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F和microRNA及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PBF和microRNA及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论文摘要

乳腺癌和食管癌等常见肿瘤的发生是机体遗传因素和环境暴露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雌激素相关基因和miRNA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异常和功能失活,被认为是乳腺癌或食管癌发生机制中的重要环节。我们采取候选基因的策略,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并结合基因表达调控的功能分析,探讨了雌激素受体靶点基因PBF启动子区VNTR多态性和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及其功能意义,还分析了miRNA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联。PBF (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 binding factor, PTTG1IP)是乳腺癌相关的癌基因,它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表型关联,其启动子区的雌激素响应元件可介导雌激素受体对PBF的转录激活,该调控序列在人群中存在18核苷酸的串联重复序列多态,但该VNTR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和转移表型的关系,还尚无报道。我们在688例现患乳腺癌病人和866例对照中对PBF启动子区VNTR多态性进行了基于重测序的分型,共发现了9种不同拷贝数的等位型及其组合形成的29种基因型。在显性遗传模型下,5拷贝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OR=0.71,95%CI=0.53-0.95),而6拷贝(OR=1.51,95%CI=1.13-2.04)、S>L(短片段short≤、长片段long≥6)的S/L+L/L基因型(OR=2.00,95%CI=1.34-2.97)、杂合子基因型(OR=1.62,95%CI=1.15-2.29)均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分层分析表明,该VNTR与乳腺癌的关联主要表现在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样本群体。我们进一步发现杂合子基因型在病例的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中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表明PBF杂合子基因型可能会增加肿瘤转移风险。报告基因实验和凝胶迁移实验结果提示,随VNTRs数的增多,PBF启动子该区域与转录因子ERα的结合能力逐渐增强,但在拷贝数为5的情况下,其转录活性最低。该工作验证了PBF启动子的序列变异和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进一步支持了PBF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到的癌基因的作用。在食管癌研究部分,我们候选了miRNA相关的13个基因的24个潜在SNPs位点,通过在354名食管癌患者和473名对照的关联分析,发现GEMIN3基因的rs197412(T/C)可能与食管癌易感性相关(C/T基因型OR=0.65,95%CI=0.44-0.96,P=0.029;T/T基因型OR=0.62,95%CI=0.42-0.91,P=0.015),并且随着吸烟剂量的增加(不吸烟、<25包/年、≥25包/年),C/T+T/T基因型与食管癌易感关联的风险增高,OR分别为0.89(95%CI=0.53-1.48)、1.63(95%CI=0.89-2.99)、3.07(95%CI=1.49-6.34),初步提示GEMIN3rs197412多态性与吸烟状态在食管癌的易感性中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本研究表明miRNA及相关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食管癌易感性有关联,且发现GEMIN3基因编码区rs197412与吸烟的可能交互作用有食管癌病因学意义。

论文目录

  • 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PBF启动子VNTR多态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 一. 前言
  • 二. PBF启动子VNTR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PCR扩增产物凝胶成像结果
  • 2.2.2 基因型的读取与记录
  • 2.2.3 病例和对照的人口统计学资料的总体分析
  • 2.2.4 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和对照间的差异
  • 2.2.5 分层分析结果
  • 2.2.5.1 乳腺癌易感性分层分析
  • 2.2.5.2 转移风险分层分析
  • 三.PBF基因启动子VNTR多态性的功能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试剂的配制
  • 3.1.2.2 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
  • 3.1.2.3 细胞培养
  • 3.1.2.4 报告基因实验
  • 3.1.2.5 凝胶迁移实验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报告基因检测PBF VNTRs在不同细胞中转录激活效能
  • 3.2.1.1 ER状态影响PBF启动子VNTR荧光素酶活性
  • 3.2.1.2 雌激素刺激影响PBF启动子VNTR荧光素酶活性
  • 3.2.1.3 不同VNTRs数影响PBF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
  • 3.2.2 EMSA检测PBF VNTR多态与ERa结合能力
  • 四. 讨论
  • 五.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microRNA及相关基因多态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联
  • 一. 前言
  • 二. 材料与方法
  • 三. 结果与分析
  • 3.1 miRNA及其相关基因候选SNPs位点
  • 3.2 基因型的读取与记录
  • 3.3 病例和对照的人口统计学资料的总体分析
  • 3.4 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和对照间的差异
  • 3.5 GEMIN3 rs197412分层分析结果
  • 四.讨论
  • 五.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microRNAs及相关基因遗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相关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PBF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现代肿瘤医学 2013(02)
    • [2].六倍体普通小麦中国春PBF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05)
    • [3].六倍体普通小麦中国春PBF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1)
    • [4].节节麦pbf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J]. 麦类作物学报 2014(06)
    • [5].PBF生物电反馈结合MTT疗法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13)
    • [6].BNP与PBF方案治疗晚期食道癌的疗效对比观察[J]. 云南医药 2009(03)
    • [7].基于预计算核函数的PBF流体模拟[J]. 计算机仿真 2020(03)
    • [8].男大学生BMI、WHR、PBF水平与睡眠质量间的研究[J]. 体育科学研究 2020(03)
    • [9].PBF多普勒定量分析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与炎症分级中的应用[J]. 中国热带医学 2008(10)
    • [10].PBF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和侵袭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20(06)
    • [11].PTTG1及其结合因子PBF在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07)
    • [12].垂体瘤转化基因结合因子(PBF)的研究进展[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05)
    • [13].澳大利亚皮尔巴拉混合矿试验研究[J]. 武钢技术 2010(03)
    • [14].PBF的合成及其复合材料的光/热固化[J]. 精细化工 2019(08)
    • [15].PBF在1550nm传输波段受径向压力的影响研究[J]. 激光技术 2016(05)
    • [16].大位阻氨基酸Fmoc-Arg(Pbf)-OH与Rink Amide-AM树脂的高效缩合[J]. 现代化工 2012(02)

    标签:;  ;  ;  ;  ;  ;  

    PBF和microRNA及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