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单纯性肥胖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病,肠道菌群,脾胃学说,中医药
单纯性肥胖病论文文献综述
何燕,陈栋,徐斌[1](2019)在《中医药从脾论治肠道菌群与单纯性肥胖病》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纯性肥胖病作为威胁大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造成机体能量代谢紊乱的机制尚未十分清晰。目前,对单纯性肥胖病病因的研究已经逐渐深入到相关分子机制、遗传因素及基因分析方面。而位于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体,其代谢途径的紊乱会影响宿主的肥胖和代谢,肠道菌群与单纯性肥胖病相关性的发现为研究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作用机制及寻找新靶点提供思路,如脾失运化是导致肥胖的关键病因之一。未来,可从肠道菌群的角度研究脾失运化的机制,通过调节脾胃功能来促进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减轻肥胖。(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21期)
石达攀,叶品良,吴伯达,刘小可[2](2019)在《绿茶干姜茶膳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配伍机理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肥胖病是发展中及发达国家的重大国民健康疾患中占据比例较大的一种疾病,该病是人体消耗的能量低于摄入能量,营养过剩导致多余脂肪堆积而成。中医学对于单纯性肥胖的病机认识主要是脾失运化,肺失宣降,肾失温煦导致水液输布障碍,停聚为湿为痰。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作息不规律,如用传统的中药熬制法治疗,患者不易坚持,而饮茶方式简便易捷。根据肥胖病的病机,可以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具有针对性地配伍,制成茶膳。本文通过讨论单纯性肥胖病的病因病机,探究选用绿茶、干姜配伍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63期)
陈麒阳[3](2019)在《温针灸对痰湿内阻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内脏脂肪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温针灸对痰湿内阻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内脏脂肪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痰湿内阻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均采用温针灸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胸围、腰围、髋围、股围、腰臀比、皮脂厚度、肥胖度、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率、内脏脂肪交叉区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体水分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痰湿内阻型单纯性肥胖病能有效降低内脏脂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13期)
张胜田[4](2019)在《扬刺法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扬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扬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在改善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的肥胖指标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的疗效差异,为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和依据。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64例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和治疗组(扬刺组),每组32例。对照组依据《针灸治疗学》的治疗方案,选取曲池、内庭、上巨虚、丰隆、阴陵泉、天枢、大横;治疗组在常规针刺组选穴的基础上加支沟、阳陵泉、带脉、足叁里、中脘、气海,并在腹部穴位中脘、天枢、气海加扬刺针法;全部穴位针刺结束后在腹部选定的穴位施以扬刺针法;扬刺针法是在穴位正中处直刺1针,然后在其上下左右旁开1寸处各斜刺1针,针尖朝向正中穴位。两组患者每日治疗1次,针刺6天后休息1天,治疗12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肥胖指标(体质量、体质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血脂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的变化。所有的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在治疗的过程中扬刺组脱落2例,常规针刺组脱落2例,共60例纳入统计分析,每组各30例。2、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肥胖指标(体质量、体质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血脂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扬刺组在治疗后的肥胖指标(体质量、体质指数、腰围、臀围)、血脂水平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扬刺组在改善腰臀比、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较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4、总有效率方面:扬刺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为90.0%,常规针刺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扬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均有明显疗效。2、两组在相同疗程后,扬刺组在改善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肥胖指标(体质量、体质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血脂水平方面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3、扬刺法对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腰臀比、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姜斗善[5](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腧穴优选与配伍规律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是单纯性肥胖病为研究对象,而收集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最疗效的临床研究文献,腧穴处方整理、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和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肥胖病的针灸治疗及穴位的配伍情况,以分析针灸穴位优化和配伍规律。方法:收集1950至2018年有关肥胖的现代期刊文献。剔除不合格文献后,在标准文献中整理出完整的针灸方。并利用这些数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在此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Excel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优化针灸处方的配伍规则,并对理论研究进行了说明和补充。结果:通过反复,筛选和分类,共收集针灸文献处方298条,共计137个穴位,总频次为2494次,共计15次经络。腧穴频率分析结果:主要分布于中脘,足叁里,天枢,叁阴交,丰隆等;经络相关分析结果:主要选取足阳明胃经和任脉;部位结果分析:胸腹部使用频次最高,其次是下肢;特定穴的关联分析结果:五输穴数量和使用率非常高。腧穴优选方面,利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为中脘(164次),经络的使用最多为足阳明胃经(707次)。腧穴配伍规律优选方面,配伍出现频次最高为中脘配足叁里(122次),腧穴配伍具有局远配伍法为主,其次是局部配伍法、远端配伍法,上下配伍法。结论:(1)临床应用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优选选择中脘、足叁里、天枢等为主。(2)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优选以局部选穴为主,尤其重视五输穴。