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效应的ICT产业标准竞争与合作研究

基于网络效应的ICT产业标准竞争与合作研究

论文摘要

ICT(信息通讯技术)产业在经济社会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ICT产业表现出了与传统产业明显不同的技术特点和经济特征。网络效应显著,就是ICT产业所具有的一个经济特征之一。在ICT产业中,技术标准不仅是企业之间竞争的手段和目标,而且也是影响和决定产业绩效的最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ICT产业技术特征的分析,来深入研究ICT产业技术标准竞争策略与技术标准合作行为。在网络效应显著的产业中,存在一条“预期实现的需求曲线”。由于这条“预期实现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凹的二次曲线,市场将会出现多重均衡现象。存在一个较小网络规模的“临界容量”均衡点,和较大规模的“大网络均衡”点。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较小网络规模的“临界容量”均衡点是一个发散的不稳定均衡;较大规模的“大网络均衡”是一个收敛的稳定均衡。在网络效应显著的产业,厂商为了获得市场主导地位,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就要通过竞争手段,在正反馈的作用下,达到“大网络均衡”点,从而达到“赢家通吃”的目的。伴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信息社会的发展,标准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标准已经从传统经济中所起到的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产品信息、保障生产安全等作用,转化为产业竞争策略、提高进入壁垒手段,乃至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地位。在ICT产业中,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技术含量高、技术复杂程度高、技术更新速度快、技术兼容性及网络效应显著等特点,技术标准在ICT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在ICT产业中,拥有技术标准是厂商获得“大网络均衡”的最有效手段。在技术标准的获得上,厂商将根据市场的结构的不同,采取标准竞争或标准合作的不同行为。本文的分析基础是传统的SCP框架,但对企业的行为提出了修正。在传统产业组织理论通常是以新古典“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理性”厂商为基础,将新古典主义完全竞争效率作为衡量产业绩效的标准,以此来讨论不完全市场。在传统理论中,最优的市场结构应该是“完全竞争”的。根据斯密—杨定理,在一定的条件下,市场集中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集中化主要表现为几个大厂商共同占有市场的形态,即寡占的市场。在这个条件下,市场的串谋行为就成为衡量市场价格稳定和均衡的关键。也就是说在传统理论中,市场在寡占的市场结构中,合谋是必然的。在正统产业组织理论当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无法共存的,合作一定是扼杀竞争和伤害社会福利的。正统产业组织理论之所以将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看作是无法共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是建立在供给方规模经济,假设消费需求是线性的,但是当我们从需求方规模经济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企业之间的市场行为时,却可能颠覆这一传统的理论判断。在网络经济中,由于网络效应的存在,在正反馈的作用下,需求方规模经济作用明显。在“预期实现的需求曲线”存在的前提下,垄断厂商的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总剩余,存在“同向变动”的趋势。垄断厂商并不一定是以降低产量、提高垄断价格的行为获得垄断利润,这与传统产业存在明显的不同。厂商为了获得更大的网络效应,存在垄断厂商不断降低产品价格和进行合作的内在动力。在ICT产业中,技术标准合作会对社会福利起到促进作用。在ICT产业中,具有明显的网络效应。技术标准增进了产品间兼容和互联性,通过扩大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大的价值,使网络效应发挥出更明显的作用。由于ICT产业自身的技术特征,单个企业由于各方而的局限性,独占标准非常困难。由于实现兼容或互联性可以实现更大的网络效应,在ICT产业标准形成过程中,合作往往是最明智的选择。技术标准合作,充分发挥了ICT产业网络效应明显的产业特征。此时,合作并不一定是合谋的。而且,由于ICT产业的技术创新不再是传统的替代性技术创新,更多的是在相同的标准架构下的互补性模块创新,只有实现不同模块技术的共同利用,每个企业才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否则会产生阻碍创新的“反公共地悲剧”。政府在技术标准形成中应起到积极作用。