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IBR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传染病,也是我国进境动物和国际动物贸易中规定的重点检疫对象。因此,加强IBR诊断技术的研究工作对预防和控制本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还没有商品化的检测IBR的诊断试剂,口岸动物IBR的检测处于严重依赖国外试剂盒的状况。为此,本研究用大肠杆菌表达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D基因,将重组蛋白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gD糖蛋白位于病毒囊膜及感染细胞的表面,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的主要结构蛋白,是IBR诊断试剂中特异性抗原的首选蛋白。本实验将IBRV gD基因的重组质粒pET30a-gD转化BL21(DE3)表达菌,经IPTG诱导得到了大量可溶性表达的重组蛋白,采用Ni柱亲和层析法在非变性的条件下成功地纯化了重组蛋白,纯化的重组蛋白浓度为0.128 mg/ml,纯度为96 %。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检测证明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可以被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血清所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将大肠杆菌表达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重组gD蛋白,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将其命名为gD-ELISA。通过一系列试验,确定了底物液中TMB最佳使用浓度(0.4mg/ml);DMSO最佳使用浓度(15%);0.75 %过氧化氢尿素最佳使用浓度(25.6μl/ml);重组抗原最佳包被浓度(6.4μg/ml);最佳封闭液(含10%马血清的PBST)和最佳封闭时间(1h);血清样本最佳稀释度(1:80)和最佳作用时间(1.5 h);酶标二抗最佳工作浓度(1:5000)和最佳作用时间(1h);底物最佳显色时间(15min)和终止液最佳作用时间(5min);判定临界值(PR≥38.0为阳性,PR<30.8为阴性)。交叉反应试验表明,该重组抗原与其它常见5种牛病的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阻断试验表明,IBRV细胞培养液能在很大程度上阻断重组抗原与阳性血清的反应,而对阴性血清没有明显的影响。重复性试验表明,批内重复的变异系数小于5%,批间重复的变异系数小于15%。与病毒中和试验相比,符合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1 %、85.0 %和83.4 %。与本实验室已建立的IBRV全病毒ELISA诊断方法相比,符合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9 %、94.2 %和90.2 %。应用IBRV gD-ELISA检测了国内11个省份的2012份血清样本,得出国内平均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6.0 %(926/2012)。上述结果表明,IBRV gD-ELISA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成功诱导表达了gD基因,获得了以可溶性表达的目的蛋白,为研究gD基因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利用纯化的重组蛋白成功建立了快速简便的IBRV gD-ELISA诊断方法,为IBR的检疫、诊断、抗体监测、预防及控制措施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持,为开发IBR商品化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D蛋白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J]. 中国兽医科学 2019(12)
- [2].中国本土企业的家庭伦理泛化机制——基于GD公司的单案例研究[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9(06)
- [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D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7(10)
- [4].组态相互作用对Gd离子谱线分布的影响[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5].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D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J]. 动物医学进展 2020(03)
- [6].稀土Gd~(3+)掺杂对钴铁氧体结构与吸波性能的影响[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20(07)
- [7].枯草芽孢杆菌GD产脂肽的抗菌作用及活性成分分析[J]. 畜牧与兽医 2016(01)
- [8].新疆部分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感染的检测与gD基因序列分析[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03)
- [9].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gD基因序列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06)
- [10].渠道人员素质模型的构建与应用:以GD公司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 2011(01)
- [11].GD地区火成岩地震采集方法研究[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05)
- [12].元素Gd对7075铝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20(02)
- [13].GD区块致密砂岩储层盐敏评价研究[J]. 化工管理 2015(24)
- [14].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的困境探析——基于GD省行业协会的访谈[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 [15].GD集团财务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 会计师 2016(03)
- [16].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D蛋白主要抗原区域的高效表达、纯化与鉴定[J]. 中国畜牧兽医 2013(03)
- [17].抗Ⅱ型单纯疱疹病毒表面抗原g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J]. 药物生物技术 2012(06)
- [18].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D基因的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J]. 中国兽医学报 2009(03)
- [19].闽西地区新流行猪伪狂犬病病毒gD基因分子特征[J]. 中国兽医学报 2017(05)
- [20].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D基因截短表达及其抗血清制备[J]. 家畜生态学报 2013(01)
- [21].求解偏微分方程的GD法原理及应用[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22].一种由4种氢键构筑的Gd~(3+)的超分子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荧光性质(英文)[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23].基于混合官能团配体一维链状Gd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0(06)
- [24].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囊膜gD糖蛋白的单链抗体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及活性检测[J]. 中国畜牧兽医 2017(08)
- [25].鸭肝炎病毒GD株的分离与RT-PCR鉴定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12(02)
- [26].贝叶斯判别法在GD地区叠前地震属性交会中的应用[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05)
- [27].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D蛋白表位鉴定[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5(11)
- [28].胡椒碱对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β-GD活性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0(02)
- [29].稀土离子Gd~(3+)掺杂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碱性品红降解性能的研究[J].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0(05)
- [30].Gd掺杂锐钛矿型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降解苯甲羟肟酸活性[J]. 硅酸盐学报 2017(10)
标签: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论文; 蛋白论文; 表达论文; 间接论文; 诊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