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成藏动力学论文-刘一茗

油气成藏动力学论文-刘一茗

导读:本文包含了油气成藏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油气成藏,流体包裹体,成藏模式,主控因素

油气成藏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一茗[1](2019)在《西藏伦坡拉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伦坡拉盆地位于西藏自治区班戈县境内,是在燕山褶皱期海相基底上发展起来的新生代陆相盆地,盆地经历了断陷、拗陷及构造隆升叁个构造演化阶段,后期的构造隆升对盆地原生油气藏有着强烈的调整改造作用。伦坡拉盆地的勘探程度较低,实际资料和理论认识也比较少,但作为西藏地区唯一获工业性油气流的盆地,不管是勘探实践,还是理论研究,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基于伦坡拉盆地实际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料状况,充分利用研究区现有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测试资料并吸纳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和勘探最新进展,补充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及相关测试分析工作,以油气成藏动力学理论为指导,点(钻井)-线(剖面)-面(平面)相结合,系统分析评价伦坡拉盆地烃源岩、储层、保存及温压等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定量、动态刻画其油气生排运聚过程,并探讨油气藏的调整改造过程,最后在典型油藏对比解剖的基础上,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总结成藏主控因素,进而预测盆地有利油气成藏区带。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及认识:1.油气地质成藏条件伦坡拉盆地以始新统牛堡组为主要烃源岩,且有机质丰度在不同凹陷不同层位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横向上,各层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分布总体上有“西高东低、北高于南”的特征,好烃源岩(TOC>0.8%)主要发育于盆地中西部蒋日阿错凹陷和江加错凹陷。元素分析法、显微组分分析法、岩石热解分析法和氯仿沥青“A”族组成判别法等多种方法研究表明,伦坡拉盆地牛堡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II_1型为主,I型次之。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o)揭示,牛堡组二段烃源岩现今大多处于中成熟阶段(0.7%<Ro<1.3%),牛堡组叁段烃源岩则多处于低成熟阶段(0.5%<Ro<0.7%)。油源对比证实,储集于牛堡组二段的原油主要来源于其自身烃源岩,属自生自储型,而储集于牛堡组叁段的原油部分来源于牛堡组二段,部分来源于其自身,既有自生自储型,也有下生上储型。伦坡拉盆地发育叁角洲、扇叁角洲、辫状河叁角洲及湖底扇等储集体,岩性以砂砾岩、细砂岩、白云质粉砂岩、灰质粉砂岩及白云岩等为主,其储集物性多呈低孔低渗的特征,且不同凹陷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西部蒋日阿错凹陷和东部爬错凹陷以牛堡组叁段中亚段储层物性最好,而中部江加错凹陷牛堡组二段下亚段储集物性最好。伦坡拉盆地发育牛堡组二段、牛堡组叁段、丁青湖组二段及丁青湖组叁段四套泥质岩盖层,其中以牛堡组二段上亚段和牛堡组叁段下亚段盖层最为重要,其单层泥岩厚度最大可达600m,泥地比最高达0.9,排替压力最高达13MPa,具有较强的区域封盖能力,为油气保存提供了有利的封盖条件。伦坡拉盆地牛堡组地层水型以NaHCO_3型为主,pH值普遍高于7,Ca~(2+)与Mg~(2+)成正相关关系,地层水矿化度较低,且随深度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反映该区地层水处于积极交替带内,多为开启的、氧化-弱氧化水文地质环境,油气保存条件多为较差-差级别。伦坡拉盆地受晚期断裂改造强烈,中东部发育大量张扭性质的调节断层,对原生油气藏起调整改造作用,西部则多为“通天”类型的大断裂,对原生油气藏有着较大的破坏作用。