋巴细胞的自噬相关Beclin 1、LC3、IL-1?,自噬调控相关PI3K,Akt,mTOR,p70S6k和4EBP1及炎症小体相关NLRP3、ASC、Caspase 1,和溶酶体LAMP 1、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p62等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精神分裂症外周淋巴细胞加入IL-1?、IL-6和IL-10培养48 h,检测自噬的变化。加入3-MA刺激48 h,检测炎症的改变。在细胞实验上,线纹海马乙醇提取物对LPS诱导BV2细胞炎症模型预处理24 h。通过Elisa试剂盒、Greiss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炎症和自噬的变化。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中DA和HVA含量显着上升,而5-HT、NE、DOPAC的含量和5-HT/DA、NE/DA的比值显着降低。患者血浆中IL-1?、IL-6和干扰素(INF-γ)的浓度显着增加,淋巴细胞中IL-1?、IL-6、INF-γ的mRNA表达水平也上升。此外NLRP3、ASC、CASP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上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淋巴细胞中,自噬囊泡MDC染色阳性率下降;自噬标记物Beclin 1和LC3 B/LC3 A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溶酶体标记物LAMP 1、Cathepsin D的蛋白表达降低,而p62显着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淋巴细胞中PI3K、Akt、mTOR、p70S6k和4EBP1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而ULK1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同时,PI3K、p-Akt、p-mTOR和p-p70S6k的蛋白质表达也显着增加,ULK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淋巴细胞中加入IL-1?和IL-6降低LC-B的mRNA和Beclin 1的蛋白质水平,而IL-10则增加它们的表达。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淋巴细胞中加入3-MA后,炎症小体NLRP3、ASC、Caspase 1和促炎细胞因子IL-1?和IL-6显着增加。线纹海马的乙醇提取物能降低LPS诱导的BV2细胞的增殖作用和其释放的NO、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并且能降低M1(CD68)型极化和增加Beclin 1的表达。结论:1、神经递质的结果说明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功能亢进而5-HT能系统和NE能系统功能降低且与DA能系统失衡。2、促炎因子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炎症反应增加。自噬-溶酶体标记物的结果表明自噬-溶酶体功能受损。mTOR通路的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中自噬被mTOR依赖的信号通路抑制。3、加入IL-1?、IL-6后LC3 B及Beclin 1表达降低而加入IL-10后上升,说明促炎症因子在精神分裂症中抑制自噬的功能,而抗炎细胞因子可以改善自噬。加入3-MA后,NLRP3炎症小体复合物及炎症因子IL-1?、IL-6上升,说明自噬功能障碍会持续增加炎症反应。4、线纹海马的乙醇提取物能降低LPS诱导的BV2细胞的促炎因子和氧自由基的释放,其可能是通过降低M1型极化和提高自噬来发挥抗炎作用的。本研究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和以自噬、炎症体为靶向治疗精神分裂症及线纹海马抗神经炎症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新的途径
青颖[8](2016)在《靶向筛选精神分裂症潜在血液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长期的、使人衰弱的并且复杂的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其患病率在世界不同文化地理区域中约为0.5-1%。由于该疾病发病机理不明、并发症危害严重以及患者暴力行为影响恶劣,精神分裂症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该疾病的临床诊断仍旧依赖精神科医生的主观判断,但是,由于受到自身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精神科医生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精神分裂症的误诊和漏诊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临床上亟需客观的诊断生物标志物来辅助医生的问诊,以提高诊断的客观性、准确性以及一致性,为后期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生物标志物,是指在生物学反应、病理过程或者治疗干预药理学反应中起指示作用的指标,具有客观检测和评估的特性。传统的生物标志物包括血压和血糖等指标,而新兴的生物标志物则是指以DNA、RNA、蛋白质或者代谢物为代表的分子生物标志物。生物标志物与分子诊断密不可分,我们既可以使用分子诊断技术来发现生物标志物,又可以将生物标志物作为分子诊断测试的基础。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生物芯片等高通量高灵敏度检测技术地蓬勃发展,大量与精神分裂症生物标志物相关的数据涌现出来。但是,迄今为止,尚未有一个或者一组生物标志物成功地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因此,本博士学位论文旨在以已有研究为基础,靶向筛选潜在的精神分裂症血液诊断生物标志物。具体来说,我们首先对已报道的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遗传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等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再结合本课题组已有的研究基础与背景,靶向性地关注到xMHC区域、14-3-3蛋白家族以及FGF21蛋白这三者与精神分裂症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以“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为原则,灵活运用不同的检测平台与技术手段,对这三者的基因表达和/或蛋白质表达水平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xMHC区域和14-3-3蛋白家族分别表现出特有的基因表达特征以及基因表达与蛋白质表达特征,而代谢调控子FGF21的蛋白在精神分裂症血清中异常高表达;由xMHC区域中的6个基因和14-3-3蛋白家族的7个成员分别通过Logsitic回归构建而成的模型具有很好的诊断效力:其中,(1)由xMHC区域中的6个基因构建的诊断模型在发现集中的AUC=1,诊断效力最好,而该模型在验证集中的诊断效力仍然不错,AUC=0.8161,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8108和0.8537;(2)由14-3-3蛋白家族7个基因构建的诊断模型表现同样优秀,该模型在发现集中的AUC=0.9745,灵敏度为1,特异度为0.8571,而该模型在验证集中的AUC=0.79,表现虽然不甚理想,但是我们依然期待未来在大规模的样本集合中评估它的表现;而对于FGF21蛋白,其作为单一变量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效力确实不佳,因此我们建议可以将它与血清中的其它细胞因子或蛋白联合起来共同构建诊断模型,以期能够表现出较好的诊断效力。本研究最终筛选出2个表现优秀的诊断模型,未来我们计划在更大规模的人群中对二者进行诊断效力的评估与验证,希望可以从中获得优秀的诊断生物标志物,进而开发出可以在临床上率先展开测试的分子诊断方法。本研究为精神分裂症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目标,为该疾病的分子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同时也有助于深入探究精神分裂症的致病机理,为个性化治疗与抗精神病药物的研发提供支持。
