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论文题目: 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基础心理学

作者: 马蔚蔚

导师: 陈青萍

关键词: 大学生,孤独感,人格,自尊,社会支持,父母教养方式

文献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交往越来越趋于肤浅,导致个体间情感的疏离和淡化,孤独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通病。孤独和许多的消极情绪相联系,研究表明,孤独会给人们带来种种消极的体验,如沮丧、无助、抑郁、烦躁、自卑、绝望等,因此孤独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据统计,身体健康但精神孤独的人在十年之中的死亡数量要比那些身体健康而合群的人死亡数多一倍。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担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然而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的孤独现象不仅存在,而且甚为严重,这于他们的成才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消除大学生的孤独感,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成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然而,已有的关于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因素的研究较少,缺乏验证研究和系统研究,这给实际的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本次研究将考察大学生中的孤独现象,探索影响孤独感的心理因素及其作用途径,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以上目的,本次研究采用情感和社交孤独量表(ESL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版本(EPQ-RSC)、自尊量表(SES)、信任量表(Trust Scale)、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量表(IP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对陕西普通高校共503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社交孤独在性别、生源、城乡、学习成绩、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年级和专业间存在交互作用,理工类三四年级学生的社交孤独高于其他学生;重点院校学生社交孤独低于非重点院校学生。 2、大学生情感孤独在性别、生源、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年级和专业间存在交互作用,文科三四年级学生的情感孤独感低于其他学生;重点院校学生情感孤独低于非重点院校学生:来自城市学生的情感孤独低于来自农村的学生;成绩优秀学生的情感孤独低于成绩中等的学生。 3、大学生的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与人格特征有关。外向型个体不易发生孤独现象,神经质与精神质人格特征者易发生孤独现象。 4、大学生的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与自尊有关,自尊程度高者孤独感较低。 5、大学生的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均与心理控制源倾向有关。心理控制源倾向为外控的大学生,其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均较内控倾向的大学生强烈。 6、大学生的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与人际信任有关。大学生若感到同伴的行为

论文目录:

引言

一、研究综述

(一) 孤独的研究历史及进展情况

(二) 关于孤独感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

(三) 孤独感以往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研究方向

二、研究目的和假设

(一) 本研究目的

(二) 本研究假设

三、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工具和材料

(三) 施测方法和程序

(四) 数据统计分析

四、研究结果

五、分析与讨论

六、结论与建议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 2005-07-19

参考文献

  • [1].大学新生心理控制源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D]. 陈娟.苏州大学2013
  • [2].长沙市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社会支持研究[D]. 刘香湘.云南师范大学2018
  • [3].心理韧性与压力感知: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D]. 王鹏程.海南大学2018
  • [4].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的互动过程研究[D]. 廖丽旋.安徽大学2013
  • [5].硕士毕业生社会支持与求职行为研究[D]. 党春艳.华中师范大学2008
  • [6].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 魏岚.山西大学2007
  • [7].地方高校大学新生SCL-90调查结果的元分析研究[D]. 盛红勇.湖南师范大学2006

相关论文

  • [1].大学生孤独感与社交能力、气质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干预研究[D]. 赵晨.首都师范大学2008
  • [2].高职新生孤独感的干预研究[D]. 杨冬梅.苏州大学2007
  • [3].大学生羞怯特点及其与自尊、孤独、人际情境觉察能力的关系[D]. 王倩倩.山东师范大学2007
  • [4].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社会行为及社交自我知觉的研究[D]. 孙红梅.天津师范大学2005
  • [5].儿童社会行为、同伴关系、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 孙晓军.华中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  ;  ;  ;  

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