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时行胃肠减压及空肠喂饲治疗胃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论文文献综述)
孙钧[1](2021)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山东省立医院PD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资料分析研究找出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DGE)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以减少术后DGE的发生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长。方法: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法分析了山东省立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实施PD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共247例,剔除术后死亡病例2例及资料不全病例2例,共计243例纳入分析研究。查阅相关资料,根据我国秦新裕标准及ISGPS B级标准及以上标准等制定综合诊断标准并将病例分为DGE组(43例)和非DGE组(200例),比较分析两组病例的基本信息、是否有高血压及冠心病病史、是否有糖尿病病史、是否有腹部手术史、发病主要临床症状、黄疸持续时间、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空腹血糖、术前白蛋白、术前总胆红素、术前ALT、术前AST、术前CEA、术前CA199、术前PT、术前是否减黄、开放手术或是腔镜手术、手术时长、术中出血、术中输血、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是否有术后并发症(胰瘘、出血、腹腔感染、胆瘘、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建立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分析PD术后发生DGE的影响因素。结果:243例PD患者术后存在DGE者有43例,发生率为17.6%,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并运用χ2检验,得出术前资料中术前空腹血糖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ALB)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基本信息、是否有高血压及冠心病病史、是否有冠心病病史、是否有糖尿病病史、是否有腹部手术史、黄疸持续时间、术前血红蛋白、术前TBIL、术前AST、术前ALT、术前CEA、术前CA199、术前PT、术前是否减黄对术后DGE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资料中术中出血量的对比发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方式、术中是否输血、手术时长(h)方面对术后DGE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资料中术后胰瘘、术后腹腔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胆瘘、术后出血对术后DGE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出现腹腔感染并发症、术前空腹血糖、术前白蛋白是PD术后DGE并发症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接受PD手术的患者术前空腹血糖≥6.0mmol/L术后出现DGE的几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OR=2.193,95%CI为1.045-4.604,P<0.05);接受PD手术的患者术前白蛋白<30g/L术后出现DGE的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350,95%CI 为 1.306-14.484,P<0.05);术后腹腔感染者发生DGE的风险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480,95%CI为1.869-10.735,P<0.01)。而患者术中出血量(≥500ml)及术后胰瘘为DGE发生的非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接受PD手术的患者术前空腹血糖、术前ALB水平、术中出血量、术后胰瘘及腹腔感染与PD手术患者术后DGE有关。其中患者术前ALB水平<30g/L、术前空腹血糖≥6.0mmol/L、术后腹腔感染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胰瘘为非独立危险因素。
蒋璐剑[2](2021)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的功能性疾病,以胃肠动力障碍为主要表现,胃、胰十二指肠等手术术后常见。据统计肿瘤PGS总体发病率在5%-10%,其中胃大部切除术PGS发病率为8.5%,胰腺术后则高达19%-57%。目前西医治疗主要参考《美国胃肠病学杂志》治疗指南推荐的营养支持、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虽可改善症状,但尚无证据证明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平均恢复时间仍需4-6周,因此,快速康复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治疗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中医中药体现出独特优势,尤其是中医外治法,我科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临床摸索与实践,逐步筛选出简便效廉的“胃瘫外敷方”穴位贴敷治疗,在超过5年的反复临床实践后,我们联合北京市主要三甲医院普外/腹部外科进行严格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77.8%(P<0.01),中位恢复时间为8天(P<0.01),以温阳行气为法的胃瘫外敷方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及严格的RCT研究证实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但能否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国际胰腺学术委员会ISGPS根据患者术后留置胃管或不能耐受固体饮食时长将PGS分级分为A、B、C三个级别(其中A级最轻,术后置管时间最短),而从既往RCT研究分层数据可以看出,A、B、C级患者中位恢复时间分别为3.00、6.78和8.29天,这一结果提示尽早干预可能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因此,我们尝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一方面,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筛选PGS高危人群;另一方面,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寒证”患者进行提前干预,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挖掘优势人群特征,这对进一步缩短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患者康复时间及节约国家有限医疗资源都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1.通过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2.通过外部验证的方法验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简化。3.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并筛选“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方法1.模型研究通过制定检索策略及纳入、排除标准,检索国内外有关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相关文献并提取数据,应用Rev Man5.3及STATA12.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将Meta分析中计算得到的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合并风险度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2.