在ICT产业技术标准形成的过程中,由于标准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以及ICT产业网络效应明显等特征,政府的适当干预是会对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但是,政府是否干预应该根据基于网络效应的市场运行是否存在失灵来相机决策。在标准形成初期,网络效应不十分显著、市场对技术选择方向不十分明确时,政府不应介入,应该主要依靠市场的竞争性选择过程;在标准形成一家垄断的格局下,政府应该重点关注在位企业是否存在标准滥用行为;在新旧技术换代的阶段,政府的干预主要是防止现有技术标准对下一代技术标准发展的阻碍。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ICT产业技术标准发展过程中,往往面临国外优势企业组成的标准联盟的策略性行为障碍,因此应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自主标准创新战略,培育和发展中国的技术标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文献综述
  • 0.2.1 网络效应理论与标准经济学
  • 0.2.2 ICT 产业中标准的竞争与合作
  • 0.2.3 网络效应下竞争与合作的特殊
  • 0.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0.3.1 研究视角及思路
  • 0.3.2 主要内容
  • 0.3.3 研究方法
  • 1 ICT 产业与网络效应
  • 1.1 ICT 产业特征
  • 1.1.1 ICT 产业发展过程
  • 1.1.2 ICT 产业经济特征
  • 1.2 有关概念界定
  • 1.2.1 网络及分类
  • 1.2.2 网络效应及分类
  • 1.2.3 基于网络属性对产品的分类
  • 1.2.4 外部性与网络外部性
  • 1.3 网络效应下的产品效用函数与市场均衡
  • 1.3.1 函数构造
  • 1.3.2 需求曲线的推导
  • 1.3.3 市场的均衡特征
  • 1.3.4 增强的产品效用函数
  • 1.4 网络效应、网络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 1.4.1 网络产业的经济特征
  • 1.4.2 网络效应与网络外部性
  • 1.4.3 网络效应与垄断市场结构
  • 本章小结
  • 2 ICT 产业与技术标准
  • 2.1 标准的产业经济效应
  • 2.1.1 概念与分类
  • 2.1.2 标准在产业中的作用
  • 2.2 标准的形成机制
  • 2.2.1 行政机制
  • 2.2.2 产业自组织机制
  • 2.2.3 竞争性机制
  • 2.3 ICT 产业技术标准趋势
  • 2.3.1 技术标准化
  • 2.3.2 标准专利化
  • 2.3.3 标准全球化
  • 2.4 标准的大网络均衡与消费者偏好
  • 本章小结
  • 3 ICT 产业的标准竞争策略
  • 3.1 标准竞争特点
  • 3.1.1 兼容性与标准竞争
  • 3.1.2 消费者偏好与标准竞争
  • 3.2 同代技术标准竞争和代际技术标准竞争
  • 3.2.1 同代技术标准竞争
  • 3.2.2 代际技术标准竞争
  • 3.3 标准的竞争强度
  • 3.3.1 标准生命周期理论
  • 3.3.2 基于标准竞争的标准生命周期
  • 3.3.3 不同时期竞争特征分析
  • 3.4 标准均衡条件
  • 本章小结
  • 4 ICT 产业技术标准合作机制
  • 4.1 反公共地悲剧与标准合作
  • 4.1.1 ICT 产业技术创新互补性特征
  • 4.1.2 知识产权制度对互补性创新的阻碍效应
  • 4.1.3 标准合作的创新促进效应
  • 4.2 技术标准合作网络
  • 4.2.1 技术标准合作网络特点
  • 4.2.2 技术标准合作网络支持平台与合作协调
  • 4.2.3 技术标准合作网络成员互动关系
  • 4.3 技术标准合作的福利效应分析
  • 4.3.1 增进社会福利有利倾向
  • 4.3.2 降低社会福利的不利倾向
  • 4.3.3 标准合作的有效模式——开放性自愿联盟标准
  • 本章小结
  • 5 ICT 产业技术标准中的不对称博弈
  • 5.1 技术标准决定产业领导权
  • 5.1.1 标准竞争呈升级趋势
  • 5.1.2 标准竞争涉及范围广泛
  • 5.1.3 标准竞争决定企业的发展
  • 5.2 技术标准成为策略性技术壁垒
  • 5.2.1 技术标准成为技术壁垒的主要形式
  • 5.2.2 技术标准与专利结合日益紧密
  • 5.2.3 标准中知识产权滥用的市场封锁效应
  • 5.3 发达国家与后起国不对称博弈格局
  • 5.3.1 标准竞争过程中的先动优势
  • 5.3.2 发达国家占优地位的滥用
  • 5.3.3 后起国标准的后发劣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6 ICT 产业标准竞争与合作中的政府作用
  • 6.1 政府的作用空间与政策重点
  • 6.1.1 技术标准的准公共物品属性
  • 6.1.2 政府在标准竞争中的作用
  • 6.1.3 ICT 产业标准化中的二元机制
  • 6.2 标准的扶植政策
  • 6.2.1 后起国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 6.2.2 中国政府支持政策的重心
  • 6.2.3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6.2.4 中国3G 标准中的政府作用
  • 6.3 标准的反垄断政策
  • 6.3.1 产业标准合作的反垄断政策
  • 6.3.2 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政策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管理会计与ICT技术结合:企业价值管理探索与创新实践[J]. 中国管理会计 2019(02)