武宁[9](2009)在《精神分裂症的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精神分裂症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和导致人类劳动能力丧失的重大疾病之一。尽管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病因学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属于多基因遗传疾病,疾病易感基因本身并不能单独致病,需要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诱发疾病。至于哪些环境因素参与发病,环境因素通过何种途径和机制与基因相互作用目前尚未阐明。饮食中的谷胶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环境风险因子,在肠壁通透性等因素参与下可能通过诱发自身免疫性反应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建立谷胶蛋白灌胃处理的小鼠模型,采用整体状态观察、脑指数评价和行为学检测初步观察谷胶蛋白对动物模型神经精神系统的影响。应用Affymetrixm Mouse 430 2.0 Array基因芯片分析动物模型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采用层次聚类分析筛检脑组织内谷胶蛋白可能作用的靶点。同时建立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血浆样本库和基因组DNA样本库。应用ELISA方法测定人血浆抗谷胶蛋白IgA / IgG抗体水平。选择肠壁通透性相关基因CLDN5和MYO9B作为候选基因,以其中的8个SNPs位点作为遗传标记,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分型,应用病例-对照相关分析方法和使用多功能遗传统计学软件(HaploView 4.1,UNPHASED 3.012和SPSS 14.0)分析数据。实验结果显示谷胶蛋白的免疫反应可能影响动物幼年个体中枢神经精神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尤其对小脑的影响更为明显。基因芯片筛选出谷胶蛋白作用后小鼠小脑组织表达上调基因14个,下调基因55个,其中参与细胞膜组成、跨膜结构和细胞间隙等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因下调。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抗谷胶蛋白IgA抗体阳性率显着高于健康人群,并且存在性别差异,而抗谷胶蛋白IgG抗体水平未见显着性差异。rs10314、rs7249490、rs2279007、rs8113494和rs1545620位点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且存在性别差异。含有rs7256689 (G)、rs2279007 (C)和rs1545620 (A)的单倍型可能携带精神分裂症易感位点,而含有rs8113494 (C)、rs2305767 (G)、rs1545620 (C)和rs2305764 (C)的单倍型可能携带精神分裂症抗性位点。rs10314 (G) - rs8113494 (T)和rs10314 (G) - rs1545620 (A)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相关。rs1545620位点与rs2279007和rs8113494位点等位基因的联合作用减弱,可能同属于一个连锁不平衡信号。rs1545620位点与思维贫乏症状相关,rs1545620位点和rs2305764位点与意志缺乏症状相关。所有SNPs位点与血浆抗谷胶蛋白IgA/IgG抗体产生水平不相关。结果提示针对谷胶蛋白的免疫反应可能影响幼年个体中枢神经精神系统(尤其是小脑)的正常发育和功能,以细胞膜组成、跨膜结构和细胞间隙为代表的细胞结构和功能区域可能存在谷胶蛋白影响中枢神经精神系统功能的作用靶点。抗谷胶蛋白IgA抗体可能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CLDN5基因与MYO9B基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提示肠壁通透性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一个交汇点。
万红娇[10](2008)在《温胆汤对实验性大鼠精神分裂症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温胆汤临床治疗疾病的范围十分广泛,其中以癫狂为着。“癫狂”为现代医学的精神分裂症,祖国医学治疗癫狂,多从“痰”入手,强调理气化痰。温胆汤是一首化痰经典名方,临床用治“无形之痰”所致的精神疾患。本实验分别从精神分裂症谷氨酸(Glu)功能低下和多巴胺(DA)功能亢进两个发病机制全面系统地探讨温胆汤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从行为学、神经突触传递效能、受体水平、免疫组织化学、神经生化和病理学、氧自由基及免疫等方面,探讨温胆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鼠学习记忆及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对实验性模型鼠大脑皮层、海马和纹状体中Glu、DA及代谢产物变化的影响,观察温胆汤对模型鼠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海马GLU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B表达的影响及病理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通过研究温胆汤对模型鼠体内自由基、一氧化氮(NO)、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动态变化的影响,观察其抗氧化损伤和免疫调节的作用,试图初步探讨温胆汤对谷氨酸—γ-氨基丁酸—多巴胺神经元功能的网络调控作用,探讨氧自由基、NO和免疫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及其在精神病理中的作用,希望能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为温胆汤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系统的实验依据。