临床研究:2.1模型验证部分:采用外部验证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2019.01.01~2020.01.31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病例资料作为验证样本,结合ROC曲线及Med Calc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通过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完成模型的简化。2.2“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部分:采用历史性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20.10.01~2021.01.3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行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治疗组,于术后第一天提前予“胃瘫外敷方”干预,纳入前一年该院相同时间段(2019.10.1~2020.1.31)、相同手术医生、相同病种、相同手术方案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进行PGS发病率比较,结合PGS风险预测评分系统,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总结“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结果1.Meta分析及模型构建1.1本研究共检索及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影响因素相关文献3480篇,最终纳入82篇文献,包含78篇病例对照研究和4篇队列研究,涉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48342例,其中确诊胃瘫病例4397例。1.2剔除OR≈1的危险因素后,共纳入29个影响因素,初步构建模型为:Logit(P)=-2.31+1.2×(年龄≥67岁)+0.97×肥胖+0.89×体重减轻+0.51×饮酒史+0.62×HP感染+1.34×术前胃流出道梗阻+0.86×糖尿病病史+0.83×腹部手术史+1.45×术前高血糖症+0.41×术前贫血+0.83×术前低蛋白血症+0.77×急诊手术+1.02×非毕I式重建+0.99×术时≥3小时+0.48×3.5小时+0.54×(出血≥1000 ml)-1.83×(D0~2淋巴结清扫)+1.45×合并脏器切除+1.23×颈吻合+1.25×吻合口渗漏+1.37×腹腔感染+1.21×胰瘘+1.22×术后高血糖症+0.81×术后贫血+0.55×术后自控镇痛泵+1.07×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16×围手术期高血糖症+0.62×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2.临床研究2.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与简化2.1.1采用外部验证方法,最终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样本病例共1031例,其中胃瘫组110例,对照组921例,结果显示:验证样本的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际发病情况的AUC及95%CI分别为0.709(0.657~0.761)和 0.708(0.651~0.765),差异性检验结果为 Z=0.028,P=0.977,提示本研究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与实际发病情况的预测效能接近且无统计学差异。2.1.2术前高血糖、术前低蛋白血症、术时≥3.5小时、合并脏器切除、吻合口渗漏、腹腔感染、术后高血糖、术后镇痛泵的使用、围手术期高血糖、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精神因素等1 1项单项影响因素对PGS风险预测具有诊断价值,但测效能小于本研究所建立的PGS风险预测模型。2.1.3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简化后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为:评分=12×(年龄≥67岁)+10×肥胖+9×体重减轻+5×饮酒史+6×HP感染+13×术前胃流出道梗阻+9×糖尿病病史+8×腹部手术史+15×术前高血糖症+4×术前贫血+8×术前低蛋白血症+8×急诊手术+10×非毕I式重建+10×术时≥3小时+5×3.5小时+5×(出血≥1000 ml)-18×(D0~2淋巴结清扫)+15×合并脏器切除+12×颈吻合+13×吻合口渗漏+14×腹腔感染+12×胰瘘+12×术后高血糖症+8×术后贫血+6×术后自控镇痛泵+11 ×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2×围手术期高血糖症+6×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简化后的PGS风险预测评分模型AUC及95%CI为0.710(0.658,0.762),ROC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节点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低危险度。2.1.4 简化的 PGS 风险预测模型 AUC 及 95%CI 为 0.710(0.658,0.762),ROC 曲线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诊断分界点可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低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2.1.5采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对1031例验证样本进行评分,对比是否发生胃瘫这一结局,结果显示:低危组746例,胃瘫发生率6.43%;高危组285例,胃瘫发生率21.75%。2.2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2.2.1一般信息试验组共收集病例152例患者,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5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1例;年龄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存在差异;性别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共收集病例152例,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14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6例;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年龄方面、性别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病种、术式构成比相同,年龄、性别、危险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资料可比。2.2.2疗效评价试验组整体人群、高危组、低危组胃瘫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整体人群:试验组:3.95%(6/152),对照组:13.16%(20/152);高危人群:试验组 10%(5/50),对照组:28%(14/50);低危人群:试验组0.98%(1/102),对照组5.88(6/102),其中整体人群及高危组胃瘫发生率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整体人群P=0.004,高危组人群P=0.022,低危组人群P=0.053)。2.2.3“胃瘫外敷方”干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局部辨证属“寒证”人群特征“胃瘫外敷方”总体人群优势特征为:(1)总体人群:<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2)“胃瘫外敷方”高危人群优势特征为:术后无腹腔感染。研究结论1.采用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进一步简化的风险预测评分系统增强了使用便捷性。2.推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使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术后胃瘫风险评分,对于评分结果>51的患者,提示其为术后胃瘫高危人群,建议尽早开始干预。3.对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且经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估为高危人群的患者,予“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胃瘫的发生,初步提示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4.年龄<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是本研究中“胃瘫外敷方”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患者的优势人群特征变量。