    • [2].基于华为ICT学院的高职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实践[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36)
    • [3].ICT技术在灾害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应急救援 2019(06)
    • [4].对比分析256层 iCT结肠仿真成像与电子结肠镜诊断结肠癌的效果[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03)
    • [5].爱尔兰新增5000万欧元用于中小学ICT基础设施建设[J]. 世界教育信息 2020(03)
    • [6].ICT领域专利发明人合作对中国专利质量的影响研究[J]. 情报杂志 2020(03)
    • [7].飞利浦256层i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06)
    • [8].ICT领域涉及标准的专利许可谈判中标准必要专利认定的困境及其解决对策[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04)
    • [9].基于ICT产教融合的“光传输技术”应用型课程改革与实践[J]. 科教导刊(下旬) 2020(04)
    • [10].我国ICT产业数字化转型及治理策略研究[J]. 科技智囊 2020(01)
    • [11].ICT供应链安全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J]. 保密科学技术 2020(05)
    • [12].云计算环境下ICT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17)
    • [13].爱尔兰促进信息通信技术人才供应的最新举措及启示——基于《2022年技术技能:爱尔兰第三项ICT技能行动计划》的解读[J]. 世界教育信息 2020(08)
    • [14].ICT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与展望[J].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0(05)
    • [15].发挥信息技术职教集团优势 构建ICT人才生态体系[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20)
    • [16].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我国ICT产业发展模式分析[J]. 中国新通信 2020(18)
    • [17].美国ICT供应链风险管理特别任务组工作观察及启示[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20(08)
    • [18].中国ICT企业如何建立市场导向?——来自ICT企业的扎根证据[J]. 税务与经济 2017(01)
    • [19].如何构建好ICT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文化[J]. 电信网技术 2017(01)
    • [20].基于ICT背景的公共图书馆纸质图书借阅式微困境破解策略探析[J]. 出版广角 2017(03)
    • [21].论ICT时代的地图学复兴[J]. 测绘学报 2017(10)
    • [22].ICT在新加坡数字教育中的运用[J]. 出版参考 2016(03)
    • [23].ICT助力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和途径研究[J]. 价值工程 2014(31)
    • [24].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256层iCT诊断与病理对照[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5(02)
    • [25].爱尔兰:新增5000万欧元用于ICT基础设施建设[J]. 四川教育 2020(12)
    • [26].新加坡ICT课程现状梳理与分析[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0(11)
    • [27].浅谈ICT与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整合[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20)
    • [28].面向ICT专业留学生的学术汉语教育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35)
    • [29].面向互联网+的ICT专业留学生学术汉语教育教学研究——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13)
    • [30].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学生ICT能力的培养[J]. 新校园(上旬) 2016(11)

    标签:;  ;  ;  ;  ;  

    基于网络效应的ICT产业标准竞争与合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