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陶山镇中学诸葛明钏
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决定了要给予学生精神关怀。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班主任……重要的是关心学生的精神世界。”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学生精神生活的指导者”……”今天的孩子是精神上的乞丐,物质上的富翁。孩子缺少四种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平等的爱。……他(她)们更多缺少的是精神关怀。”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教授说:教育或直接的教育过程是文化——心理过程,是师生精神交往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精神关怀是班主任专业劳动的核心内容。班主任教育劳动,是促进学生精神发展的育人育德的精神劳动,班主任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
那么,新课改下的班主任应当怎样做才能成为学生精神的关怀者?
一、了解学生。
有一个关于钥匙的故事: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班主任老师只有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并真诚地做学生的益友让学生信赖,这样他们才会向你打开那紧锁着的心扉,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才能教育好学生。
二、理解、尊重学生。
理解、尊重他人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和美德,它需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给别人面子,维护他人的尊严。谈到理解、尊重他人,不得不提起我们的故事《孩子,请举起你的右手》:一位新来的老师向学生提一个问题,发现班上每个同学都举起了左手,老师点了一个男生,结果这个男生一个字儿也答不上来。下课后,老师把男生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男孩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这位老师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于是私下里告诉这个男孩,下次提问如果说会答就举左手,不会答就举右手。以后每当看到这个男生举起左手,老师就尽力给他机会让他回答,举起右手就从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以后,这个平素在班上学习最差的学生变得开朗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自尊是人的天性,孩子的自尊最脆弱也最容易被摧毁,理解、尊重孩子的自尊是教育者的至善。班主任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就要学会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三、信任学生
在教育过程中,信任是双向的,只有教师信任学生,才能做到心灵的交融。反之,就容易产生学生的对抗情绪。作为老师和班主任首先应该充分地信任学生。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们感到只有真诚地接受学生、真心地相信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四、平等、民主。
热爱学生,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有的学生有生理或心理的残疾。班主任对待学生的态度要一视同仁,这是班主任塑造自身形象赢得学生尊重尊敬的必要条件之一。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从来没有歧视过任何学生,从各方面我对学生都一视同仁,从来不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偏爱那个学生。因为我们深知过多地赞美雄鹰,会伤害更多的小鸟。我对学生的表扬鼓励,从来不集中到几个学生,而是任何学生只要有了好的表现,我就表扬鼓励。我们现在排位实行的就是按照循环的原则。一是南北对调,一是前四排循环,后四排循环。这样做就是为了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同时能有效的防止斜视。学生说这是上学以来最公平的排位。
精神关怀的内容很广泛,了解、理解、尊重、信任、平等、民主等是关怀情感的最基本表现,也是学生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没有精神关怀,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班主任是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是学校中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因此班主任要让学生在关心中得到理解,在理解中增进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