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Baeyer-Villiger反应高效合成α-乙酰氧基-α、β-不饱和酰胺及其应用研究

通过Baeyer-Villiger反应高效合成α-乙酰氧基-α、β-不饱和酰胺及其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自1899年Adolf von Baeyer和Victor Villiger首次报道了酮或环酮在过硫酸作氧化剂的条件下发生氧化重排反应生成酯或内酯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完善,Baeyer-Villiger (B-V)反应作为极其重要的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已经在合成有机化学领域中占有了重要一席。目前关于B-V反应已有多篇综述性报道,底物范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拓展,反应条件也在不断改进。另外,人们还将B-V反应应用于生物化学领域的抗生素和类固醇的合成、农业化学领域的信息素的合成以及聚合酶单体的合成等诸多方面。但是反应主要集中在脂肪酮以及α,β饱和酮类化合物,而α位有吸电子基的α,β不饱和酰胺类化合物的相关B-V反应仍鲜有报道。近几年来,我们研究小组从简单、易得的乙酰芳胺类化合物出发,通过简单反应引入如环丙基、腈乙基以及炔基等,在路易斯酸、布朗斯特酸以及过渡金属参与下,巧妙利用多米诺反应,发展、构建了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多种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其中包括呋喃并喹啉类生物碱衍生物的合成,亚胺内酯,二氢化喹啉酮和内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天然产物Martinelline的分子骨架构建等。本论文仍然基于乙酰乙酰芳胺类化合物为研究的切入点,利用活泼亚甲基与醛的克脑文盖尔缩合反应生成α-羰基—α,β-不饱和酰胺,进而对这种鲜见的α位有吸电子基的α,β不饱和酰胺类化合物在过氧化物存在下的B-V氧化重排成酯反应进行了研究,合成了系列α-乙酰氧基—α,β-伊不饱和酰胺类化合物,拓展了B-V反应的底物范围。另外,这类氧化产物是一类α具有供电子基团的α,β-不饱和酰胺类化合物,由于该类化合物中同时含有乙酰氧基和碳碳双键,使得其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例如可以与另一分子共轭烯烃或1,3偶极子发生环加成反应构建多种结构更加复杂的有机杂环化合物,因此其在有机合成领域中的进一步应用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本论文设计并成功实现了将该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转化成γ-内酰胺类化合物,还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Baeyer-Villiger反应
  • 1.1 Baeyer-Villige反应的定义和机理简介
  • 1.2 Baeyer-Villige反应早期研究
  • 1.3 催化Baeyer-Villige氧化反应介绍
  • 1.3.1 酸催化体系
  • 1.3.2 碱催化体系
  • 1.3.3 用过渡金属配合物作催化剂的催化氧化
  • 二、α—乙酰氧基-α,β—不饱和酮、酰胺类化合物
  • 2.1 α--乙酰氧基-α,β—不饱和酮在合成领域中的应用
  • 2.2 已有的α—乙酰氧基-α,β—不饱和酮合成方法
  • 小结
  • 三、γ-产内酰胺
  • 3.1 天然产物中的γ-内酰胺
  • 3.2 γ-内酰胺已有合成方法
  • 小结
  • 四、论文选题
  • 4.1 选题依据
  • 4.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五、实验部分
  • 5.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5.1.1 仪器
  • 5.1.2 试剂
  • 5.2 实验部分
  • 5.2.1 α-乙酰基-α,β-不饱和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 5.2.2 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
  • 5.2.3 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产物应用研究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液相色谱法测定厂界废气中酰胺类化合物的不确定度评定[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5)
    • [2].双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 有机化学 2020(03)
    • [3].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农药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精细化工中间体 2016(06)
    • [4].二芳胺基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设计及抗菌活性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5].N-烷氧基取代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J]. 有机化学 2019(03)
    • [6].新型2-甲基-3-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7].玛咖中主要酰胺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03)
    • [8].β-内酰胺类化合物在抗疟疾领域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7(05)
    • [9].取代噻吩双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09)
    • [10].氨基酸酰胺类化合物的简便合成[J]. 合成化学 2013(05)
    • [11].新型1,2,4-三唑硫醚取代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J]. 化学通报 2019(12)
    • [12].含草酰肼、酰胍基吡唑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J]. 农药 2017(06)
    • [13].酰胺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6(10)
    • [14].具杀虫活性双酰胺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今日农药 2012(05)
    • [15].氨基酸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10(01)
    • [16].新型N-芳基-2-((5-((4,6-二甲基嘧啶-2-基)硫甲基)-1,3,4-噻二唑-2-基)硫)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J]. 农药学学报 2017(02)
    • [17].1-苯基-1H-吡唑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J]. 农药 2013(10)
    • [18].杂环单酰胺类化合物及其杀菌活性的研究进展[J]. 科技经济市场 2014(05)
    • [19].酰胺类化合物农药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 精细化工中间体 2015(03)
    • [20].杂环酰胺类化合物合成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13(12)
    • [21].β-羰基酰胺类化合物的配位及晶体结构[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2(08)
    • [22].氨基酸酰胺类化合物的简便合成[J]. 现代化工 2008(12)
    • [23].液相色谱法对环境空气中酰胺类化合物的测定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6(03)
    • [24].异嗪皮啶-3-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抗肿瘤生物活性研究[J]. 精细化工中间体 2016(04)
    • [25].N-苄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J]. 合成化学 2015(11)
    • [26].双酰胺类化合物在新农药创制中的研究进展[J]. 现代农药 2012(02)
    • [27].植物内生菌Plantactinospora sp.NEAU-gxj3中一个新的酰胺类化合物(英文)[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04)
    • [28].噻唑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设计[J]. 西南国防医药 2013(11)
    • [29].芳香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制幽门螺杆菌活性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19)
    • [30].杂环酰胺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科学 2012(05)

    标签:;  ;  ;  ;  

    通过Baeyer-Villiger反应高效合成α-乙酰氧基-α、β-不饱和酰胺及其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