2.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识别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流体包裹体法、泥岩声波时差法及地层对比法恢复的牛堡组顶界面剥蚀量在平面上表现为中部剥蚀量小,南北剥蚀量大,且北部大于南部的特征;应用地层对比法估算的丁青湖组顶界面剥蚀厚度在盆地西部约600m,东部约300m。伦坡拉盆地单井埋藏史曲线呈“两段式”,断陷期的总沉降速率及构造沉降速率明显高于坳陷期及调整改造期。伦坡拉盆地具有较高的古、今地温梯度,属于典型的“热盆”,受牛堡组沉积末期和丁青湖组沉积末期两次地壳抬升的影响,盆地地温场经历两期“升温-降温”演化过程。不同凹陷烃源岩热成熟史存在较大差异,蒋日阿错凹陷牛堡组一段和牛堡组二段下亚段烃源岩进入生油及生气门限的时间均早于江加错凹陷和爬错凹陷,且现今多处于中-高成熟阶段(Ro=0.7%-2.0%),而牛堡组二段上亚段及以上层系烃源岩则表现为中东部江加错凹陷和爬错凹陷进入生油门限的时间早于西部蒋日阿错凹陷,且现今多处于低成熟阶段(Ro=0.5%-0.7%)。伦坡拉盆地牛堡组同一层段烃源岩开始生排油的时间早于生排气时间,且生排油率大于生排气率,但排气效率高于排油效率,排气效率多高于50%,而排油效率则多小于50%;受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制约,深部烃源岩生排烃时间早于浅部烃源岩,生排油气率也相对较大;牛堡组二段中亚段及其以上烃源岩层段至今尚无规模天然气的生成与排出。伦坡拉盆地主成藏期的压力和流体势平面分布具有较好的继承性,古压力在平面上呈现为“中部高两侧低”,古流体势在平面上呈现为“中南部高,西北及东部低”。在此基础上,结合沉积相、烃源岩热成熟度以及封盖能力分布对油气二次运移路径和圈闭预测的结果揭示,盆地中央凹陷带的岩性圈闭是原生气藏的有利聚集区。显微岩相学观察揭示伦坡拉盆地牛堡组储层发育盐水、含烃盐水及烃类叁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并主要呈线状、带状分布在石英微裂隙和方解石胶结物中。烃类包裹体的荧光颜色丰富,具蓝白色、蓝色、黄色及橙黄色等,定性指示不同成熟度原油的多期充注;烃类包裹体荧光光谱主峰波长存在495nm与540nm两个峰值,定量揭示盆地牛堡组存在两期油气充注。基于与烃类包裹体相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在地层埋藏史图上的投点结果,确定出伦坡盆地牛堡组储层两期油气充注的时间分别为距今30-27Ma与23-21Ma,并以第二期为主。伦坡拉盆地晚期断裂活动、地层褶皱、抬升剥蚀及地层切割作用强烈,原生油气藏形成后普遍经历了物理调整改造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大多遭受了生物降解、水洗、氧化等化学调整与改造作用,导致其原油轻质组分减小,重质组分增加,密度变大,黏度增高,从而形成了现今的稠油藏。3.油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伦坡拉盆地目前已发现的8个油藏中有7个为稠油藏,1个为轻质油藏,且现已发现的油藏主要分布在中央凹陷带的断裂发育区,并具纵向分布层位多,横向运移距离长,油藏调整改造活跃的特点。基于典型油藏精细解剖,可将伦坡拉盆地油藏的成藏模式划归为“晚期破坏型”与“晚期保存型”两大类。其中,“晚期破坏型”多形成稠油藏,如红星梁稠油藏(早期超压-断层联合封闭晚期断层破坏型)、红山头稠油藏(近源断层垂向输导晚期断层破坏型)及长山古油藏(中源砂体侧向输导晚期抬升破坏型),而“晚期保存型”则形成常规油藏,如罗马迪库油藏(远源砂体侧向输导晚期保存型)。综合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成藏动力学过程重建及典型油藏精细解剖等成果,提出伦坡拉盆地油气成藏受烃源、储层和保存“叁元”复合控制,并进而将伦坡拉盆地的勘探区带按成藏条件评价划分为I、II、III叁类,其中I类区带2个,包括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的蒋日阿错凹陷及爬错凹陷,其成藏条件最为优越;II类区带2个,为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的达玉山逆掩推覆带及以岩性圈闭为主的江加错凹陷;III类区带3个,包括以构造圈闭为主的鄂加卒逆冲褶皱带与伦坡日-长山褶皱隆起带及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的蒋日阿错南冲断褶皱带,其成藏条件相对较差。(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9-05-01)