(3)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腧穴配伍以中脘配足叁里为主(4)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腧穴配伍以局远配伍为主。(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杨智杰,胡家才[6](2019)在《揿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揿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60例予揿针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肥胖相关指标[体质量、肥胖度(A)、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血脂相关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2、3个疗程后TC、TG、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TC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3个疗程后TC、TG、LDL-C均降低(P<0.01),HDL-C升高(P<0.01)。治疗3个疗程后2组TC、TG、H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3个疗程后体质量、A、BMI、F%均降低(P<0.05,P<0.01),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体质量、A、BMI、F%均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3个疗程后F%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结论揿针、常规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均有较好治疗作用,而揿针起效更快,作用持久,综合疗效更优。(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期刊2019年02期)
高扬[7](2019)在《辨体质论治观察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体质辨识与非体质辨识两种方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明确其在治疗单纯性肥胖病中行体质辨识的有效性及优势性,便于临床选择。方法:本研究选取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单纯性肥胖病患者,采用了简单的随机方法,选取收集病例中最常见的四种肥胖体质共80人,按1:1随机分成治疗组(辨体质论治电针组)和对照组(辨证论治电针组),每组各40例,每种体质10人。①基础穴位:中脘、水分、气海、天枢IN(双侧)、水道IN(双侧)、大横(双侧)、带脉(双侧)、箕门IN(双侧)、足叁里IN(双侧)、叁阴交(双侧)、曲池(单侧)、外关(单侧)、合谷(单侧)。耳穴:肝、脾、肾、大小肠、胃、膀胱、内分泌、皮质下、饥点等。②对照组:平和质:不做其他处理;痰湿质:水分、阴陵泉;湿热质:内庭、上巨虚;气虚质:肾俞、脾俞。③治疗组:根据中医体质学内容:平和质:逆灸丰隆穴;痰湿质:丰隆〡Δ(寒重者灸之)、阴陵泉结合腹部拔罐;湿热质:内庭⊥、腹结⊥、阴陵泉结合腹部拔罐;气虚质:脾俞(?)、气海〡Δ。④两组电针波形选择疏密波,在天枢(双侧)、水道(双侧)、箕门(双侧)、足叁里(双侧)上连接电极进行电针治疗,天枢、水道为一组,箕门、足叁里为一组,每组导线上下连接,正极在上,负极在下,以针体轻微跳动,且患者能耐受其强度为宜。每次治疗30min,每周治疗3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要求两组患者叁餐饮食规律,不刻意节食,每餐八分饱,睡前5小时内不进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如嗜食高糖、高脂、高热量食物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肥胖指标(体质量、肥胖度、体质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皮下脂肪厚度及脂肪百分率)和中医症候积分及总有效率的变化。结果:两组在治疗的过程中无病例脱落,共80例纳入统计分析,每组各40例。①组内比较: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对各型体质单纯性肥胖病患者的体重、体脂、体质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体质辨识电针组在改善上述指标方面变化显着(P<0.05);②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对患者的体重、体质指数、脂肪百分率改善有显着性差异(P<0.05)。③总有效率:体重疗效:治疗组40例中,痊愈24例,显效5例,有效0例,无效11例,有效率72.5%;对照组40例中,痊愈8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13例,有效率67.5%;两组相比治疗组有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BMI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22.5%,两组对比治疗组BMI疗效优于对照组。体脂:治疗组40例中,痊愈19例,显效16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中,痊愈8例,显效0例,有效10例,无效30例,有效率25%;两组相比治疗组有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④各体质间两两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各体质在体重差、BMI差具有统计学意义,体脂差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气虚质与湿热质在体重差和BMI差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和质与痰湿质在体重差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气虚质和痰湿质在体重差和BMI差方面有统计学意义,气虚质和痰湿质、平和质和痰湿质在体重差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质辨识电针组与辨证论治电针组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均有效,其中体质辨识电针组治疗效果优于辨证论治电针组的治疗。(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3-22)
谢胤升(Hsieh,Yinsheng)[8](2019)在《温针灸结合电针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内容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KG)、身体质量指数(BMI)、肥胖度(%)、腰围(CM)、臀围(CM)、体脂肪率(F%)、腹部皮下脂肪厚度(CM)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以观察温针灸结合电针疗法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讨论温针灸结合电针疗法的机制,为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提供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诊断标准的患者,按随机、对照分组的原则,将6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选穴相同,为中脘、水分、水道、天枢、带脉、关元、箕门、足叁里、叁阴交、大横、腹结、阴陵泉、丰隆穴,两组均以腹结、水道穴为一组,箕门、足叁里为一组采用电针法,实验组的大横、丰隆穴采用温针灸治疗,每穴施以两段清艾条,每段约2CM,并于施术部位下方放置纸片防止烫伤患者。两组电针治疗仪皆定时30分钟,频率选择f1(2HZ、10HZ、100HZ交替循环),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待电针治疗仪停止后出针。两组患者皆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疗程完成后观察疗效,并以SPSS23进行观察指标的分析。结果:疗程结束后纳入统计分析人数实为60人,治疗期间实验组脱落2人,对照组脱落1人、剔除1人。经3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各项指标得出以下结果:(1)治疗后组内对比,在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肥胖度、腰围、臀围、体脂肪率、腹部皮下脂肪厚度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与治疗前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组间比较,实验组在体脂肪率及腰围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腹部皮下脂肪厚度疗效方面实验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3)患者的中医症状两组经治疗后皆有所缓解,且中医症状积分组内对比与治疗前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实验组疗效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4)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取得一定的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总效率为60%且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电针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在体重、BMI、体脂肪率、腹部皮下脂肪厚度、腰围、臀围等方面均有明显的疗效。