杨丽惠[3](2020)在《电针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恢复及相关脑肠肽的影响》文中指出背景:术后胃肠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PGD)是指手术后出现的以胃肠排空障碍为主的疾病,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以胃肠道手术为主,部分妇科手术后也可出现。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类疾病一旦发生,影响患者治疗及预后,增加患者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目前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机制尚不明确,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现阶段,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以西医保守治疗为主,包括营养支持、促胃肠动力药、对症处理等,但多数治疗都存在不良反应且疗效有限,存在局限性,这种单一的防治手段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如何有效安全的促进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早日恢复是目前临床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当前,大量研究报道中医药在防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疗效显着且经济安全,其以辨证论治、标本兼治、内外合治为理论依据,指导临床治疗。其中针灸作为外治法之一,直接作用于局部穴位,通过经络系统发挥疗效,达到治疗目的。针灸治疗简便效廉,安全副作用少、历史悠久,探究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的疗效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科室近年来应用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取得一定疗效,临床研究表明针刺治疗优于常规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刺激穴位促进胃肠蠕动、胃电活动相关。脑肠肽是近年消化系统疾病研究热点之一,相关文献报道胃癌术后出现的脑肠轴功能失调、脑肠肽分泌紊乱可能是胃肠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文献报道及本科室前期临床研究结果,旨在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与脑肠肽水平的关系和针刺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相关脑肠肽的调节作用,以阐明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目的:研究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通过观察大鼠一般状况、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和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胃促生长素(Ghrelin)三种脑肠肽水平,研究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模型大鼠发病机制与相关脑肠肽之间关系;探讨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的疗效和可能机制,为临床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提供实验基础及科学依据。方法:将SD大鼠108只,雌雄各半,根据体重按随机数字表分组,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各12只,其余84只大鼠造模,造模结束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多潘立酮组、电针组;电针组,针刺足三里和三阴交,并予以电针干预,每次20min,每日1次,共12天;多潘立酮组予以多潘立酮片溶液灌胃,每日一次,连续12天;正常组、假手术、模型组每日捆绑固定20min,连续干预12天。每日记录各组大鼠体重、进食量、活动度。第12天治疗结束后,大鼠禁食不禁水24小时,予以酚红灌胃、麻醉取材,腹主动脉取血,取出胃、小肠、下丘脑组织,测量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分别检测各组大鼠GAS、MTL水平,选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大鼠胃、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1.1行为学方面:造模前各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活动正常;造模后,相比正常组大鼠,造模组大鼠出现精神萎靡、扎堆、蜷缩,活动度减少;干预治疗后,电针组、多潘立酮组大鼠精神状态均较前明显好转,活动度明显增加。1.2体重方面:造模前各组大鼠体重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与正常组相比,造模组体重下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多潘立酮组、电针组体重均与之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电针组与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体重方面多潘立酮组与电针组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符合模型要求。1.3进食量情况:造模前各组大鼠进食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造模组大鼠进食量明显减少,与正常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多潘立酮组、电针组均与之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电针组,三者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符合模型要求。2.胃排空率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其余各组胃排空率明显增加,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小肠推进率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小肠推进率方面,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和电针组在大鼠小肠推进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4.