叶加仁,何生,陈红汉,张树林[2](2018)在《研究生《油气成藏动力学》课程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气成藏动力学》课程是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学术型与地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和核心课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于2005年在国内外率先开设《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生课程,通过科学界定学科内涵、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完善考核体系,课程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但今后仍需在分类细化课程内容、强化与其他课程衔接及融合、大力推进教材建设等方面继续努力。(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8年20期)

范长江,时丕同,王振华,王崟,伍小雄[3](2018)在《埕岛油田“网毯式油气成藏”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网毯式油气成藏理论体系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油气成藏理论,突出了仓储层的特征及成藏作用,扩大了寻找它源型隐蔽油气藏的领域。通过对"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理论"的油气运移的动力、阶段性、封隔层和模拟试验的分析,得出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发育除与"网"和"毯"有关外,还需要一定的动力条件。断层发育、成藏动力(超压)较强时油气成藏以上部的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为主;当成藏动力(超压)较弱时,即使断层较为发育,油气成藏仍以下部的成藏体系为主。埕岛油田为一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埕岛油田主体上部网毯式成藏体系较为发育和成藏动力较强和断层较为发育有关,埕岛东部斜坡带以下第叁系东营组为主要含油层系,上部网毯式成藏体系不发育的原因是成藏动力较弱。(本文来源于《2018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 2018)论文集》期刊2018-09-18)

李向阳,孟元林,周新桂,王丹丹,张文浩[4](2017)在《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盆地模拟软件恢复了莫里青断陷从始新世到现今地层的有机质演化史、生烃史、排烃史、排替压力史以及油气成藏史。结果表明,在永吉组沉积时期双阳组烃源岩成熟,开始生烃,其中双一段Ro>0.7%,达到排烃门限开始排烃,孔隙以次生孔为主,盖层封闭性好,油气藏开始形成。万昌组沉积时期,双阳组烃源岩排烃与构造定型期匹配良好,油气藏大规模形成。从新近纪开始,构造活动基本停止,油气藏保存良好至今。(本文来源于《中国锰业》期刊2017年04期)

罗晓容,张立宽,付晓飞,庞宏,周波[5](2016)在《深层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十年来,国内外盆地深层油气勘探取得重要发现,推动油气地质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本文综述了前人在深层油气地质理论研究、分析测试技术和评价预测方法等方面的新认识,系统论述了深层特殊成藏环境条件下油气成藏要素的特征及其演化。提出沉积构造导致的差异成岩作用使得砂岩储集层具有结构非均质性,影响甚至控制了深层有效储集层的分布;受古隆起和断裂带控制的裂缝岩溶带往往是碳酸盐岩层系中最为有效的储集空间;有效储集层与断裂构造组合,构成深层输导体系,油气在其中差异性运移聚集,控制了深层油气的富集与分布。最后对未来深层油气地质和成藏研究的发展方向作了分析。(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期刊2016年05期)