2.温针灸结合电针疗法对比单纯电针组在体脂肪率、腰围等疗效明显,说明此复合疗法能有效减少肥胖患者过多的脂肪。3.温针灸结合电针疗法在减少腹部皮下脂肪厚度与单纯电针组对比有显着性差异,提示此复合疗法更适用于腹部皮下脂肪较多的单纯性肥胖患者。4.电针疗法在改善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的中医症状方面有明显的效果。5.温针灸结合电针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的中医症状方面更优于单纯电针组,说明此复合疗法更能改善此证型肥胖病患者的症状。6.温针灸结合电针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疗效确切,可以很好的降低患者的体脂肪率、腹部皮下脂肪厚度与腰围及其症状,值得推广运用。(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3-22)
河娜莱(HA,NARAE)[9](2019)在《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单纯性肥胖病患者治疗前后体重、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等指标的对比,并与针刺组进行对照,观察针刺配合电针治疗是否优于针刺组,进一步探究电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疗效,为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本次研究于2018年5月~2019年1月选取栖霞区仙林社会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门诊和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单纯性肥胖病患者7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针刺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针刺治疗,最终有6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BMI、腰围、臀围以及体脂率进行对比,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及BMI 比较:通过对两红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体重及BMI比较,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体重及BMI水平相比并无显着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体重及BM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整体体重及BM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从不同肥胖程度患者的比较结果来看,治疗组内重度肥胖患者的体重及BMI指数低于对照组内的重度肥胖患者(P<0.05),但两组内轻度肥胖和中度肥胖患者的体重及BMI水平并无显着差异(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臀围比较.: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围和臀围比较,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腰、臀围相比并无显着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腰围和臀围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腰围和臀围均低于对照组(P<0.05);从不同肥胖程度患者的比较结果来看,治疗组内重度肥胖患者治疗后的腰围和臀围均低于对照组内的重度肥胖患者(P<0.05),但两组内轻度肥胖和中度肥胖患者治疗后的腰围和臀围相比并无显着差异(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脂肪百分率比较: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脂肪百分率比较,结果发现治疗前,两组的F%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平均F%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平均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从不同肥胖程度患者的患者的比较结果来看,治疗组内重度肥胖患者治疗后的F%明显低于对照组内的重度肥胖患者(P<0.05),但两组内轻度肥胖和中度肥胖患者治疗后的F%相比并无显着差异(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来看,治疗组的整体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整体治疗总有效率的80%(P<0.05)。结论:电针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单纯性肥胖病治疗方式,相较于单纯的针刺治疗,电针法联合针刺法可以有效改善单纯性肥胖病患者的体重、BMI、脂肪百分率以及腰、臀围等指标,且在重度肥胖患者的治疗中发挥出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及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3-17)
陈书径,井夫杰[10](2019)在《中医外治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参照近10年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中医外治法进行了梳理分析,总结了临床常用的外治法有针刺疗法、穴位埋线、推拿治疗、穴位贴敷及综合疗法,并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及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康复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单纯性肥胖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肥胖病是发展中及发达国家的重大国民健康疾患中占据比例较大的一种疾病,该病是人体消耗的能量低于摄入能量,营养过剩导致多余脂肪堆积而成。中医学对于单纯性肥胖的病机认识主要是脾失运化,肺失宣降,肾失温煦导致水液输布障碍,停聚为湿为痰。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作息不规律,如用传统的中药熬制法治疗,患者不易坚持,而饮茶方式简便易捷。根据肥胖病的病机,可以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具有针对性地配伍,制成茶膳。本文通过讨论单纯性肥胖病的病因病机,探究选用绿茶、干姜配伍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纯性肥胖病论文参考文献
[1].何燕,陈栋,徐斌.中医药从脾论治肠道菌群与单纯性肥胖病[J].医学综述.2019
[2].石达攀,叶品良,吴伯达,刘小可.绿茶干姜茶膳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配伍机理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3].陈麒阳.温针灸对痰湿内阻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内脏脂肪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19
[4].张胜田.扬刺法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
[5].姜斗善.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腧穴优选与配伍规律谱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
[6].杨智杰,胡家才.揿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9
[7].高扬.辨体质论治观察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疗效[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
[8].谢胤升(Hsieh,Yinsheng).温针灸结合电针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疗效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
[9].河娜莱(HA,NARAE).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
[10].陈书径,井夫杰.中医外治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