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就是对人予以生命的导航。在当代已有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本文继续追问语文与生命、语文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内在生成关系。为此,本文意欲澄明语文教育的生命本质及其价值诉求,遵循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的思路,探源语文教育独立存在的生命意义与价值,揭示语文教育的生命本质,并以此为出发点,去探索构建语文展开生命完整性教育的实践途径。首先,以整体主义思想和系统论理论为指导,把语文教育置于由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构成的大系统中,重新审视和检讨语文教育的边缘化、实利化和汉语文化及其精神的非在场性处境,揭示语文教育异化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深刻反思: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形态,语文教育作为一种具体的教育形式,其得以独立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就是引导学生获得能够并更好地生存下去的基本态度、情感、意志和思想、精神、方法。由此继续深入,发现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跨越时空的生命在场;语文教育的展开,就是追求、实现生命跨越时空的在场,就是对在场的生命的完整性塑造。以此来观照语文教育,其最终目标,就是引领学生去构筑人生那以理想主义情操和浪漫主义精神为基本意义指涉和价值诉求的生命家园。当通过其存在论意义与本体论价值诉求的检讨,而构筑起语文课程生命家园蓝图,则必然指向以培养学生生命完整性为基本要求的实践论探讨,由此,“生命对话”作为语文课程实现生命教育的基本方式而进入本文视野,而构成本文研究的实践归属。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导论一、问题的提出二、选题的意义三、理论研究的现状四、本文的基本思路五、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其价值预期第1章:语文教育现实处境的反思一、边缘化:实利主义对语文教育的现实胜利1、精神培育:学校实利优先的放逐对象2、隐忍:语文教师的孱弱坚守3、无奈:学生成长的真情表露二、实利与精神对决:语文教育的绝处逢生1、实利优先:家长对语文教育的现实要求2、无力的抗拒:社会对语文教育的真实态度三、在场与缺场:语文教育的国际化生存1、汉语“墙外香”现象2、国际英语对中国汉语的胜利3、国际学术活动中汉语的缺场第2章:语文教育的存在论追问一、追根溯源:语文教育的本来面貌1、语文教育:一门迷失自我的现代课程2、前世今生:语文教育的血缘亲情二、生命精神的寓所:语文教育的存在意义与价值1、接续生命:语文教育地位的意义与价值1.1 中西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比较1.2 语文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的差异比较2、民族生命的精神寓所:从语言角度认识语文教育2.1 自然语言与民族生命的血缘相依2.2 语文教育:自然语言的生命通道第3章:重新探讨语文教育的本质一、几个概念的厘清1、从教育到语文教育2、生命和生命家园二、跨越时空的聚会:语文教育的本质形态1、生命对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2、语文教育对生命的应然承诺第4章:语文教育引领学生构筑生命家园的方式一、生命对话的本质规定1、生命对话的存在论依据2、生命对话的本质规定二、语文教育展开生命对话何以可能三、语文教育展开生命对话的三种形态1、单向接受:语文教育传统对话方式的实质2、自由放任:语文教育的当前对话误区3、生态整体:语文教育的理想对话方式四、语文教育展开生命对话的生态整体方向1、跨越时空的生命对话1.1 教师与文本的生命对话1.2 学生与文本的生命对话1.3 教师与学生围绕文本的生命对话2、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生命对话3、学生与学生的交往生命对话4、生命与自我生命对话参考文献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语文教育的本质论文; 生命完整性论文; 生命家园论文; 生命在场性论文; 生命对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