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

论文题目: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林业经济管理

作者: 姜恩来

导师: 任恒祺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模式

文献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退耕还林工程是在业已启动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中,涉及面最广、私人部门参与程度最深的工程。它的成功实施不仅可以极大地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维护生态安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本研究是在退耕还林工程不断推进,诸多问题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展开的。本文在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历史阶段、政策设计、运行模式等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退耕还林工程在管理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研究了退耕还林工程运行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 本文共包括9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在论述我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以及开展该项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等;第二部分为基本概念和理论,主要是该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础支撑理论;第三部分,我国退耕还林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政策。分析和比较了自建国以来,我国各个阶段进行退耕还林的政策、实施状况和特点;并论述了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的规划和具体政策;第四部分,是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状况的全面综述,论述了退耕还林实施的背景、必要性和迫切性、目前实施退耕还林所取得的成效,并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是对国外退耕还林及其他生态工程的运作的状况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以助于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第六部分,是对退耕还林工程管理过程的总体认识和分析,认为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有关全民利益并具正外部性的生态工程,属于公共管理范畴,应该按照现代公共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来管理。在工程的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多方相关利益主体,其间存在利益的博弈。同时,还论述了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的难点和其中存在的风险;第七部分,是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分析了当前退耕还林工程中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的设计应该遵从“以人为本”等若干个原则,根据这些原则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机制进行了构建;第八部分,对目前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在宏观层面上应构建以中央政府为主的管理模式;在微观层面首先分析了影响工程管理的主要因子,根据这些因子,提出四种类型不同的管理模式,同时,论文还提出了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有效运行的外部保障措施。第九部分,基本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2. 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础支撑理论

2.1 相关的基本概念

2.1.1 退耕还林的概念和含义

2.1.2 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

2.2 研究的基础支撑理论

2.2.1 管理中的激励理论

2.2.2 制度经济学理论

2.2.3 系统工程理论

2.2.4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

3. 我国退耕还林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政策

3.1 我国退耕还林的发展历程

3.2 目前退耕还林工程的规划和政策

4. 目前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综述

4.1 我国实施退耕还林的背景分析

4.2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4.3 目前退耕还林工作的现状和成效

4.4 当前退耕还林的特点分析

4.5 当前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 国外退耕还林及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状况和启示

5.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状况

5.2 中外退耕还林的的比较

5.3 世界几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做法和启示

5.3.1 美国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

5.3.2 前苏联西伯利亚等地区林业生态工程

5.3.3 加拿大“绿色计划”

5.3.4 法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和意大利政府的生态环境建设

5.3.5 评述

5.4 对我国退耕还林的启示

5.4.1 政府的参与必不可少

5.4.2 积极的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

5.4.3 利益引导、市场运作

5.4.4 完善立法、规范管理

6.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过程的总体认识与分析

6.1 退耕还林工程性质的认识

6.1.1 退耕还林是一项涉及全民利益的具有正外部性的生态工程

6.1.2 退耕还林工程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

6.2 退耕还林相关利益主体的动机分析与博弈

6.2.1 退耕还林相关利益主体的动机分析

6.2.2 退耕还林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

6.3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的难点与风险分析

6.3.1 投入产出难以准确评价

6.3.2 管理受众多,监督困难

6.3.3 政府管理目标的多样化及阶段性

6.3.4 多个相关主体,利益协调困难

7.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7.1 当前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7.1.1 微观主体行为的不确定性

7.1.1.1 行为目标和宏观目标的激励不相容关系

7.1.1.2 微观行为的双重特征

7.1.2 中观组织目标的不一致性

7.1.2.1 退耕面积扩大的盲目冲动性

7.1.2.2 退耕还林管理工作持续性的内在动力不足

7.1.3 退耕还林宏观调控偏差

7.2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的设计

7.2.1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构建的原则

7.3.2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的构建

7.3.2.1 政策引导机制

7.3.2.2 差别化机制

7.3.2.3 利益激励机制

7.3.2.4 规范和约束机制

7.2.2.5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8.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和运行

8.1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模式的比较和分析

8.1.1 常用普通性退耕还林管理模式

8.1.2 几种典型性的退耕还林管理模式

8.1.2.1 参与式管理模式和案例分析

8.1.2.2 科教先导式的管理模式和案例分析

8.1.2.3 民兵预备役造林、管护的管理模式及案例分析

8.1.2.4 民营承包、专业治理的管理模式及案例分析

8.1.2.5 市场化管理模式及案例分析

8.1.3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8.1.3.1 “户退户还”的管理模式不能作为主流的推广模式

8.1.3.2 几种典型模式的共同点

8.2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模式的设计

8.2.1 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宏观管理模式

8.2.2 建立立足实际、保证管理机制运行顺畅的中微观管理模式

8.2.2.1 影响退耕还林工程运行的主要因子

8.2.2.2 构建不同的中微观管理模式

8.3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模式有效运行的外部保障

8.3.1 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8.3.2 精简高效务实的政府

8.3.3 加强森林市场的培育

8.3.4 稳定和适宜的系统化政策

8.3.5 完善的法律保障

9. 基本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1 基本结论

9.2 创新和新颖之处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和成果

个人简介

研究成果

导师简介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2

参考文献

  • [1].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D]. 姚清亮.北京林业大学2010
  • [2].退耕还林工程定量监测与评价研究[D]. 陈永富.北京林业大学2006
  • [3].中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及其影响研究[D]. 杨旭东.北京林业大学2005
  • [4].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D]. 崔海兴.北京林业大学2007
  • [5].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及其绿色GDP核算[D]. 赖亚飞.北京林业大学2007
  • [6].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研究[D]. 李瓅.北京林业大学2008
  • [7].河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固碳成效及其潜力评估[D]. 王艳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 [8].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D]. 郭建英.北京林业大学2010
  • [9].洪雅县退耕还林效益动态研究与综合评价[D]. 陈小红.四川农业大学2008
  • [10].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及优化[D]. 邓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标签:;  ;  ;  ;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