方法本实验分别从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和DA受体激动剂APO所诱导不同的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系统研究温胆汤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1.选用MORRIS水迷宫整体行为学检测方法,观察温胆汤对模型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对精神分裂症模型鼠PP-DG突触的功能可塑性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在体电生理观察,从电生理角度阐明温胆汤改善模型鼠学习记忆的机理。2.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D)和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分别测定Glu、γ-氨基丁酸(GABA)、天冬氨酸(ASP)和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的含量,探讨温胆汤对模型鼠Glu和DA系统的调节作用。3.从免疫组织化学和神经病理形态学的改变,观察温胆汤对模型鼠海马GLU和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B表达的影响及对模型鼠海马病理损伤的保护作用。4.通过DA受体结合实验,观察温胆汤对模型鼠纹状体D2受体亲和力与数量表达的影响,从受体水平探讨温胆汤抗精神分裂症的作用机理。5.测定大鼠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过氧化氢酶和一氧化氮的活性,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对T.C亚群CD3、CD4和CD8进行定量检测,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2含量,探讨温胆汤抗精神分裂症模型鼠氧化损伤和免疫调节的作用。结果1.行为学测试结果表明,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温胆汤组大鼠的潜伏期明显缩短、跨台次数明显增加;在突触传递效能实验中,温胆汤能改善模型鼠海马齿状回基础突触传递效能,提高HFS所诱导的模型大鼠齿状回PS幅值,缩短峰的潜伏期,并能提高模型大鼠HFS后LTP的维持能力。提示温胆汤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机理可能是增强大鼠突触传递活动的可塑性,通过增加模型鼠中枢Glu的含量和功能、阻止或延缓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变性损伤来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的。2.NMDA受体拮抗剂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模型鼠,其前额皮质、海马中Glu、ASP的含量明显降低,GABA的含量升高,纹状体中DA、DOPAC、HVA的含量比正常组和温胆汤组明显增高;而使用温胆汤组的Glu、ASP的含量有所升高,DA及其代谢产物有所降低。提示我们,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中Glu和DA系统均有改变,二者存在相互调节作用;温胆汤可以调节模型鼠脑内Glu和DA系统的功能异常。3.形态学结果观察显示,各组大鼠海马GLU和NMDA受体NR1、NR2B亚单位的表达存在差异,且海马CA1区细胞结构及细胞变性情况也存在很大差别,温胆汤可以改善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排列紊乱、松散稀疏现象,减轻海马细胞核溶缩和固缩,延缓海马细胞的变性过程,说明温胆汤对模型鼠海马区的病理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4.用APO诱导的模型鼠均出现了闻、咬、舔等刻板行为,活动十分明显,而正常组大鼠无此运动,与模型组比较,温胆汤组大鼠刻板行为在20分钟后受到抑制。说明温胆汤具有对抗APO引起的刻板行为的作用。D2受体竞争结合实验显示,温胆汤可减少突触前膜D2受体数目,增高与D2受体结合的亲和力,它可能通过阻滞D2受体发挥抗精神分裂症的作用。5.本实验模型组大鼠血浆SOD、CAT含量明显较正常组和温胆汤组低,脂质过氧化物(MDA)增多,而用温胆汤治疗大鼠的SOD、CAT都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说明温胆汤能加大清除大鼠体内自由基、降低过氧化损伤,具有抗模型鼠氧化损伤的作用。此外,模型组大鼠血浆NO活性较正常组和温胆汤组升高,温胆汤组的NO较模型组降低,提示温胆汤可能通过降低NO的活性,阻止NO参与谷氨酸神经毒性作用而发挥其治疗作用。6.流式细胞和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显示,各组大鼠T.C亚群CD3、CD4和IL-2的含量存在差异,模型组CD3+、CD4+、CD4+/CD8+及IL-2显着比正常组和温胆汤组低,各组间CD8+的差异不大;使用温胆汤组的CD3+、CD4+、CD4+/CD8+及IL-2都有所升高,说明温胆汤能调节模型鼠血中T.C亚群和IL-2的含量,提示温胆汤可能通过促使某一特定的T细胞群体的克隆性扩增,通过Th细胞数目及功能的提高来增强精神分裂症模型鼠整体的免疫功能。结论综上所述,温胆汤对实验性大鼠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该方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Glu和DA的功能异常及失衡、阻滞D2受体、增强海马细胞突触的可塑性、保护海马免受病理损伤、减轻氧自由基引起的损害、提高体内免疫调节功能等相关。本研究为温胆汤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系统的实验依据。
二、9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精神障碍 |
1.2 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流行状况 |
1.3 HIV感染与精神障碍的相互影响机制 |
1.3.1 HIV感染导致精神障碍 |
1.3.2 患精神障碍增加感染和传播 HIV 的风险 |
1.4 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影响临床治疗 |
1.5 疾病负担加重 |
1.5.1 HIV/AIDS 合并精神障碍患者的 NCD 风险 |
1.5.2 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死亡风险 |
1.5.3 HIV/AIDS 患者合并精神障碍患者的住院负担 |
1.6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 |
3.1 精神障碍类型及收治患者趋势 |
3.1.1 精神障碍类型 |
3.1.2 收治患者趋势 |
3.2 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人口学构成 |
3.2.1 性别、年龄构成 |
3.2.2 职业分布、民族构成 |
3.2.3 婚姻状况 |
3.2.4 地区分布 |
3.2.5 感染途径、流行病学史 |
3.3 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临床特征 |
3.3.1 免疫功能状态 |
3.3.2 临床症状、体征 |
3.3.3 其他合并症 |
3.3.4 非器质性精神临床症状、体征 |
3.3.5 器质性精神障碍 |
3.3.6 抗病毒治疗、患者转归 |
