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血瘀症是腹腔感染性疾病常见的主证或兼证,活血化瘀法已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主要治则。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曾对活血化瘀治则与方药进行过不少研究,对复方丹参方与其他治则中药协同作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本研究选用对腹腔感染性疾病针对性较强的四味活血药——大血藤、牡丹皮、赤芍和延胡索组成凉血活血方,从四味药有效组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入手,观察凉血活血方对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及其后期形成的腹腔粘连的疗效,对其作用机理亦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和红外分光光度计对四味中药的成分进行分析和定量,并依据文献报道和临床用药经验确定凉血活血方的有效组分;采用盲肠结扎打孔法(CLP)制作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动物模型,应用有效组分剂和传统煎剂口服给药的方法,观察凉血活血方治疗3天后腹腔感染脏器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并对血浆内毒素、细胞因子TNF-α、IL-1、IL-6含量进行检测,同时观察对肠系膜血管血流、肠粘膜组织微循环血流、肠粘膜组织氧含量以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仍采用盲肠结扎打孔法(CLP)制作大鼠腹腔粘连动物模型,应用有效组分剂和传统煎剂口服给药,观察凉血活血方治疗14天后腹腔粘连小肠病理形态学变化,并对血浆内毒素,血浆纤维蛋白原以及血清TNF-α、TGF-β1、ICAM-1、MMP-1、TIMP-1和VEGF含量进行检测,同时观察对肠屏障功能和粘连组织羟脯氨酸(OHP)、Ⅰ、Ⅲ型胶原以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结果:确定了凉血活血方的六类有效组分为:有机酸类(绿原酸)、皂苷类(大血藤总皂苷)、萜类化合物(芍药苷)、挥发油类(丹皮酚)、多糖类(丹皮多糖)和生物碱类(延胡索乙素),提取、分离各有效组分制备成凉血活血方组分剂;腹腔感染时应用凉血活血方可以改善小肠组织血液灌流和氧含量,保护肠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1、IL-6的血清含量;腹腔粘连时应用凉血活血方可以保护肠屏障功能,减少血浆内毒素和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粘连组织中羟脯氨酸、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和微血管密度,降低TNF-α、TGF-β1、ICAM-1、TIMP-1、VEGF的表达水平,提高MMP-1的表达水平,从而减少腹腔粘连的形成。相同剂量时,煎剂组效果与组分剂组持平。结论:凉血活血方的六类有效组分通过多条途径干预CLP术后大鼠肠血液循环、屏障功能以及腹腔炎症和粘连的形成过程中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改善急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各种症状,减少后期腹腔粘连的形成。凉血活血方是治疗腹腔感染性疾病有效的活血化瘀方剂。两种不同剂型的疗效差别,涉及到许多因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