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电煤是煤电供应链的上游,电力与电煤市场运行的状况密切相关。在我国电力与电煤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本文希望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能源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基础上,从电力与电煤市场协同发展的角度,研究探索实现电力与电煤市场协同的新途径、新方法。本文主要就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的三个关键协同关系及其监管进行深入的研究,包括:(1)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价格协同;(2)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交易协同;(3)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风险协同;(4)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监管。根据我国电力与电煤市场发展现状,构建了价格协同、交易协同、风险协同的电力与电煤市场协同机制,建立了电力与电煤市场监管架构及模型。通过算例和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电力与电煤市场协同机制和市场监管模型的有效性。这对我国有序开展电力与电煤市场交易,完善电力与电煤市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归纳和分析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将协同理论运用于电力与电煤市场中,统筹考虑解决电力与电煤市场协同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取得了以下四个创新性成果:(1)针对电力与电煤市场过渡期构建了一种价格协同机制与方法——考虑市场行为与CPI的电力与电煤价格修正模型与方法。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允许电煤价格合理的波动,电煤价格的波动及时反映在上网电价上,并通过终端售电价格的修正疏导出去。以3%和5%作为终端电价的修正路径选择的依据,当预测CPI大于3%时,煤价的波动造成电力成本的变化,可以通过只对出口制造企业的终端售电价格联动疏导,通过产品出口将通胀适当输出,缓解国内通胀压力;当CPI大于5%且电煤价格涨幅超过15%时,政府监管机构或价格主管部门应启动电煤价格临时干预,遏制电煤价格进一步上涨。(2)针对体系完备的市场提出了电力与电煤市场交易协同机制——体系完备的电力与电煤市场通过现货市场交易、远期市场交易和期货市场交易之间的协同作用形成具有权威性的市场价格。根据电力与电煤交易的特点,设计了电煤期货合约,提出电煤期货交割数据中心及其定位,并分别建立电煤期货市场的集合竞价交易模型、连续竞价交易模型和做市商交易模型,为设计合理的电煤期货市场,健全电煤市场体系,发挥电力与电煤市场现货市场、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交易的协同作用提供理论参考。(3)针对市场风险的动力问题,运用协同理论的协同效用、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电力与电煤市场风险协同管理的动力机理,建立了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风险协同模型;提出了储市商的概念,通过储市商的市场调节作用,实现适度市场化的电力与电煤市场协同,平稳市场价格和抑制市场风险。这为我国电力与电煤市场风险管理和市场调节开启了新思路。(4)以当前煤炭大省资源整合为背景,指出我国电力与电煤市场监管的必要性,建立了我国电力与电煤市场监管架构,提出了适合于我国电力与电煤市场的价格、交易及风险监管模式与方法。结合过渡期价格协同机制,提出了储市商进行市场调节下的价格监管方法,并进行了仿真;煤炭资源整合容易形成合谋联盟,就市场交易行为对交易价格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我国电煤市场交易监管模型,为我国电力与电煤市场提供更直接和有效的市场监管措施;根据我国电力与电煤市场特点,提出了建立三级风险监管模式(政府监管机构、交易中心和行业协会)的建议,并从整个电力与电煤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角度,提出了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监管的建设性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图索引表索引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2 电力与电煤市场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1.2.1 电力与电煤市场理论研究1.2.2 国内外电力与电煤市场实践分析1.2.3 对现有研究与实践的评述1.3 论文的内容结构与研究路线第2章 电力与电煤市场机制分析2.1 引言2.2 国内外主要国家能源管理体制2.2.1 国外主要能源生产国家的能源管理体制2.2.2 我国能源管理体制2.3 国内外电力与电煤市场机制2.3.1 国外电力与电煤市场机制2.3.2 我国电力与电煤市场机制分析2.3.3 我国煤电运问题2.4 我国电力与电煤市场机制发展趋势2.4.1 电力与电煤多元化协同发展2.4.2 电力与电煤适度市场化2.5 本章小结第3章 协同理论及其在电力与电煤市场的应用3.1 引言3.2 协同理论研究综述3.3 协同理论3.3.1 协同效应3.3.2 伺服原理3.3.3 自组织过程3.4 协同理论在市场研究中的应用3.5 协同理论在电力与电煤市场的应用3.5.1 煤电运战略协同3.5.2 电力与电煤供应链协同3.6 电力与电煤市场协同3.7 本章小结第4章 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价格协同研究4.1 引言4.2 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分析4.3 电力与电煤价格传导效应比较4.4 中国电力与电煤交易价格协同模型建立4.4.1 电力与电煤价格修正方法4.4.2 电力与电煤价格修正模型的建立4.4.3 终端售电价格修正模型4.4.4 成熟的电力与电煤市场价格协同的说明4.5 实证分析4.6 本章小结第5章 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交易协同研究5.1 引言5.2 中国电力与电煤交易方式现状5.3 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的发展5.3.1 现货市场5.3.2 期货市场5.4 电力与电煤市场交易制度5.5 中国电煤期货市场交易机理研究5.5.1 中国电煤期货合约要素设计5.5.2 电煤期货市场交易模型5.5.3 电煤交割制度与交割数据中心5.6 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交易的协同过程分析5.7 交易协同仿真分析5.7.1 基本假设5.7.2 交易仿真5.8 本章小结第6章 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风险协同研究6.1 引言6.2 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6.3 市场风险对市场参与者的影响分析6.4 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风险管理分析6.4.1 电力与电煤市场的风险要素6.4.2 电力与电煤市场风险协同管理的基础理论6.4.3 电力与电煤市场风险协同动力机制6.5 电力与电煤市场风险协同模型6.5.1 市场风险协同的价值方程6.5.2 市场风险协同模型6.6 储市商机制下市场风险协同分析6.7 本章小结第7章 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监管研究7.1 引言7.2 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监管架构设计7.3 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价格监管7.3.1 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价格监管存在的问题7.3.2 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价格监管对策7.3.3 市场价格监管仿真7.4 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交易监管研究7.4.1 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交易的问题7.4.2 电煤市场份额与需求弹性对合谋产生溢价的影响7.4.3 垄断竞争下的市场交易分析7.4.4 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交易监管模型建立7.4.5 交易监管仿真7.5 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风险监管7.5.1 电力与电煤市场风险监管现状7.5.2 电力与电煤市场风险监管模式7.6 本章小结第8章 结论与展望8.1 结论8.2 展望参考文献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致谢作者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电力与电煤市场论文; 协同机制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电煤期货论文; 风险协同论文; 市场监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