3.4 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住院情况分析 |
3.4.1 2017-2020 住院次数 |
3.4.2 住院时间 |
3.4.3 住院费用 |
第四章 讨论 |
4.1 精神障碍类型及人口学特征 |
4.2 临床特征 |
4.3 器质性精神障碍 |
4.4 住院情况分析 |
第五章 展望、局限性 |
5.1 展望 |
5.2 局限性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HIV/AIDS 病人合并精神障碍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CD4+T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精神分裂症与免疫系统调控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探索精神分裂症中淋巴细胞与神经递质相互作用以及DPA和I3C的治疗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精神分裂症概述 |
1.2 精神分裂症假说 |
1.2.1 神经递质假说 |
1.2.2 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致病假说 |
1.2.3 免疫炎症假说 |
1.3 淋巴细胞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
1.4 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现状 |
1.5 Omega-3和DPA的研究现状 |
1.6 I3C的研究现状 |
1.7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
1.8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人群的入组标准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人血样品的处理及保存 |
2.2.2 淋巴细胞的培养 |
2.2.3 SH-SY5Y细胞的培养 |
2.2.4 条件培养基培养法 |
2.2.5 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检测 |
2.2.6 淋巴细胞亚型的检测 |
2.2.7 荧光定量PCR |
2.2.8 酶联免疫吸附法 |
2.2.9 BV2细胞的培养 |
2.2.10 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 |
2.2.11 Griess法测定细胞NO释放含量 |
2.2.12 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NF-κB的核转移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精神分裂症与健康人群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 |
3.2 DPA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 |
3.3 精神分裂症中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的变化和DPA干预结果 |
3.4 精神分裂症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的影响与DPA干预结果 |
3.5 精神分裂症中外周血淋巴细胞神经递质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和DPA干预结果 |
3.6 精神分裂症中外周血淋巴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和DPA干预结果 |
3.7 精神分裂症中外周血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炎症小体基因表达的变化和DPA干预结果 |
3.8 精神分裂症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白细胞介素表达的影响 |
3.9 精神分裂症患者淋巴细胞上清对SH-SY5Y细胞活性的影响和DPA干预结果 |
3.10 精神分裂症患者淋巴细胞上清对SH-SY5Y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和DPA干预结果 |
3.11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对SH-SY5Y细胞活性的影响 |
3.12 I3C对BV2细胞活性的影响 |
3.13 I3C对 LPS诱导的BV2 细胞中NO释放量的影响 |
3.14 I3C对 LPS诱导的BV2 细胞NF-κB蛋白质核转移的影响 |
3.15 I3C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精神分裂症对外周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
4.2 精神分裂症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
4.3 精神分裂症淋巴细胞上清对SH-SY5Y细胞的影响 |
4.4 DPA对精神分裂症外周血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
4.5 I3C的抗炎作用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4)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理论基础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社会功能的概述 |
2.2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现状的研究 |
2.3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相关因素 |
2.4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 |
2.5 小结 |
第三章 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3 实施流程 |
3.4 质量控制 |
3.5 伦理考虑 |
3.6 统计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资料 |
4.2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及差异分析 |
4.3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与各因素相关性分析 |
4.4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现状 |
5.2 微观系统因素与社会功能的关系 |
5.3 中观系统因素与社会功能的关系 |
5.4 宏观系统因素与社会功能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创新性与局限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基于病例对照的表达谱分析探索氯氮平所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全文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组 |
2.1.2 对照组 |
2.1.3 样本量估算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设计 |