RAKOTONDRAVOAVY,Jules[6](2016)在《澳大利亚北波拿巴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波拿巴盆地包含了Petrel次盆地的西北地区,该地区具有一个厚的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层序。这个地区富含油气资源,特别是天然气和凝析油,其中Evans Shoal, Evans Shoal South, Blackwood, Caldita, Barossa (Lynedoch), Chuditch, and Sunrise-Troubadour天然气田分别拥有天然气储量8.3,0.07,2.5,2.9,2.7,0.7和5.5万亿立方英尺。来自澳大利亚波拿巴盆地的东北部12口单井的数据(Beluga 1, Evans Shoal 1,Evans Shoal 2, Heron 1, Lynedoch 1, Lynedoch 2, Loxton Shoals 1, Sunset 1, Chuditch 1, Troubadour 1, Sunrise 1, Sunrise 2)和3条地震测线资料被用以此次研究区油气成藏的动力学研究。一维、二维和叁维BasinMod软件被用于建模。研究区现今地温梯度值总体变化范围为3.05℃/100m至5.72℃/100m,平均值4.12℃/100m,现今热流值变化范围为46.23 mW/m2到75.85 mW/m2,平均值为61 mW/m2。最高地温梯度和最高热流值出现在Sahul台地,显示热流体向这个构造单元的迁移。根据模拟结果,较低的地温梯度和热流值出现在东南部的Beluga1井。北波拿巴盆地结果经历了岩石圈变薄等几个变形阶段。因此,热流值随盆地的地质历史发生相应变化。高古热流值出现在在侏罗纪裂痕事件中,变化范围为83.54 mW/m2到113 mW/m2,平均值为104.16 mW/m2,此阶段的高古热流值对于研究区烃源岩的成熟和生烃极为有利。有机质类型分析显示,研究区下-中侏罗统至下白垩统烃源岩主要为生气型Ⅲ型干酪根,Ⅳ型干酪根仅出现在Troubadour 1井Echuca Shoals组。另外,Beluga 1井Tuatara组,Sunset 1井Elang组合和Echuca Shoals Tuatara组,Troubadour 1井Elang组发现有生油型Ⅱ型干酪根和生气型Ⅲ型干酪根混合出现。在Malita Graben和Sahul平台,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均为差-很好,而在Calder graben区域,源岩有机质丰度为一般-好,生烃潜力为差-一般。源岩成熟度在各个区带变化不一,在Malita Graben平台,在早成熟到高成熟仅有分布;在Calder Graben区域,处于高成熟阶段;在Sahul Platform区域,除Loxton Shoals 1井处于中等成熟到晚成熟阶段外均处于早成熟到中等成熟阶段。Beluga 1井生排烃史模拟结果显示,在该井区,Plover和Tuatara组源岩在晚白垩纪开始生烃,并分别于中古近纪和早新近纪开始排烃,生油量分别为15.10mg/g TOC和21.16 mg/g TOC,生气量分别为33.36 mg/g TOC和13.28 mg/g TOC,排油效率分别为3.48%和21.79%,排气效率分别为26.53%和21.46%。Heron 1井生排烃史模拟结果显示,在该井区,Petrel (Frigate)和Echuca Shoals组源岩在早-中白垩纪开始生烃,并分别于晚白垩纪和晚古近纪开始排烃,生油量分别为15.30 mg/g TOC和11.95 mg/g TOC,生气量分别为36.29 mg/g TOC和26.77mg/g TOC,排油效率分别为60.43%和31.71%,排气效率分别为72.38%和34.35%。Evans Shoal 1井生排烃史模拟结果显示,在该井区,Plover, Cleia (Lower Frigate)和Echuca Shoals组源岩在晚白垩纪开始生烃,Plover组于晚白垩纪Cleia (Lower Frigate)和Echuca Shoals组源岩于晚古近纪开始排烃,生油量分别为29.55mg/g TOC,8.22 mg/g TOC和6.13 mg/g TOC,生气量分别为66.98 mg/g TOC, 18.89mg/gTOC和14.29 mg/g TOC,排油效率分别为71.54%,37.96%和37.36%,排气效率分别为72.54%,39.60%和37.93%。Evans Shoal2井生排烃史模拟结果显示,在该井区,Plover组源岩在中白垩纪开始生烃,Cleia (Lower Frigate)和Echuca Shoals组源岩在晚白垩纪开始生排烃,各组源岩生油量分别为25.16 mg/g TOC,23.91 mg/g TOC和27.88mg/g TOC,生气量分别为63.84 mg/g TOC,57.34mg/g TOC和65.73 mg/g TOC,排油效率分别为32.43%,37.68%和27.88%,排气效率分别为47.56%,50%和52.26%。Lynedoch 1井生排烃史模拟结果显示,在该井区,Cleia (Lower Frigate)和Echuca Shoals组源岩在晚白垩纪开始生烃,并分别于晚古近纪和早新近纪开始排烃,生油量分别为12.33 mg/g TOC和10.92 mg/g TOC,生气量分别为28.35 mg/gTOC和25.16 mg/g TOC,排油效率分别为8.97%和24.54%,排气效率分别为10.91%和28.22%。