血清GAS和MTL水平4.1血清GAS水平: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GAS水平降低,两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电针组血清GAS水平均显着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电针组和多潘立酮组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2血清MTL水平: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MTL水平降低,两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电针组血清MTL水平均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且电针组和多潘立酮组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胃和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自表达水平5.1胃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电针组胃组织中Ghrel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多潘立酮组、电针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2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电针组大鼠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电针组与多潘立酮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本实验以电针为干预因素,以胃肠功能障碍模型大鼠为干预对象,选用多潘立酮作为对照药物,根据造模后大鼠行为学方面变化、体重下降、进食量减少、胃排空减慢指标判断造模大鼠符合胃肠功能障碍疾病模型;经干预后,模型组大鼠血清GAS、MTL、胃和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电针组、多潘立酮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表明模型大鼠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可能与GAS、MTL、Ghrelin这三种脑肠肽水平分泌下降相关。2.经治疗后,发现电针及多潘立酮均可促进模型大鼠胃排空、促进胃肠动力,升高模型大鼠血清GAS、MTL水平,上调模型大鼠胃和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表明电针和多潘立酮促进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恢复与上调这三种脑肠肽水平有一定关系;另在胃排空率、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方面电针组优于多潘立酮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电针在促进胃排空和上调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水平方面优于多潘立酮,且电针较多潘立酮治疗安全不良反应小,因此,值得推荐电针作为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手段。3.本研究表明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发病机制与相关脑肠肽水平异常具有一定关系,电针和多潘立酮可能通过调节异常脑肠肽水平,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施华清[4](2020)在《胃癌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与胃瘫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为胃肠道等腹部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属于胃癌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胃癌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与胃瘫的关系,以为临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尽可能降低胃癌术后胃瘫的发生几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285例胃癌术后行消化道重建的患者,将发生胃瘫的32例患者纳入至研究组,将未发生胃瘫的25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参考相关临床研究,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汇总并分析可能影响胃瘫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围手术期血糖、术前幽门梗阻、围手术期血浆白蛋白、术中消化道重建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镇痛泵应用情况等,统计胃瘫发生与各因素的关系。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单因素进行χ2检验,找出其中P<0.05可能引起胃瘫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将其再次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危险因素对胃瘫发生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中胃癌术后行消化道重建患者的胃瘫发生率为11.23%(32/285),其中术后7-10d发生胃瘫的占81.25%(26/32),术后10-15d发生胃瘫的占15.63%(5/32),术后15d以上占3.13%(1/32),所有胃瘫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后胃功能恢复正常,无2次手术治疗患者病例。胃瘫发生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围手术期血浆白蛋白、术前幽门梗阻、术中消化道重建方式、围手术期血糖、术后腹腔并发症、镇痛泵的使用均与胃瘫发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ALB<30g/L)、术前幽门梗阻、BillrothⅡ式吻合、围手术期高血糖、术后腹腔并发症、镇痛泵的使用为胃瘫发生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胃癌术后消化道重建并发胃瘫并非单一诱发因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是导致胃瘫的重要原因。本次研究中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ALB<30g/L)、术前幽门梗阻、BillrothⅡ式吻合、围手术期高血糖、术后腹腔并发症、镇痛泵的使用6个因素为胃瘫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积极预防胃瘫发生,降低胃瘫发生率,已发生胃瘫的应及早治疗,以促进患者术后胃功能恢复。目前,肠内营养、胃动力药物等保守治疗方案在胃瘫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排除梗阻所致机械性胃动力障碍前提下,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对于促进胃动力恢复,避免二次手术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黄金模妮[5](2020)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其治疗》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胃瘫发生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探讨术后诱发胃瘫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发生胃瘫后的治疗方法。[方 法]收集了 2016年5月1日至2019年12月15日之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的患者的临床数据,并将其纳入回顾性数据库进行分析。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了 1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ISGPS术后胃瘫分级的标准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来确定胃瘫的分组,根据是否发生胃瘫分为胃瘫组(31例)和非胃瘫组(9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t检验,卡方(χ2)检验)及Logistics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选定的研究因素进行分析讨论。本研究中是根据125例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情况来选定分析因素,其中术前情况将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术前胆红素水平及白蛋白含量纳入分析因素中;术中主要是根据术中情况(手术耗时、失血量、输血是否、术中肠系膜上动脉四周淋巴结(N14)的清扫范围)进行分析;术后根据术后第一天白蛋白含量及出现的腹腔并发症(胰瘘、胆瘘、腹腔积液、消化道出血、术后恢复进食后出现乳糜漏再次使用生长抑素)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从以上几个方面对PD术后出现胃瘫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结 果](1)术前分析因素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包括患者的年龄、合并糖尿病以及术前白蛋白含量;而性别、合并高血压、术前胆红素水平与胃瘫发生无显着性关系(P>0.05)。