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受我国现行企业年金政策法规的限制,一个企业年金项目不可能仅由一家金融机构来管理,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年金项目管理中多个管理模式并存的状况,具有企业年金项目管理资格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基金公司等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各家机构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在众多管理模式中如何取舍;在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如何实现管理规模最大化,产生规模效应;为了争取更多的管理规模,在角色定位上如何取舍,才能更好的与其他管理机构合作共赢;在拥有一定管理规模后,根据未来的政策导向,在管理模式和角色定位上又如何进行调整,很多类似的问题已摆在各家机构面前。不认真看待这些问题,将可能导致机构的企业年金业务发展策略出现偏差,在竞争中淘汰出局。本文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对商业银行在我国企业年金业务发展趋势下,在竞争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研究。研究过程中,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国内外企业年金相关资料,对我国以及美国、香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企业年金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分析,并从政策背景、管理模式和角色定位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国较为弱化的受托人角色,随着企业年金业务的不断发展,其核心地位会逐渐得到巩固和强化,而账户管理人则可能逐渐由受托人直接兼任,投资管理人也可能逐步转变为投资理财顾问的角色,仅提供投资建议,由企业年金计划参与者自由选择投资产品。作者还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抽取两家银行和两家保险公司,分别对他们的企业年金项目管理能力和企业年金管理系统进行了较为深入地了解,总结比较出银行业和保险业在企业年金项目管理中的优势和劣势。可以看出,银行业的优势在于账户管理,无论是管理能力还是管理系统,从全面性、安全性和系统性上都优于保险业;而保险业的优势在于受托管理,但仅在受托管理能力上略胜一筹,从受托系统上来讲,没有明显的优势。按照本文分析出的我国企业年金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银行业占优势的账户管理人角色地位将不再凸显,而保险业反而可以通过受托人地位的强化,凭借其受托管理能力上的优势,通过竞争受托人来获得账户管理人角色。所以,商业银行只有在保持自己账户管理人优势的同时,迅速提高自己的受托管理水平,坚持受托和账户管理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利用自身在风险控制、责任赔付、系统开发和服务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大力推广2+1+N模式,才能在未来企业年金的残酷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和长期化。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建立企业年金业务信息交互标准的探索与实践[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08)
- [2].企业年金信托管理的治理结构研究(三)——论集中捆绑模式[J]. 国有资产管理 2008(04)
- [3].资管业务的经营边界[J]. 中国金融 2018(06)
- [4].工行要闻[J]. 中国城市金融 2015(02)
- [5].关于兼任投资管理人时受托人治理结构的说明(二)[J]. 山东劳动保障 2009(Z1)
- [6].管理创新:为健康发展提供保障[J]. 中国城市金融 2014(11)
- [7].关于兼任投资管理人时受托人治理结构的说明(四)[J]. 山东劳动保障 2009(05)
- [8].理事会会员名片[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2(12)
- [9].银行点击[J]. 金融博览(银行客户) 2008(12)
- [10].做百姓“养命钱”的守护者[J]. 中国银行业 2018(08)
- [11].参保登记 建立国民服务活档案[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4(10)
- [12].理事会会员名片[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1(01)
- [13].理事会会员名片[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8(07)
- [14].理事会会员名片[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6(09)
- [15].高效便捷的年金运营体系[J]. 上海国资 2009(07)
- [16].论企业年金管理机构间的相互关系[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0(08)
- [17].论企业年金管理机构间的相互关系[J]. 才智 2008(13)
- [18].四类人帮你管年金[J]. 金融博览(银行客户) 2010(05)
- [19].基金动态[J]. 股市动态分析 2009(29)
- [20].企业年金基金受托和账户管理的整合[J]. 中国社会保障 2008(06)
- [21].我国企业年金与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互动发展模式探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06)
- [22].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中受托人赔偿责任分析(一)[J].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11(07)
- [23].浅析企业年金的风险管理[J]. 经济师 2012(12)
- [24].我国企业年金信托受托模式质疑[J]. 金融法苑 2009(01)
- [25].浅谈企业年金受托人对企业个人信息管理的必要性[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