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为学”之道及当代价值启示

荀子“为学”之道及当代价值启示

论文摘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并不缺乏教育思想,它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为学”思想是其构建的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重在对个体价值体系的培养,他认为德性的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对圣人的追求是儒者不懈努力地内在动力。荀子首先坦然承认人性是恶的,欲望无穷无尽,而社会能提供的物质却是有限的,这就构成了一组矛盾,想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通过“为学”来加强个体的道德修养。用《诗》、《书》、《礼》、《乐》、《春秋》,“礼”、“乐”以及荀子的荣辱思想是“为学”内容;再配上积善成德,反身自省,隆师亲友,注重环境和学思行相结合的“为学”方法;达到培养高尚人格及促进社会和谐的“为学”目标。荀子就是想塑造出能为民众做出榜样,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君子、圣人。荀子的这种思想对当代社会公民的思想道德的提高有很大的价值启示。当前对“人才”的定义应该充分考虑到道德品性,不单单是对知识的重视,然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向所有人提出同一个目标荀子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他的人才培养顺序是:士—君子—圣人。所以,我们要借鉴荀子的观点,再充分考虑到周围环境及个人资质等因素,来制定出有层次的道德教育目标。采用德法并重的道德教育方式,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荀子在叙述“为学”的方法时特别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所以要创造出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对人的言行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社会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道德缺失的现象频频可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在必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系统研究法
  • 1.3.3 跨学科研究法
  • 1.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2 荀子“为学”之道产生的渊源
  • 2.1 何为“为学”之道
  • 2.2 荀子“为学”之道的社会背景
  • 2.2.1 经济背景
  • 2.2.2 政治背景
  • 2.2.3 文化背景
  • 2.3 荀子“为学”之道的思想渊源
  • 3 荀子“为学”之道的理论基石
  • 3.1 天人相分,各尽其职
  • 3.2 人之性恶,以学向善
  • 3.3 心有征知,统摄感官
  • 4 荀子“为学”之道的理念
  • 4.1 “为学”的内容
  • 4.1.1 儒家经典
  • 4.1.2 以礼教人,以乐化人
  • 4.1.3 知荣辱
  • 4.2 “为学”的方法
  • 4.2.1 积善成德,反身自省
  • 4.2.2 隆师亲友
  • 4.2.3 环境塑造
  • 4.2.4 学思行相统一
  • 4.3 “为学”的目标
  • 4.3.1 对高尚人格的塑造
  • 4.3.2 促进社会的和谐
  • 5 荀子“为学”之道的当代价值
  • 5.1 对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启示
  • 5.1.1 对“人才”的重新定义
  • 5.1.2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5.1.3 制定具有层次性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
  • 5.2 对当代思想道德教育途径的启示
  • 5.2.1 德法并重
  • 5.2.2 注重环境的塑造
  • 5.2.3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为学观心联》[J]. 中国民族博览 2019(07)
    • [2].传承《为学》育真人[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9(24)
    • [3].浅谈《为学》的议论技巧[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7(10)
    • [4].以学为本,为学服务[J]. 教书育人 2017(10)
    • [5].有多少人吃午饭[J]. 小学生学习指导 2018(Z2)
    • [6].教育的信仰[J]. 教育 2016(40)
    • [7].本期主题:为学[J].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7(Z1)
    • [8].本期主题:为学[J].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17(Z1)
    • [9].选择了,就不怕苦[J]. 作文 2017(04)
    • [10].瓶、钵胜于舟——感悟《为学》主观客观因素[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9(04)
    • [11].“变教为学”需要教师做什么[J]. 教育视界 2016(12)
    • [12].“变教为学”需要珍惜学生提出的问题[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5(Z1)
    • [13].从体育视角看“变教为学”的文化性[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5(05)
    • [14].先秦儒家的“为己之学”和“为学由己”思想[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05)
    • [15].“为学”与“做人”[J]. 中国德育 2009(11)
    • [16].帮助学困生的几个着力点[J]. 宁夏教育科研 2010(01)
    • [17].《论语》“为学”思想初探[J]. 儒藏论坛 2019(02)
    • [18].瓶钵胜于舟——感悟《为学》主观客观因素[J]. 语文教学之友 2009(09)
    • [19].“变教为学”视角下的教师角色[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5(09)
    • [20].在“变教为学”的课堂中与学生共成长[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5(09)
    • [21].陆象山为学的“有心”与“无意”[J]. 湖北社会科学 2019(02)
    • [22].“变教为学”需要“好奇”的问题[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6(03)
    • [23].“变”还是没变?——也谈王阳明的为学历程[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24].《为学》教学设计[J]. 中国农村教育 2018(16)
    • [25].“变教为学”视角下挖掘学生“认知”上的错误[J]. 小学教学参考 2018(20)
    • [26].“变教为学”需要“自然、自由、自主”的课堂氛围[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4(06)
    • [27].试论《为学》的思想内涵[J]. 语文建设 2014(30)
    • [28].如何在“变教为学”的课堂上实现“育人为本”——以“年、月、日”的教学为例[J]. 小学教学参考 2018(08)
    • [29].课堂“为学”:引学、助学、自学[J]. 四川教育 2016(Z1)
    • [30].《近思录》的为学思想述略[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03)

    标签:;  ;  ;  ;  

    荀子“为学”之道及当代价值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