2.2.2 研究工具 |
2.2.3 试验方法 |
2.2.3.1 血液标本采集 |
2.2.3.2 总RNA提取 |
2.2.3.3 RNA质量检测 |
2.2.3.4 m RNA建库及测序 |
2.2.3.5 测序reads初步分析 |
2.2.3.6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2.2.3.7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及通路分析 |
2.2.3.8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
2.2.3.9 建立预测模型 |
2.3 研究流程图 |
2.4 试剂和仪器 |
2.4.1 主要试剂 |
2.4.2 主要仪器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病例组和对照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 |
3.2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3.3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及通路分析 |
3.4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
3.4.1 选择网络构建参数 |
3.4.2 构建共表达网络、识别基因模块 |
3.4.3 将基因模块与疾病表型相关联 |
3.4.4 从候选模块中识别枢纽基因 |
3.5 建立预测模型 |
3.5.1 随机森林模型的训练 |
3.5.2 建立随机森林模型 |
3.5.3 评估模型预测价值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创新点与局限性 |
7 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10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6)基于外周血表达谱数据探索精神分裂症诊疗性生物标志物(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精神分裂症概述 |
2. 精神分裂症可能的病因、发病机制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mRNAs表达谱的变化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伦理审查与知情同意 |
3.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4. 外周血白细胞采集与贮存 |
5. 文库构建及测序 |
6. 编码RNA的差异表达转录产物(DEGS)分析 |
7. RNA-seq差异基因与GWAS和GSE数据集鉴定基因的比较 |
8. 基于树的分类模型 |
9. WGCNA分析 |
10.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 |
11. RT-qPCR验证 |
结果 |
1. 精神分裂症与健康对照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比较 |
2. 精神分裂症组与健康对照组mRNA表达谱差异分析 |
3. 差异基因GO/KEGG富集分析 |
4. 表达模式的聚类热图分析 |
5. 基于树的分类模型 |
6. WGCNA模块分类 |
7. 蓝绿色模块基因PPI网络构建及高枢纽基因分析 |
8. 基因验证 |
本章讨论 |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miRNAs表达谱的变化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小RNA文库构建及测序 |
3. 数据过滤 |
4. 差异miRNA的比对与差异表达的miRNAs的鉴定 |
5. 基于树的分类模型 |
6. 差异miRNAs靶向表达基因预测及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7. 差异miRNAs靶向调节基因PPI网络分析 |
8. 差异miRNAs与免疫相关靶基因mRNA表达谱spearman相关分析 |
9 靶基因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0. 差异miRNAs的RT-qPCR验证 |
结果 |
1.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中差异表达的miRNAs |
2. 差异miRNAs与临床表型的关联 |
3. 基于树的分类模型 |
4. 差异miRNAs的靶基因预测及miRNA-mRNA调控网络 |
5. 差异miRNAs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6. 差异miRNAs靶基因PPI分析 |
7. 差异miRNAs与差异免疫相关靶基因mRNA表达量Spearman相关分析 |
8. 靶基因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9. RT-qPCR验证 |
本章讨论 |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IL-1β基因过表达可影响SH-SY5Y细胞模型精神分裂症相关基因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主要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
2. 细胞培养 |
3. Homo IL-1β载体构建和慢病毒包装 |
4. 慢病毒感染与药物筛选 |
5. CCK-8实验 |
6. RT-PCR及qPCR检测IL-1β基因mRNA水平 |
7. Western-blot检测IL-1β蛋白表达水平 |
8. IF检测过表达IL-1β蛋白定位情况 |
9. RNA-seq分析 |
结果 |
1. SH-SY5Y细胞慢病毒感染情况 |
2. 稳定慢病毒感染SH-SY5Y细胞中IL-1β表达情况 |
3. CCK-8实验结果 |
4. SH-SY5Y过表达IL-1β基因的RNA-seq分析 |
本章讨论 |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伦理与知情同意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人口统计学与临床特征 |
2. 首发或未服药精神分裂症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比较 |
3. PANSS评分与IL-1β Spearman相关分析 |
4. 利培酮治疗后应答情况亚组分析 |
5. ROC曲线评估血清IL-1β的分类效果 |
6. 基于GTEx数据的IL-1β在不同人体组织中的表达量分析 |
本章讨论 |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综述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转录组异常及其与疾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致谢 |
(7)精神分裂症中自噬和炎症相互作用及自噬mTOR调节通路与海马提取物的抗炎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神经分裂症概述 |
1.2 精神分裂症的假说 |
1.2.1 精神分裂症的基因和环境因素假说 |
1.2.2 精神分裂症的神经递质假说 |
1.2.3 精神分裂症的炎症假说 |
1.2.4 精神分裂症的自噬假说 |
1.3 自噬通过炎症小体NLRP3调节炎症 |