(2)术中情况分析的因素中发现,发生胃瘫风险升高的有术中失血量、手术耗时及术中肠系膜上动脉四周淋巴结(N14)的清扫范围,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中输血与否与胃瘫的发生无显着性关系(P>0.05)。(3)患者术后合并腹腔并发症(胰瘘、胆瘘、腹腔积液、消化道出血、术后恢复进食后出现乳糜漏再次使用生长抑素)发生胃瘫的风险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一天的白蛋白含量与胃瘫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4)通过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胃瘫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术前白蛋白含量、术中失血量、术中肠系膜上动脉四周淋巴结(N14)的清扫范围及术后腹腔并发症(胰瘘、胆瘘、腹腔积液、消化道出血、术后恢复进食后出现乳糜漏再次使用生长抑素)。其中术前白蛋白含量<30g/L的患者比术前白蛋白水平≥30g/L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胃瘫发生风险,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1.708,95%CI=1.300-2.245);与术中失血量<500ml相比较,术中失血量≧500ml的患者术后胃瘫发生的风险更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9.717,95%CI=4.741-3.446);术中肠系膜上动脉四周淋巴结(N14)扩大清扫的患者比术中肠系膜上动脉四周淋巴结(N14)常规清扫患者发生胃瘫的风险更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2.647,95%CI=1.149-6.095);术后出现腹腔并发症患者发生胃瘫的风险增加,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胰瘘:P<0.05,OR=1.655,95%CI=1.242-2.204、胆瘘:P<0.05,OR=1.559,95%CI=1.417-1.749、腹腔积液:P<0.05,OR=2.024,95%CI=1.530-2.677、消化道出血:P<0.05,OR=1.347,95%CI=1.007-1.803、术后恢复进食后出现乳糜漏再次使用生长抑素:P<0.05,OR=1.633,95%CI=1.241-1.148)。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和手术耗时是胃瘫发生的非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 论]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术前白蛋白含量、术中失血量、手术耗时、术中肠系膜上动脉四周淋巴结(N14)清扫范围、术后腹腔并发症(胰瘘、胆瘘、腹腔积液、消化道出血和术后恢复进食后出现乳糜漏再次使用生长抑素)与胃瘫的发生有关。其中术前白蛋白含量、术中失血量、术中肠系膜上动脉四周淋巴结(N14)清扫范围、术后腹腔并发症(胰瘘、胆瘘、腹腔积液、消化道出血和术后恢复进食后出现乳糜漏再次使用生长抑素)是胃瘫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合并糖尿病、手术耗时是胃瘫发生的非独立危险因素。患者性别、合并高血压、术前胆红素水平、术中输血与否及术后第一天白蛋白含量与胃瘫发生无关。
杨梅,陈彩玲,韩秀艳,杨敏,张冬梅,薛海春[6](2019)在《远端胃切除残胃与空肠双襻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观察与干预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五观察五干预对策管理模式对防治远端胃癌切除残胃与空肠双襻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9例腹腔镜与开腹胃切除术残胃与空肠双襻加侧侧吻合重建术患者,在围手术期中采用五观察五干预对策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29例,其中腹腔镜手术93例,开腹手术3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发生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1例(8.5%),经持续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保守治疗7~21 d胃排空障碍解除5例(45.5%),其余6例经胃镜下放置营养管至空肠侧吻合口远端空肠内25~30 cm,每日经空肠输食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中药、心理疏导等综合治疗后,第28天胃排空障碍解除2例(18.2%),第39天胃排空障碍解除1例(9.0%),第43天胃排空障碍解除2例(18.2%),最长第56天胃排空障碍解除1例(9.0%)。并发肺部感染4例(36.4%)经抗感染对症治疗痊愈;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6例(54.5%),经心理疏导和药物对症治疗获得到控制。11例患者均经综合保守治疗胃排空障碍解除,无再手术病例,康复出院。结论采用五观察五干预对策管理模式对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癌切除残胃与空肠双襻吻合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防治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梁景超[7](2019)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与预防》文中指出目的:探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胃瘫综合征(PGS)发生的影响因素,对PGS的患者提出对应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对今后治疗及预防PGS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行PD的患者,排除术后死亡及自动出院的患者,筛选出157例参与研究,按照术后是否发生PGS分为PGS组和非PGS组,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高胆红素血症、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后高血糖、术后低白蛋白血症、术后并发症(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胆瘘、胰瘘、肠瘘)等情况进行统计,应用SPSS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选取影响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发生PGS的危险因素。结果:157例患者中术后发生PGS的患者为21例,发生率为13.3%。两组患者在性别、术前高胆红素血症、术中出血量、术后高血糖、术后腹腔出血、术后消化道出血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年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胆瘘、胰瘘、肠瘘)、术后低白蛋白血症方面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术后低白蛋白血症(<30g/L)、术后并发症(胆瘘、胰瘘、肠瘘)属于PD术后PGS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改良手术方式的使用是PGS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1.一旦出现PGS,多采用保守治疗,禁食、营养支持、使用胃肠动力药物、中医治疗等非手术方法治疗,大多可有效治愈。2.术后使白蛋白水平维持在30g/L以上,减少出现术后并发症(胆瘘、胰瘘、肠瘘),可有效预防PGS的发生。3.使用改良的手术方式可以降低PGS的发生率。
