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开展了长达7年的乡村建设实验,这一曾经举世瞩目的乡村建设运动对当前农村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其哲学文化思想的社会展现,独特的中西文化观就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的逻辑原点,而乡村运动的实质就是一场文化复兴运动。其思想主要包括文化建设、社会组织结构建设、乡村经济建设和教育与社会改良四个方面。梁漱溟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虽然当时没有取得成功,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我们仍可以得出一些新的启示。一是新农村必须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财富。要大力提倡梁漱溟思想中蕴含的伦理思想、和谐思想;要通过改造农民、农村达到改造社会、改造国民性的目的。二是农村建设必须以农民为主体,确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三是重视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要重视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对农村及农业的重要性。四是确立农民的市场经济地位,引导、组织农民走合作社之路,学习并应用梁漱溟有关“农业引发工业,工业农业相互推进”的设想,让农民充分分享到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成果,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二节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研究回顾一、研究状况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三、本课题的特点第三节 文章的结构与基本框架第二章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第一节 梁漱溟及其主要思想一、梁漱溟简介二、梁漱溟乡村建设的思想基础第二节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一、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现实依据二、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三章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第一节 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由来一、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二、中国应该走乡村建设的道路第二节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活动一、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历程二、邹平乡村建设实践三、评价第四章 与晏阳初、卢作孚乡村建设的比较研究第一节 晏阳初、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模式一、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模式二、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模式第二节 三种乡村建设模式的比较一、三大模式创建人的生平及文化思想背景二、三大模式的基本理论第五章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第一节 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财富一、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二、梁漱溟“伦理本位”思想的现实意义三、通过改造农民、农村达到改造社会、改造国民性的目的第二节 农村建设必须以农民为主体一、确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二、深入研究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新农村第三节 重视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一、“农民自觉”与“上下通气”二、当前农村教育的现实分析三、重视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对农村及农业的重要性第四节 确立农民的市场经济地位一、合作化道路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二、工业化道路的启示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梁漱溟论文; 乡村建设论文; 新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