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特发性多发性肌炎的临床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神经病学
作者: 刘芳
导师: 蒲传强
关键词: 炎性肌病,特发性多发性肌炎,间质性肺病,心脏损害,周围神经损害,复发,回顾性研究,抗核抗体,抗抗体,肌电图,运动单位电位,神经肌炎
文献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 分析特发性多发性肌炎(Idiopathic polymyositis,IPM)的基本临床特征、常见并发症、神经电生理及复发的规律。 资料和方法 1.统计描述1980~2004年我院102例IPM住院患者的临床概况。 2.分析总结91例IPM患者的肌电图特点,采用分类资料中多组率的比较,t检验以及等级资料的秩检验对比研究不同肌肉检出的阳性率以及病程、年龄等因素对肌电图结果的影响。 3.总结分析41例IPM患者合并心脏损害的临床症状、相关的辅助检查特点,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及率的比较,研究其独特的临床特点。 4.总结分析17例IPM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及率的比较,研究间质性肺病特殊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血清特异性抗体对诊断的意义。 5.采用率的比较方法,总结分析1997~2004年复发的19例IPM患者药物治疗、减量及停药情况、复发的类型、复发的季节性,初步揭示复发的一般规律。 6.采用秩和检验、率的比较等方法,总结8例IPM合并周围神经损害者临床、血清学及肌电图特点,研究其可能的机制。 结果 1.102例IPM患者平均年龄平均41±14岁,患者男43例(42.2%),女59例(57.8%),男:女=1:1.4。亚急性发病者最多,其次为慢性发病。四肢无力者(89.2%)最常见,同时可依次伴有颈肌、
论文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astract
前言
特发性多发性肌炎的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 特发性多发性肌炎的临床特点
第二部分 特发性多发性肌炎的肌电图特点
第三部分 特发性多发性肌炎合并心脏的损害
第四部分 特发性多发性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病
第五部分 特发性多发性肌炎的复发
第六部分 特发性多发性肌炎伴周围神经损伤
文献综述一 炎症性肌病的免疫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二 炎症性肌病肌肉功能障碍的研究
附录一 坏死性肌病——9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附录二 坏死性肌病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5
参考文献
- [1].调节性T细胞治疗多发性肌炎的实验研究[D]. 石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
- [2].多发性肌炎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导致肌萎缩临床及病理机制研究[D]. 时宏娟.山东大学2015
- [3].白介素-22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间质性肺病发病中作用及机制研究[D]. 曹孟淑.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 [4].细胞外基质降解系统在多发性肌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 段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
- [5].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分子免疫病理诊断及分子免疫机制研究[D]. 戴廷军.山东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全血灌流免疫吸附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实验研究[D]. 杨丽.天津医科大学2002
- [2].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及HSP90 mRNA表达与糖皮质激素疗效相关性的研究[D]. 刘继峰.中国医科大学2003
- [3].中国北方汉族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与HLA-Ⅰ、Ⅱ类等位基因相关性研究[D]. 韩秀萍.中国医科大学2002
- [4].周期性麻痹的临床及相关基因突变研究[D]. 郭秀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
- [5].Emery-Dreifuss型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病理、emerin蛋白及STA基因表达的研究[D]. 许淑芬.吉林大学2004
- [6].胸腺瘤病理学和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临床诊治的研究[D]. 吴涛.第二军医大学2004
- [7].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致病新位点的阶段性研究及脑特异基因SEZ-6与癫痫的关系探讨[D]. 余志良.第二军医大学2005
- [8].PM/DM诊断与治疗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 韩顺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
- [9].重症肌无力的电生理学检查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刘银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10].加味四妙散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赖名慧.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标签:炎性肌病论文; 特发性多发性肌炎论文; 间质性肺病论文; 心脏损害论文; 周围神经损害论文; 复发论文; 回顾性研究论文; 抗核抗体论文; 抗抗体论文; 肌电图论文; 运动单位电位论文; 神经肌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