詹建军[8](2019)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影响因素探究与防治》文中认为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远端胃癌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降低胃癌术后胃瘫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胃肠外科东病区在腹腔镜下行远端胃癌根治的患者病例共计460例,通过术后诊断治疗分为PGS和非PGS组,对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幽门梗阻、围手术期血糖、术前贫血、围手术期血浆白蛋白、高血压史、消化道重建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有但不限于腹腔感染、手术伤口感染、肺部感染、术后腹腔出血、吻合口瘘、十二指肠残端瘘等)、术后应用镇痛泵等12个因素对PGS的影响,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高危因素,并且针对患者术后胃瘫症状给予治疗,同时进行总结预防措施。结果460例患者中,共有39例患有PGS,PGS发生率为8.48%,两组数据统计发现年龄、术前幽门梗阻、围手术期低血蛋白、围手术期高血糖、消化道重建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联合治疗,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恢复。结论术前幽门梗阻、围手术期低血蛋白、围手术期高血糖等三个因素为术后危险因素,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保护因素为Billroth I式。
付炯辉[9](2019)在《60例远端胃切除BillrothⅡ+Braun式吻合围手术期造影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文通过回顾60例行远端胃切除BillrothⅡ+Braun式吻合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消化道造影录像,探讨消化道造影表现与手术操作的关系,以期掌握正确的吻合方法,避免发生术后消化道不畅。方法:选择于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远端胃切除、残胃空肠吻合、空肠侧侧吻合(BillrothⅡ式+Braun式)手术,有完整术后动态消化道造影录像资料患者,对其手术方式、造影表现、临床症状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术后消化道通畅性的手术相关因素及残胃空肠吻合技巧。结果:(1)共入组60例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2)入组患者年龄均在40岁至79岁范围之间,平均年龄60岁;(3)入组患者中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4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5例;(4)入组患者中14例符合正常造影表现,46例为异常造影表现。结论:(1)空肠侧侧吻合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以输入袢作为主要流出道的患者起到了补救作用;(2)采用BillrothⅡ+Braun式胃肠吻合的胰十二指肠手术后胃动力障碍发病率较高,可能与肠系膜翻转和屈氏韧带缺失有关;(3)使用管型吻合器进行胃空肠吻合时应注意选择流出道位置及输出袢高度。
田桢[10](2018)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难治性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的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本临床课题研究,验证温胃散寒、疏肝理气法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难治性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为建立和优化简便易行、可推广的难治性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中医药治疗方案奠定基础,以期为难治性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患者寻找到更加安全有效且起效较快的中医综合外治治疗方案,使其具有操作规范性、可重复性、适宜推广性。[研究方法]本研究应用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在多次方案论证会后确定最终研究方案,完成患者招募准备工作,并通过本研究中心伦理审查,在试验开始前进行研究者培训,安排贴敷药物及针刺用具采购。根据入组标准招募患者,完成入组前筛查,包括立位腹平片、消化道造影、腹部CT、胃镜以及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检查,入组前对患者进行胃瘫症状积分评分并对其进行中医辨证。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治疗,在西医常规治疗(营养支持、促胃动力药)的基础上应用温胃散寒、疏肝理气法针刺联合胃瘫外敷方穴位贴敷治疗,在治疗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记录胃动力恢复时间、胃瘫症状评分、胃引流量/呕吐量、恢复经口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完成试验方案的患者进行出组检查,项目同入组前。本研究主要结局指标:临床有效率;次要结局指标:胃动力恢复时间、胃瘫症状评分、胃引流量/呕吐量、恢复经口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本课题从前期准备、启动、实施过程各个环节上均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进行,符合课题预期质量控制标准。[研究结果]本课题按照要求共计纳入难治性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患者34例,其中1例患者因应用了试验方案不允许的其他治疗胃瘫的方法违背试验方案而退出临床研究,最终按照试验要求完成14天研究周期的患者有33例。(1)主要结局指标:本研究主要结局指标为临床有效率,依据设定标准,本组33例患者中,恢复胃动力者29例,总有效率87.88%,亚组分析显示,留置胃管的24例患者中,治疗后拔出胃管且开始经口进食者21例,有效率87.5%;未留置胃管的9例患者恢复至经口进食且停止使用肠外营养支持者8例,有效率88.89%,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2)次要结局指标:①在14天观察期内,33例患者恢复胃动力者29例,中位恢复时间7.63天,在1周内恢复胃动力者占57.57%。亚组分析显示,留置胃管组和未留置胃管组胃动力恢复时间分别为7.5天和7.75天,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患者胃瘫总症状积分随治疗呈逐渐下降趋势,在治疗第4天开始就与治疗前呈现出显着差异(P<0.05)。单症状积分方面,恶心、干呕、呕吐、胃部胀满、不能正常量的进餐、餐后极度饱胀感、没有食欲、腹部胀大、胃或腹部明显增大9个症状积分中除干呕(P>0.05)外积分均显着下降(P<0.05)。对留置胃管者和未留置胃管者进行亚组比较显示,两组总症状积分在治疗前、治疗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均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总症状积分在治疗后均显着下降,留置胃管组与未留置胃管组相比较,这种显着差异出现得更早。③33例患者胃液引流量/呕吐量从治疗第4天开始显着下降(P<0.05),且随治疗时间延长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④33例患者恢复经口进食中位时间为5.88天,留置胃管组(6.33天)与未留置胃管组(3.83天)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本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为8.25天,留置胃管组(6.87天)与未留置胃管组(10.17天)无统计学差异(P>0.05)。(3)安全性评价:33例患者中出现Ⅰ度皮肤不良反应(红斑)者1例,其余患者均未见皮肤相关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等针刺相关不良反应。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在治疗前后存在显着差异,P<0.05;肝肾功能指标中,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尿素在治疗前后存在显着差异,P<0.05,但其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无临床意义。离子检验中钾离子、氯离子在治疗前后存在显着差异,P<0.05。钾离子治疗前后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无临床意义。而氯离子由低于正常值变为正常范围,临床改善。治疗前后尿常规、便常规、心电图均无显着差异(P>0.05)。[研究结论]以温胃散寒、疏肝理气法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难治性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改变了传统口服给药的用药途径,内病外治,疗效好,起效快,大部分患者可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胃动力,恢复经口进食及肠鸣音,为肿瘤术后胃瘫患者接受进一步治疗争取了时间。经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患者胃瘫主要临床症状可在短期内显着缓解,并且可有效减少术后胃瘫患者胃液引流量/呕吐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疗法操作简单易行,无明显不良反应,避免了再次手术加重患者精神及经济负担,患者易于接受。因此,此法不失为治疗难治性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的一种优选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以及进一步开展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二、同时行胃肠减压及空肠喂饲治疗胃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时行胃肠减压及空肠喂饲治疗胃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论文提纲范文)