1.4 炎症对自噬的调控 |
1.5 mTOR依赖的自噬溶酶体通路调节自噬 |
1.6 海马的抗炎活性 |
1.7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7.1 选题依据 |
1.7.2 研究内容 |
2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精神分裂患者和健康对照的筛选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 |
2.2 方法 |
2.2.1 样本的处理及保存 |
2.2.2 精神分裂症病人血浆中神经递质的提取 |
2.2.3 统计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讨论 |
2.4.2 小结 |
3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炎症和自噬-溶酶体相关标记物的变化特点及mTOR调节通路的改变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精神分裂患者和健康对照的筛选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仪器 |
3.2 方法 |
3.2.1 样本的处理及保存 |
3.2.2 MDC染色法检测淋巴细胞自噬发生率 |
3.2.3 液相芯片系统检测血浆中的炎症因子 |
3.2.4 荧光定量PCR检测淋巴细胞自噬和炎性因子的mRNA的表达 |
3.2.5 Western Blot检测淋巴细胞自噬-溶酶体相关蛋白的含量 |
3.2.6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精神分裂症外周血浆中促炎细胞因子的变化 |
3.3.2 精神分裂症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和自噬相关基因的变化 |
3.3.3 精神分裂症外周血淋巴细胞MDC染色自噬发生率 |
3.3.4 精神分裂症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自噬-溶酶体相关蛋白的变化 |
3.3.5 精神分裂症外周血淋巴细胞中mTOR依赖的自噬-溶酶体调节通路的变化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4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炎症和自噬的相互影响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筛选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仪器 |
4.2 方法 |
4.2.1 精神分裂症患者样本的处理和保存 |
4.2.2 加入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处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
4.2.3 加入炎性因子IL-1b、IL-6和抗炎因子IL-10处理精神分裂症外周血淋巴细胞 |
4.2.4 基因和蛋白的检测方法 |
4.2.5 统计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精神分裂症外周血淋巴细胞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 |
4.3.2 自噬抑制剂处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NLRP3及炎性因子IL-1b、IL-6的表达 |
4.3.3 细胞因子处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后Beclin1及LC3B的表达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讨论 |
4.4.2 小结 |
5 线纹海马的抗炎作用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材料 |
5.1.2 仪器 |
5.2 方法 |
5.2.1 细胞培养 |
5.2.2 CCK8法检测线纹海马乙醇提取物对BV2 细胞的增殖作用 |
5.2.3 Griess法检测各组细胞释放的NO含量 |
5.2.4 ELISA检测各组细胞释放的TNF-α、IL-1β和 IL-6含量 |
5.2.5 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D68和Beclin1蛋白质的含量 |
5.2.6 统计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线纹海马乙醇提取物对BV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5.3.2 线纹海马乙醇提取物对LPS诱导的BV2细胞中炎症因子和氧自由基释放的影响 |
5.3.3 线纹海马乙醇提取物对LPS诱导的BV2细胞的M1 极化的影响 |
5.3.4 线纹海马乙醇提取物对LPS诱导的BV2细胞的自噬活性的影响 |
5.4 讨论与小结 |
5.4.1 讨论 |
5.4.2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靶向筛选精神分裂症潜在血液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常用缩写列表 |
第一章 研究背景:综述 |
1.1 精神分裂症概述 |
1.1.1 精神分裂症简史 |
1.1.2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
1.1.2.1 遗传因素 |
1.1.2.2 环境因素 |
1.1.2.3 病因机理假说 |
1.1.3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治疗 |
1.1.3.1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
1.1.3.2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
1.2 生物标志物概述 |
1.2.1 生物标志物的历史 |
1.2.2 生物标志物的分类和类型 |
1.2.3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策略与筛选流程 |
1.2.3.1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策略 |
1.2.3.2 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流程 |
1.2.4 理想的生物标志物 |
1.2.5 生物标志物与个性化医疗 |
1.3 血液生物标志物与精神分裂症 |
1.3.1 血液生物标志物在精神分裂症领域的已有研究 |
1.3.2 血液生物标志物的优势 |
第二章 研究内容:靶向筛选精神分裂症潜在血液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
2.1 精神分裂症外周血白细胞x MHC区域基因表达谱研究 |
2.1.1 背景与思路 |
2.1.2 材料与方法 |
2.1.2.1 研究对象 |
2.1.2.2 实验材料 |
2.1.2.3 研究方法 |
2.1.3 研究结果 |
2.1.3.1 人口统计学与临床特征 |
2.1.3.2 精神分裂症x MHC区域基因表达谱分析 |
2.1.3.3 多元统计分析 |
2.1.3.4 精神分裂症x MHC区域11个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结果 |
2.1.3.5 构建诊断生物标志物模型 |
2.1.4 讨论 |
2.1.4.1 精神分裂症外周血白细胞x MHC区域基因表达呈整体下调趋势 |