Lynedoch 2井生排烃史模拟结果显示,在该井区,Plover, Elang,和Echuca Shoals组源岩在晚白垩纪开始生烃,Plover组和Elang组于早新近纪,Echuca Shoals组源岩于早古近纪开始排烃,生油量分别为13.75 mg/g TOC,14.09 mg/gTOC和19.73 mg/g TOC,生气量分别为35.15 mg/g TOC,34.77mg/g TOC和46.85mg/g TOC,排油效率分别为6.04%,8.80%和43.08%,排气效率分别为18.07%,17.10%和50.5%。Loxton Shoals1井生排烃史模拟结果显示,在该井区,Plover, Laminaria组源岩分别于晚白垩纪和中古近纪开始生烃,于更新世开始排烃,生油量分别为14.28mg/g TOC和19.10 mg/g TOC,生气量分别为31.38 mg/g TOC和42.30 mg/g TOC,排油效率分别为4.90%和34.71%,排气效率分别为5.10%和34.42%。Sunset 1井生排烃史模拟结果显示,在该井区,Plover于早古近纪开始生烃,Elang,和Echuca Shoals组源岩在中古近纪开始生烃,各组源岩于更新世开始排烃,生油量分别为7.27 mg/g TOC,17.38 mg/g TOC和21.57 mg/g TOC,生气量分别为16.17 mg/g TOC,3.57mg/g TOC和4.25 mg/g TOC,排油效率分别为8.53%,53.62%和60%,排气效率分别为8.47%,51.82%和59.06%。Troubadour 1井生排烃史模拟结果显示,在该井区,Plover, Elang,和Echuca Shoals组源岩在晚白垩纪开始生烃,Plover和Elang组源岩分别于早古近纪和晚古近纪开始排烃,Echuca Shoals组源岩未排烃,生油量分别为8.61mg/g TOC, 6.96mg/g TOC和0.62mg/g TOC,生气量分别为18.95mg/g TOC,15.48mg/g TOC和1.36 mg/g TOC,排油效率分别为44.13%,38.51%和0.00%,排气效率分别为44.33%,38.57%和0.00%。Chuditch 1井生排烃史模拟结果显示,在该井区,Plover, Flamingo (Upper Frigate)和Echuca Shoals组源岩在晚白垩纪开始生烃,并分别于中始新世、晚上新世和早古近纪开始排烃,生油量分别为17.19mg/g TOC,16.98mg/g TOC和13.27mg/g TOC,生气量分别为37.95mg/g TOC,37.53mg/g TOC和29.32 mg/gTOC,排油效率分别为73.30%,2.18%和50.87%,排气效率分别为73.73%,2.21%和51.09%。在Sunset-Loxton Shoals气田的中侏罗世Plover组砂岩储层被Elang (Laminaria)和Echuca Shoals的Wangarlu组粘土岩所覆盖,盖层质量差-很好,能封闭气藏,对于Chuditch气田而言,它被Flamingo组和Echuca Shoals组的粘土岩所覆盖,盖层质量差-很好,能封闭气藏。在Evans Shoal气田,中侏罗世Plover组的砂岩储层被Cleia (Lower Frigate), Echuca Shoal和Wangarlu组具低孔隙度和高透气性的盖层封盖,并被Elang组黏土岩覆盖,在Lynedoch区域中Echuca Shocals和Wangarlu组有效致密岩质量差且为低潜力储层。北波拿巴盆地输导体系中主要的运移途径有断裂、渗透性好的砂岩、不整合面和断层。在Malita和Calder地堑,气体生排烃的强度比Sahul地台任何一处都要高,在晚白垩世6600万年间,烃类主要从上侏罗统Malita地堑沉积中心(低结构)Petrel组迁移至Sunset-Loxton Shoals气田的Plover组。在Chuditch气田,在Chuditchl井,烃类在7.5Ma开始自中侏罗世Plover组源岩运移至Plover组储层。而在Sunset-Loxton Shoals气田,油气自晚白垩世开始运移至被Elang (Laminaria), Echuca Shoals和Wangarlu组盖层封盖的Plover组储层,在Heron1井早白垩世Echuca Shoals组源岩,和在早第叁纪从井Chuditch 1中早白垩Echuca Shoals组源岩(低结构)。在Chuditch气田,来自中侏罗纪的Plover源岩,上侏罗纪Petrel和下白垩纪的Echuca Shoals源岩的油气在Flamingo, Echuca Shoals和Wangarlu层位有效黏土盖层的封闭下,于中新世晚期运移进入Plover地层储层中。对于Sunrise-Loxton油气田,迁移的主要途径为自位于东南向的Malita Graben生烃灶向北、北东向运移进入;对于Chuditch气田,迁移的主要途径为自位于东南向的Malita Graben生烃灶向北、向西运移进入。Sahul台地上的圈闭有效的接收了运移来的油气。Sunset-Loxton圈闭可充注面积为2076平方公里,可用孔隙体积的5.34×1011桶,而油气进入,累积和泄漏的量分别为2.83×1012桶,5.34×1011桶和2.29×1012桶。然而,最高生烃潜力,碳氢化合物进入,积累和烃泄漏的量分别是5.70×1013公斤,2.91×1014公斤,5.70×1013公斤,分别为2.34×1014公斤。Chuditch圈闭可充注面积为981.30平方公里,可用孔隙体积的3.33×1010桶,而烃类进入,累积和泄漏的量分别为2.60×1012桶,3.33×1011桶和2.57×1012桶。然而,最高生烃潜力,油气进入,积累和烃泄漏的量分别是3.44×1012公斤,3.44×1012公斤,3.44×1012公和2.66×1014公斤。(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6-05-01)

