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低渗气藏岩石变形渗流机理及应用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作者: 宋艳波
导师: 邓宏文,李治平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变形介质,束缚水,流固耦合,产能
文献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近年来,我国发现了大量的低孔低渗透气田,如何科学合理开发这类气田是目前急待解决的课题,而气田的渗流机理又是解决气田开发的关键。为此,本文根据我国低渗气藏的特点,运用室内实验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含束缚水的低渗气藏渗流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岩石力学、渗流力学、气藏工程、气藏数值模拟等多学科相结合,将非达西渗流、介质的变形和束缚水的变化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突破传统上各种因素相分离的研究方法,找到了含束缚水的低渗透变形介质气藏的渗流机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求解。并以苏里格气田为例进行应用研究,为高效开发低渗透变形介质气藏提供更科学的理论指导。本文首先设计低渗透率气藏岩石的变形实验,根据岩石变形的特点做了相应的实验:即岩石孔隙度、渗透率随围压和孔压的变化关系;测试不同束缚水饱和度下的岩石的变形。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了低渗透气藏储层岩石变形机理、建立了岩石随应力变化的数学模型,探讨了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研究了束缚水在岩石压缩变形影响下的变化规律与束缚水临界值问题,建立了考虑束缚水的影响变形数学模型,第三,本文将渗流力学和弹塑性力学相结合,首次建立了考虑束缚水影响的低渗透气藏岩石变形与气藏渗流的流固耦合渗流数学模型并研究了求解;最后,本文将上述研究成果运用于长庆苏里格气田气井生产中的井眼周围渗透率变化特性,生产过程中, 井眼周围渗透率的分布情况,产能试井资料异常的机理等研究中,得出了许多新的认识,为低渗透气田的科学开发和动态分析提供了基础。
论文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局限性分析与总结
1.3 本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低渗气藏岩石变形实验研究
2.1 实验研究的目的、内容
2.2 实验装置及流程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孔介质变形的理论分析
3.1 多孔介质变形的类型特征及影响因素
3.2 储层多孔介质变形的机理分析
3.3 多孔介质变形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理论分析
3.4 对变形多孔介质中束缚水的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束缚水气藏流体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方法
4.1 数学模型建立
4.2 变形介质储层井眼附近应力与渗流耦合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
4.3 井眼附近渗流场计算的有限差分方法
4.4 井眼附近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在低渗透气藏开发中的初步应用
5.1 低渗透气藏气井生产过程中井眼周围渗透率变化特性研究
5.2 生产产量大小对采收率的影响研究
5.3 低渗透气藏产能试井资料异常的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 人 简 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 2005-07-05
参考文献
- [1].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油气储量分类与评估方法[D]. 胡允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
- [2].变形介质气藏流固耦合渗流理论及应用研究[D]. 阳仿勇.西南石油学院2005
- [3].大牛地老区低渗致密多层叠合砂岩气藏稳产技术对策研究[D]. 郑军.成都理工大学2011
- [4].新场须二气藏隔气式气水分布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D]. 乔林.成都理工大学2015
- [5].深层气藏介质变形渗流机理及气藏工程应用研究[D]. 罗瑞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6
- [6].高含硫气藏硫沉积储层伤害实验及模拟研究[D]. 张文亮.西南石油大学2010
- [7].高含硫裂缝性气藏储层综合伤害数学模型研究[D]. 付德奎.西南石油大学2010
- [8].高含硫气藏相态特征及渗流机理研究[D]. 张广东.成都理工大学2014
- [9].高温高压气藏深井测试合理工作参数研究[D]. 刘达林.西南石油学院2002
- [10].阿姆河右岸区块断裂特征、构造演化与气藏分布关系研究[D]. 聂永生.成都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