2.1.4.2 精神分裂症x MHC区域基因表达相关性网络异常活跃 |
2.1.4.3 9 个x MHC区域精神分裂症候选基因 |
2.1.4.4 xMHC区域基因表达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潜在的诊断生物标志物 |
2.2 精神分裂症外周血白细胞 14-3-3 家族基因与蛋白质表达的研究 |
2.2.1 背景与思路 |
2.2.2 材料与方法 |
2.2.2.1 研究对象 |
2.2.2.2 实验材料 |
2.2.2.3 研究方法 |
2.2.3 研究结果 |
2.2.3.1 人口统计学与临床特征 |
2.2.3.2 一元统计分析 |
2.2.3.3 多元统计分析 |
2.2.3.4 构建诊断生物标志物模型的分析 |
2.2.4 讨论 |
2.2.4.1 精神分裂症的 14-3-3 家族基因/蛋白质表达失调 |
2.2.4.2 精神分裂症的 14-3-3 蛋白家族成员拥有不同的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
2.2.4.3 14-3-3 家族成员与精神分裂症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2.2.4.4 14-3-3 家族有潜力作为精神分裂症的血液诊断生物标志物 |
2.3 精神分裂症血清FGF21 蛋白质表达研究 |
2.3.1 背景与思路 |
2.3.2 材料与方法 |
2.3.2.1 研究对象 |
2.3.2.2 研究方法 |
2.3.3 研究结果 |
2.3.3.1 人口统计学与临床特征 |
2.3.3.2 ELISA方法检测精神分裂症血清FGF21 蛋白浓度 |
2.3.3.3 FGF21 蛋白浓度与代谢物水平的相关性 |
2.3.3.4 ROC曲线分析血清FGF21 蛋白的诊断效力 |
2.3.4 讨论 |
2.3.4.1 精神分裂症血清FGF21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 |
2.3.4.2 精神分裂症血清FGF21 蛋白表达水平与5种代谢物的水平呈显着正相关 |
2.3.4.3 FGF21 蛋白作为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效力 |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
3.1 主要结论 |
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会议摘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精神分裂症的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缩写 |
第1章 前言 |
1 精神分裂症医学史 |
2 精神分裂症简介 |
2.1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和亚型分类 |
2.1.1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
2.1.2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
2.1.3 精神分裂症的亚型分类 |
2.2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 |
3 精神分裂症病因与发病机制 |
3.1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
3.1.1 遗传因素 |
3.1.2 环境因素 |
3.1.3 其他因素 |
3.2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 |
3.2.1 神经生物化学假说 |
3.2.2 神经发育障碍假说 |
3.2.3 免疫系统障碍假说 |
4 精神分裂症遗传学研究 |
4.1 人类基因组的特点 |
4.1.1 遗传学标记 |
4.1.2 单核苷酸多态性 |
4.1.3 单倍型图 |
4.2 精神分裂症属于人类复杂疾病 |
4.3 精神分裂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
4.3.1 连锁分析 |
4.3.2 关联分析 |
4.3.3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结果 |
4.4 精神分裂症的其他研究方法 |
4.4.1 动物模型研究 |
4.4.2 基因网络研究 |
4.4.3 染色体异常研究 |
4.4.4 cDNA表达芯片研究 |
5 精神分裂症免疫学研究 |
5.1 细胞免疫 |
5.2 体液免疫 |
5.3 免疫活性因子 |
5.4 特异性抗体和免疫复合物 |
6 谷胶蛋白与精神分裂症 |
6.1 谷胶蛋白的来源 |
6.2 谷胶蛋白的致敏性 |
6.3 谷胶蛋白与乳糜泻 |
6.4 谷蛋白相关疾病 |
6.5 谷胶蛋白的作用机制 |
7 细胞连接相关基因 |
7.1 CLDN5 基因 |
7.2 MYO9B基因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试剂、仪器器材及溶液配方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和器材 |
1.3 主要溶液配方 |
2 动物实验研究 |
2.1 实验动物 |
2.2 建立谷胶蛋白处理的小鼠模型 |
2.2.1 灌胃液配制 |
2.2.2 灌胃操作 |
2.2.3 应激处理 |
2.3 谷胶蛋白处理的小鼠模型评价 |
2.3.1 血清收集 |
2.3.2 小鼠血清抗谷胶蛋白抗体检测 |
2.3.3 结果判定和分组 |
2.4 小鼠模型检测指标和处理 |
2.4.1 基本状态观察 |
2.4.2 脑指数评价 |
2.4.3 行为学检测 |
2.5 小鼠模型脑组织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 |
2.5.1 建立脑组织RNA样本库 |
2.5.2 脑组织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 |
2.5.3 基因表达谱芯片结果分析 |
3 人类研究对象 |
3.1 样本来源 |
3.2 样本数量 |
3.3 诊断标准 |
3.4 临床资料的收集 |
3.5 血样收集和处理 |
3.5.1 血浆分离和保存 |
3.5.2 基因组DNA提取 |
4 人血浆抗谷胶蛋白抗体检测 |
4.1 试剂的准备和稳定 |
4.2 样本的准备和稳定 |
4.3 孵育检测 |
4.4 结果判定 |
5 候选基因确定和SNPs选择 |
5.1 候选基因确定 |
5.2 SNPs选择 |
6 SNPs分型 |
6.1 PCR引物设计 |
6.2 引物的合成与稀释 |
6.3 PCR扩增目的片段 |
6.4 限制性酶切反应 |
6.5 建立数据库 |
6.5.1 Pedigree Database |
6.5.2 SPSS Database |
7 数据统计分析 |
7.1 一般统计学分析 |
7.2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7.3 连锁不平衡(LD)程度分析 |
7.4 相关性分析 |
7.4.1 等位基因相关性分析 |
7.4.2 基因型相关性分析 |
7.4.3 单倍型相关性分析 |
7.4.4 Trans-phase基因-基因相互作用分析 |
7.4.5 Cis-phase位点-位点相互作用分析 |
7.4.6 数量性状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 |
1 建立谷胶蛋白处理的小鼠模型 |
2 谷胶蛋白处理的小鼠模型评价 |
2.1 基本状态观察 |
2.2 脑指数评价 |
2.3 行为学检测 |
3 小鼠脑组织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 |
3.1 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质量控制 |