丁青[7](2015)在《天阳坪断裂带流体化学-动力学行为轨迹与油气成藏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天阳坪断裂是一条多期活动的区域断裂,平面上出露规模达60余千米,剖面上切割层位贯穿前震旦至第四系,为一复杂断裂。断裂带的结构和性质对油气成藏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通过以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对比、铷锶等时线测年、包裹体激光拉曼成份测定等分析,追踪了断裂带流体化学—动力学行为轨迹,认为天阳坪断裂带存在残余-过渡宿主、断续-接替宿主两种可能的成藏模式,其中天阳坪断裂东侧宜昌稳定带具有断续-接替宿主成藏模式的油气藏。(本文来源于《江汉石油科技》期刊2015年04期)

吴西顺,刘丽芳,赵俊青,邵明娟,吕鹏[8](2015)在《南中国海构造动力学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中国海经历了古海洋扩张与闭合和新海洋形成等阶段。构造动力学在控制沉积过程、生烃热力学、形成油气生储运聚通道等方面都具有深远影响。南中海中央底部是洋壳扩张停止后形成的海底山链。笔者考察了南海周边等国的海域油气田及沉积学特征,重点研究构造和地热对沉积过程的控制,思考运聚与构造的关系,结合沉积热史及烃源岩分布和当今技术发展,作者展望了主要勘探前景区域。海底扩张历史的发生时期上有不同观点和争议。但根据最新高精度数据,基本上可以断定南海中央区的海底扩张开始于32Ma,西南部洋盆扩张始于25 Ma,整个洋盆的扩张终于20.5 Ma,之后沿洋中脊形成了一系列的岩浆型海底山链。2015年,Sandwell等人采用Cryo Sat-2和Jason-1卫星的最新全球海洋重力和深度数据,清晰追踪到海陆边界以及已完全消失的扩张中心及5条隐伏断裂。大陆板块断裂为白垩纪末期洋盆的形成创造了机遇,并在之后约40 Ma里向南和西扩展。但赵钊等人认为,南海海盆于15.5 Ma才扩张结束。张功成等(2015)提出古南海和新南海两个构造旋回,来解释南中国海的演化史。南海及周边的沉积盆地群主要可划分为内带和外带共4类盆地(弧前、弧后、裂陷和被动陆缘),并围绕新生洋壳呈现"外油内气"的运聚特征,其中浅水区裂陷盆地多富油,深水区被动陆缘多富气。张功成等(2010)提出"源热共控论"予以解释。作者认为,无论是源还是热,其构造背景和深层原因都是构造活动的演化与发展。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10年对东南亚23个地质省内未发现油气潜力进行了评价。其中许多油气盆地起源于伸张盆地演变成后裂谷的热沉降阶段,特点是碳酸盐台地沉积或进积型碎屑楔为特征的被动大陆边缘。构造历史演化的复杂性涉及陆壳的裂解和消减、洋盆的张开与闭合、地体的碰撞和缝合、区域断层系统及相关结构的发展、增生楔和局地隆起等。未发现石油资源平均总量为21632万桶石油;未发现天然气的平均总量为298761亿立方英尺。总体而言,90%以上未发现资源位于近海;未发现天然气资源是未探明石油资源的3倍多。南海海域油气资源丰富,EIA估计探明和未探明储量为110亿桶石油和190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但是Wood Makenzie公司却认为探明油气只有25亿桶油当量。但是中国荔湾3-1气田和2012年陵水大气田逐步展示了南海深水盆地的潜力。南海深水油气的前景对于中国来说即诱人又富有挑战。但是,沉积油气系统和深水勘探开发技术研究无疑将成为中国最好的底牌。(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24)