(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病例资料 |
1.1 临床病例 |
1.2 临床表现 |
1.3 术前准备 |
1.4 手术操作 |
1.5 术后处理 |
2. 术后并发症诊断标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
3. 病例搜集及分组情况 |
4. 相关数据统计分析 |
结果 |
1. 患者术前情况的比较 |
2. 患者术中情况的比较 |
3. 患者术后情况的比较 |
4. PD术后DGE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论 |
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方式及适应症) |
2. DGE的发病机制 |
3. DGE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3.1 术后DGE与年龄的关系 |
3.2 术后DGE与血糖水平的关系 |
3.3 术后DGE与术前低蛋白血症的关系 |
3.4 术后DGE与术前胆红素水平的关系 |
3.5 术后DGE与手术时长的关系 |
3.6 术后DGE与术中出血量的关系 |
3.7 术后DGE与胰瘘的关系 |
3.8 术后DGE与腹腔感染的关系 |
4. 术后DGE的治疗与预防 |
4.1 DGE的治疗 |
4.2 DGE的预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综述 |
综述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中医研究进展 |
一、古代中医认识 |
二、当代医家认识 |
三、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西医研究进展 |
一、概述 |
二、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
三、诊断及分级 |
四、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Meta分析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检索策略 |
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4. 质量评价 |
5. 资料提取 |
6. 统计方法 |
7. 模型构建的方法 |
第二节 Meta分析结果及模型构建 |
1. 文献检索结果 |
2. 纳入文献分析 |
3. 文献质量评价情况 |
4.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Meta分析结果 |
5.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 |
第三节 讨论 |
1. Meta分析合并结果 |
2.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的使用说明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及简化 |
前言 |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1. 模型验证 |
2. 模型简化 |
第三节 讨论 |
1. 既往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 |
2. 模型的优效性及不足 |
研究二 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 研究对象 |
3. 治疗方案 |
4. 数据收集 |
5.统计学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疗效评价 |
3. 优势人群特征筛选 |
4. 安全性分析 |
5. 随访 |
第三节 讨论 |
1. “治未病”思想与消化系统肿瘤术后PGS |
2. 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估“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效果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
3. “胃瘫外敷方”组方潜力挖掘 |
4.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结合“胃瘫外敷方”的临床指导意义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性 |
三、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发病因素森林图 |
附录2: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漏斗图 |
附录3: 验证人群PGS发生概率及得分表 |
个人简介 |
(3)电针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恢复及相关脑肠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胃癌最新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
2. 胃癌和胃癌术后并发症 |
3. 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 |
二、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中医学研究进展 |
1. 中医认识 |
2. 中医药防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试剂与设备 |
1.3 所需试剂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 |
2.2 造模 |
2.3 治疗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大鼠一般情况(行为学、体重和进食量) |
4.2 对各组大鼠胃排空率的影响 |
4.3 对各组大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 |
4.4 对各组大鼠血清GAS、MTL水平的影响 |
4.5 对各组大鼠胃及下丘脑组织Ghrel in蛋白表达的影响 |
5. 讨论 |
5.1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命名 |
5.2 中医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的认识 |
5.3 选用电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的意义 |
5.4 腧穴处方选用原则 |
5.5 选用多潘立酮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的原因 |
5.6 检测指标选择的目的和实验结果分析 |
5.7 脑肠肽与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疾病 |
5.8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选择 |
6.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胃癌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与胃瘫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胃癌术后并发胃瘫的发病机制 |
2.1.1 手术本身因素 |
2.1.2 非手术因素 |
2.2 胃瘫的诊断、临床表现及分级 |
2.2.1 胃瘫的诊断标准 |
2.2.2 胃瘫的临床表现 |
2.2.3 胃瘫分级标准 |