3.2 基因表达谱芯片结果及分析 |
4 人血浆抗谷胶蛋白抗体检测 |
5 候选基因遗传学研究 |
5.1 遗传标记的选择 |
5.2 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 |
5.2.1 rs10314 位点 |
5.2.2 rs7249490 位点 |
5.2.3 rs7256689 位点 |
5.2.4 rs2279007 位点 |
5.2.5 rs8113494 位点 |
5.2.6 rs2305767 位点 |
5.2.7 rs1545620 位点 |
5.2.8 rs2305764 位点 |
5.3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5.4 连锁不平衡程度分析 |
5.5 SNPs位点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分析 |
5.6 SNPs位点基因型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分析 |
5.7 单倍型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分析 |
5.7.1 MYO9B基因2 个SNPs位点组成的单倍型相关性分析 |
5.7.2 MYO9B基因3 个SNPs位点组成的单倍型相关性分析 |
5.7.3 MYO9B基因4 个SNPs位点组成的单倍型相关性分析 |
5.7.4 MYO9B基因5 个SNPs位点组成的单倍型相关性分析 |
5.7.5 MYO9B 基因 6 个 SNPs 位点组成的单倍型相关性分析 |
5.7.6 MYO9B基因7 个SNPs位点组成的单倍型相关性分析 |
5.8 Trans-phase基因-基因相互作用分析 |
5.8.1 CLDN5 基因与MYO9B基因的基因型之间的相互作用 |
5.8.2 CLDN5 基因与MYO9B基因的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
5.9 Cis-phase位点-位点相互作用分析 |
5.10 数量性状分析 |
5.10.1 SNPs与抗谷胶蛋白IgA抗体水平的数量性状分析 |
5.10.2 SNPs与抗谷胶蛋白IgG抗体水平的数量性状分析 |
5.10.3 SNPs与精神分裂症临床阴性症状的数量性状分析 |
第4章 讨论 |
1 精神分裂症研究的复杂性 |
2 精神分裂症的免疫遗传学研究 |
3 谷胶蛋白处理的小鼠模型研究 |
3.1 谷胶蛋白处理小鼠模型的建立 |
3.2 谷胶蛋白处理小鼠模型的评价 |
3.3 小鼠脑组织基因表达谱芯片的分析 |
4 人血浆抗谷胶蛋白抗体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
5 肠壁通透性相关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
5.1 候选基因的选择 |
5.2 遗传标记的选择 |
5.3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5.4 连锁不平衡程度分析 |
5.5 SNPs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
5.6 单倍型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
5.7 基因-基因相互作用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
5.8 位点-位点相互作用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
5.9 数量性状分析 |
5.9.1 SNPs位点与人血浆抗谷胶蛋白抗体水平的关系 |
5.9.2 SNPs位点与精神分裂症临床阴性症状的关系 |
6 研究总结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0)温胆汤对实验性大鼠精神分裂症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基于精神分裂症谷氨酸发病机制的系列研究 |
实验1 温胆汤对MK801诱发模型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实验2 温胆汤对MK801诱发模型鼠突触传递效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实验3 温胆汤对MK801诱发模型鼠Glu、DA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实验4 温胆汤对MK801诱发模型鼠海马GLU和NMDA受体亚单位表达及病理损伤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第二部分 基于精神分裂症多巴胺发病机制的系列研究 |
实验5 温胆汤对APO诱发模型鼠刻板行为及DA受体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实验6 温胆汤对APO诱发模型鼠氧自由基、NO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实验7 温胆汤对APO诱发模型鼠T.C亚群、IL-2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
综述二 |
综述三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四、9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情况分析[D]. 赵青云. 大理大学, 2021(09)
- [2]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CD4+T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的研究[D]. 禹磊.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3]探索精神分裂症中淋巴细胞与神经递质相互作用以及DPA和I3C的治疗机制[D]. 李舒蕊.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4]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状况及其相关因素[D]. 钟瑞. 山东大学, 2020(12)
- [5]基于病例对照的表达谱分析探索氯氮平所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机制研究[D]. 王颖怡.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基于外周血表达谱数据探索精神分裂症诊疗性生物标志物[D]. 张云桥.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7]精神分裂症中自噬和炎症相互作用及自噬mTOR调节通路与海马提取物的抗炎作用[D]. 颜玲.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2)
- [8]靶向筛选精神分裂症潜在血液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D]. 青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9]精神分裂症的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D]. 武宁. 吉林大学, 2009(09)
- [10]温胆汤对实验性大鼠精神分裂症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万红娇.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