孙盈,琚宜文,谭锋奇,Neupane,Bhupati[9](2014)在《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成藏动力学目前在国内外均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概念。罗晓容[11]认为,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应该以一期油气成藏过程中从油气源到油气藏的统一动力环境系统为单元,定量研究油气供源、运移、聚集的机理、控制因素和动力学过程。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的思想方法是以定量描述和分析为主要方法,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输导体系分析。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和多学科联合研究的开展,成藏动力学在油气运聚动力、输导格架、油气运聚过程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来源于《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57:盆地动力学与非常规能源论文集》期刊2014-10-20)

陈勇,王鑫涛,方世虎,张健,赵孟军[10](2013)在《准南霍-玛-吐构造带紫泥泉子组油气成藏流体动力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区域热演化史和埋藏史基础上,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构造带白垩系东沟组-古近系紫泥泉子组砂岩储层流体包裹体样品的系统分析,确定各期次油气成藏的主要时间,并对古近系紫泥泉子组在油气成藏期中的古流体势演化和油气运聚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经历了两期油气成藏,第一期主要在中新世中—晚期(距今约14~9 Ma),第二期主要在上新世中—晚期(距今约3.7~2.5 Ma);两期油气成藏的古流体势分布格局具有显着差异,第一期在吐谷鲁背斜区的古流体势最低,以聚集白垩系烃源岩生成的油为主,第二期在玛纳斯背斜区的古流体势演变为最低,以聚集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生成的气为主。(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油气成藏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油气成藏动力学》课程是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学术型与地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和核心课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于2005年在国内外率先开设《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生课程,通过科学界定学科内涵、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完善考核体系,课程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但今后仍需在分类细化课程内容、强化与其他课程衔接及融合、大力推进教材建设等方面继续努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气成藏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一茗.西藏伦坡拉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9

[2].叶加仁,何生,陈红汉,张树林.研究生《油气成藏动力学》课程建设[J].广东化工.2018

[3].范长江,时丕同,王振华,王崟,伍小雄.埕岛油田“网毯式油气成藏”动力学分析[C].2018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2018)论文集.2018

[4].李向阳,孟元林,周新桂,王丹丹,张文浩.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J].中国锰业.2017

[5].罗晓容,张立宽,付晓飞,庞宏,周波.深层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进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6

[6].RAKOTONDRAVOAVY,Jules.澳大利亚北波拿巴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

[7].丁青.天阳坪断裂带流体化学-动力学行为轨迹与油气成藏规律[J].江汉石油科技.2015

[8].吴西顺,刘丽芳,赵俊青,邵明娟,吕鹏.南中国海构造动力学对油气成藏的影响[C].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2015

[9].孙盈,琚宜文,谭锋奇,Neupane,Bhupati.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进展[C].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57:盆地动力学与非常规能源论文集.2014

[10].陈勇,王鑫涛,方世虎,张健,赵孟军.准南霍-玛-吐构造带紫泥泉子组油气成藏流体动力学特征[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标签:;  ;  ;  ;  

油气成藏动力学论文-刘一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