2.3 胃瘫的临床治疗 |
2.3.1 一般治疗 |
2.3.2 营养支持 |
2.3.3 促胃动力药物治疗 |
2.3.4 内镜治疗 |
2.3.5 手术治疗 |
2.3.6 心理干预 |
2.3.7 护理 |
2.4 胃瘫的预防 |
2.5 小结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2 胃瘫诊断标准 |
3.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3.4 临床观察指标分析 |
3.5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胃瘫发生单因素卡方检验结果分析 |
4.1.1 术前一般情况因素 |
4.1.2 手术因素 |
4.1.3 术后因素 |
4.2 胃瘫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消化道重建方式 |
5.2 术前幽门梗阻 |
5.3 围手术期营养状况 |
5.4 围手术期高血糖 |
5.5 并发症发生情况 |
5.6 麻醉与镇痛药物的应用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其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病例资料 |
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3 胃瘫诊断标准 |
4 胃瘫的辅助检查 |
5 纳入和排除标准 |
6 围术期处理 |
7 病例分组 |
8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结果 |
1.患者术前一般情况的分析 |
2.患者术中一般情况的分析 |
3.患者术后一般情况的分析 |
4.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远端胃切除残胃与空肠双襻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观察与干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2.手术方法: |
3.五观察五干预对策管理模式: |
结 果 |
讨 论 |
(7)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与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临床表现 |
2.3 辅助检查 |
2.4 PGS诊断标准 |
2.5 术前准备 |
2.5.1 完善相关检查以及术前评估 |
2.5.2 术前黄疸治疗 |
2.5.3 术前营养补充 |
2.6 手术方式 |
2.7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PD术后PGS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PD术后PGS的治疗 |
4.3 PD术后PGS的预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词 |
附录 |
(8)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影响因素探究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1.1 纳入病例 |
2.1.2 PGS诊断标准 |
2.1.3 病例排除标准 |
2.2 观察指标 |
2.3 远端胃癌根治手术的基本原则 |
2.4 术前准备 |
2.5 腔镜手术方法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单因素卡方检验结果 |
3.1.1 年龄 |
3.1.2 性别 |
3.1.3 术前幽门梗阻 |
3.1.4 围手术期血糖 |
3.1.5 围手术期血浆白蛋白 |
3.1.6 术前贫血 |
3.1.7 高血压史 |
3.1.8 消化道重建方式 |
3.1.9 手术时间 |
3.1.10 术中出血量 |
3.1.11 术后并发症 |
3.1.12 术后镇痛泵 |
3.2 PG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胃瘫发生机制、影响因素 |
4.1.1 术前幽门梗阻 |
4.1.2 围手术期低蛋白 |
4.1.3 围手术期高血糖 |
4.1.4 术后并发症 |
4.1.5 麻醉药物及镇痛药物使用 |
4.1.6 手术重建的方式 |
4.2 远端胃癌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断以及辅助检查方式 |
4.2.1 胃镜检查 |
4.2.2 B超检查 |
4.2.3 磁共振检查 |
4.2.4 无线胶囊内窥镜(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y,WCE)系统 |
4.2.5 胃十二指肠测压 |
4.3 远端胃癌切除术后的治疗 |
4.3.1 禁食以及持续胃肠减压 |
4.3.2 维持电解质平衡 |
4.3.3 心理治疗 |
4.3.4 药物治疗 |
4.4 远端胃癌切除术后胃瘫的预防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60例远端胃切除BillrothⅡ+Braun式吻合围手术期造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胃瘫综合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难治性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的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辅助检查及诊断 |
4. 严重程度分级 |
5. 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6. 难治性胃瘫现代医学治疗概况 |
7. 小结 |
综述二 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中医学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因病机 |
2. 中医治疗进展 |
3. 难治性胃瘫中医学治疗概况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小结 |
5.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患者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宄成果 |
个人简介 |
四、同时行胃肠减压及空肠喂饲治疗胃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论文参考文献)
- [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影响因素分析[D]. 孙钧. 山东大学, 2021(12)
- [2]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D]. 蒋璐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电针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恢复及相关脑肠肽的影响[D]. 杨丽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胃癌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与胃瘫的关系[D]. 施华清. 吉林大学, 2020(08)
- [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其治疗[D]. 黄金模妮.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6]远端胃切除残胃与空肠双襻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观察与干预对策[J]. 杨梅,陈彩玲,韩秀艳,杨敏,张冬梅,薛海春.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9(06)
- [7]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与预防[D]. 梁景超. 延边大学, 2019(01)
- [8]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影响因素探究与防治[D]. 詹建军. 南昌大学, 2019(01)
- [9]60例远端胃切除BillrothⅡ+Braun式吻合围手术期造影分析[D]. 付炯辉.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10]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难治性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的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D]. 田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