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研究

黑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研究

论文摘要

创新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在创新型企业群体中,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更多,更具有活力,创新力更强。分析黑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可持续成长,提高黑龙江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增强黑龙江省的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介绍论文研究相关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内涵,总结了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特点及其对成长环境的要求,借鉴生态系统理论将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生态因子划分为政策法律生态因子、社会文化生态因子、融资生态因子、科学技术生态因子、市场生态因子、服务生态因子、自然生态因子七个方面,并分析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与环境的互动机理。论文在简要介绍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黑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现状,对黑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政策法律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生态环境、融资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生态环境、市场生态环境、服务生态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环境七个方面进行全面阐述。论文构建了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评价方法对黑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进行综合评价。针对评价的结果,分析黑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从政策法律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生态环境、融资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生态环境、市场生态环境、服务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创新型中小企业与环境的调适与均衡八个方面提出优化黑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对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综述
  • 2.1 创新理论
  • 2.1.1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2.1.2 技术创新理论
  • 2.1.3 制度创新理论
  • 2.1.4 管理创新理论
  • 2.2 企业成长理论
  • 2.2.1 企业成长的三因素理论
  • 2.2.2 杨杜的企业成长论
  • 2.3 企业生态系统理论
  • 2.3.1 企业生态系统的含义
  • 2.3.2 企业生态系统的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系统分析
  • 3.1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内涵及特征
  • 3.1.1 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内涵
  • 3.1.2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内涵
  • 3.1.3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特征
  • 3.2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系统的构成
  • 3.2.1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含义
  • 3.2.2 创新型中小企业对成长环境的要求
  • 3.2.3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生态因子构成
  • 3.2.4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因子的特点
  • 3.2.5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中的利导因子与限制因子
  • 3.3 创新型中小企业与环境的互动机理
  • 3.3.1 环境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
  • 3.3.2 创新型中小企业对环境的适应及再成长
  • 3.3.3 创新型中小企业与环境的互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现状
  • 4.1 政策法律生态环境现状
  • 4.2 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现状
  • 4.3 融资生态环境现状
  • 4.4 科学技术生态环境现状
  • 4.5 市场生态环境现状
  • 4.6 服务生态环境现状
  • 4.7 自然生态环境现状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评价研究
  • 5.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5.2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评价模型的构建
  • 5.3.1 层次分析法
  • 5.3.2 灰色系统评价模型
  • 5.4 黑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评价
  • 5.5 评价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优化对策
  • 6.1 政策法律生态环境优化
  • 6.2 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优化
  • 6.3 融资生态环境优化
  • 6.4 科学技术生态环境优化
  • 6.5 市场生态环境优化
  • 6.6 服务生态环境优化
  • 6.7 自然生态环境优化
  • 6.8 创新型中小企业与环境的调适与均衡对策
  • 6.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天麻生长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及贵州天麻种植现状[J]. 农技服务 2019(11)
    • [2].自然生态因子对曼地亚红豆杉紫杉醇产量的影响综述[J]. 林业资源管理 2009(03)
    • [3].气候生态因子对南昌县水稻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8)
    • [4].优化“生态因子”,助推学习力提升[J]. 人民教育 2016(23)
    • [5].影响水稻高产的气象生态因子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13)
    • [6].生态因子是个啥[J]. 大众科学 2018(11)
    • [7].玄武湖菹草种群的生态因子场特征[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8].生态因子对山茱萸开花习性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08)
    • [9].从生态限制因子看误译对译者主体性的作用[J].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3(02)
    • [10].媒介生态因子对我国电视纪录片群落的影响[J]. 东南传播 2011(06)
    • [11].品牌生态因子与企业“品牌互补”战略[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1(05)
    • [12].信息人与信息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规律[J]. 图书情报工作 2009(18)
    • [13].不同生育期榆树净光合速率对生态因子和生理因子的响应[J]. 生态学报 2016(06)
    • [14].野生红蓼资源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 黑龙江医药 2013(03)
    • [15].氮磷钾缺施条件下山地玉米产量对生态因子的响应[J]. 广东农业科学 2018(03)
    • [16].杨梅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气候生态因子的关系[J]. 科技通报 2010(04)
    • [17].影响池养鳜健康的关键水生态因子[J]. 水产学报 2008(04)
    • [18].基于MaxEnt和ArcGIS的缬草适宜性区划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08)
    • [19].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植被生态因子的适宜性评价[J].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17(01)
    • [20].春玉米不同产量群体叶面积指数动态特征与生态因子资源量的分配特点[J]. 应用生态学报 2009(01)
    • [21].生态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表型可塑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8(05)
    • [22].森林植被恢复与环境生态因子互作关系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20(05)
    • [23].名师简介[J]. 初中生世界 2016(20)
    • [24].黄土高原丘陵区生态因子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研究——以宁夏彭阳县为例[J]. 生态经济 2014(09)
    • [25].基于Landsat影像的市/县级土地生态因子遥感监测研究[J]. 国土资源信息化 2018(02)
    • [26].有机整合生态因子,让数学课堂生态化[J]. 小学教学参考 2016(14)
    • [27].生态因子与化学成分相关联的药用和食用枸杞子适宜生产区划研究[J]. 药学学报 2020(10)
    • [28].硫酸盐生物还原的限制性生态因子的影响研究[J]. 四川环境 2008(02)
    • [29].6个种群蒙古沙拐枣同化枝解剖结构及与地理生态因子的关系[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02)
    • [30].鱼类生理和生态行为对河流生态因子响应研究进展[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S1)

    标签:;  ;  ;  

    黑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