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对内蒙古锡盟地区酸马奶酒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对部分菌株进行了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同时对酸马奶酒中来自于乳酸菌、酵母菌及其它成分的抗菌因子进行了研究,为探讨酸马奶酒的医疗价值及其作用机理提供依据。从15份酸马奶酒中共分离到47株乳酸菌、19株酵母菌,采用传统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方法鉴定,结果表明乳酸菌中26株为杆菌,属于Lactobacillus的九个种,一株未归种;21株为球菌,属于Enterococcus、Lactococcus、Leuconostoc三个属中的六个种。19株酵母菌中有18株分别归属为Endomyce,Lodderomyces,Pichia,Torulaspora,Kloeckera,Saccharomycodes,Saccharomyces,Brettanomyces,Pachytichospora九个属,有1株未能归属。选取两株乳酸球菌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根据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菌株BY-3-2鉴定为E.faecium ,菌株SQ-3-2鉴定为E.durans。选取一株酵母菌HJ-5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26S rDNA D1/D2序列分析,被鉴定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分子生物学鉴定与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相一致。对已分离鉴定的47株乳酸菌进行了产抑菌物质菌株的筛选,筛选出两株抑菌活性较强的BY-3-2和SQ-3-2球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抑菌动力学及其抑菌稳定性研究,并对抗菌因子进行分离提纯及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株BY-3-2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低pH值为4.41,在发酵8h后产生抑菌物质,12 h达到高峰;其发酵液经50%硫酸铵溶液可沉淀抑菌活性物质,经CM-52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G-100层析分离,得到有活性的物质。电泳后呈现三条电泳带,为混合蛋白质,分子量在33,800Da~42,800Da之间。该物质在pH值4.0和6.0时抑菌活性高,有一定的耐热性,对淀粉酶、蛋白酶比较敏感。菌株SQ-3-2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低pH值为3.78,抑菌活性物质出现的高峰在发酵的第13 h。其发酵液经70%硫酸铵溶液沉淀,采用同样的方法两次过柱纯化仍然得到有活性的物质是一混合蛋白,电泳后呈两条电泳带,分子量为22,700Da和23,200Da。该物质在低pH范围内抑菌活性高,耐热性差,60℃以上加热失活,对淀粉酶、蛋白酶相对不敏感。通过高温、化学物质、温度结合化学物质损伤处理后,两株乳酸菌的抑菌活性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P>0.05),说明两株菌的抑菌特性稳定。控制发酵液的pH值为6.5,可以提高两株菌抑菌物质的产率和活性。通过培养基的优化也可以提高抑菌物质的产率。同样对已分离鉴定的19株酵母菌进行了产抑菌物质菌株的筛选,选出一株抑菌活性较强的HJ-5菌株进行了抗菌特性研究和抗菌因子的分离提纯及初步鉴别。HJ-5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6~28℃,发酵6 h以后开始产抑菌物质,42 h后达到高峰。其发酵上清液超滤后,分子量范围在Mr<30kDa的超滤液抑菌活性最强;在pH2和8条件下用多种有机溶剂进行提取,乙醚提取效果最好,粗提液的抑菌活性提高1.38倍。经捷克八溶剂法鉴别和离子特性鉴别,HJ-5抑菌物质不属于已知的六大类抗生素,是一种中性物质。该抑菌物质在pH 7以下活性较强,随着pH值升高活性明显降低;pH值越低,耐热性越强,在pH为2,121℃的高温条件下,20 min仍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通过对酸马奶酒中的抗结核菌因子研究表明,酸马奶酒中的粗脂肪,特别是脂肪的中性萃取物有较强的抑制结核菌作用;此外酸马奶酒中酵母菌对结核菌也有抑制作用。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引言1.1 文献综述1.1.1 酸马奶酒的起源、研究现状1.1.1.1 酸马奶酒的史话1.1.1.2 酸马奶酒的制作方法1.1.1.3 马奶的营养及医疗价值1.1.1.4 酸马奶酒的营养与医疗价值1.1.1.5 酸马奶酒中微生物的研究1.1.2 乳酸菌的研究进展1.1.2.1 乳酸菌的分类研究1.1.2.2 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1.1.2.3 乳酸菌细菌素的研究概况1.1.3 酵母菌的研究进展1.1.3.1 酵母菌的分类研究1.1.3.2 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1.3.3 酵母菌产生抑菌物质的研究进展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1.2.2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2 酸马奶酒中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2.1 试验材料2.1.1 样品采集2.1.2 标准菌株2.1.3 培养基2.1.3.1 乳酸菌鉴定培养基2.1.3.2 酵母菌鉴定培养基2.1.4 化学试剂2.1.5 仪器设备2.2 试验方法2.2.1 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165 rDNA 序列同源性分析方法2.2.1.1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与保存2.2.1.2 乳酸菌分离株的形态及生理生化鉴定2.2.1.3 两株乳酸菌165 rDNA 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2.2.2 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265 rDNA D1/D2 序列同原性分析方法2.2.2.1 酵母菌的分离、纯化2.2.2.2 酵母菌的形态与生理学特征鉴定2.2.2.3 酵母菌265 rDNA D1/D2 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2.3 结果与分析2.3.1 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165 rDNA 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2.3.1.1 乳酸菌分离株的菌落形态及细胞形态特征2.3.1.2 乳酸菌分离株生理生化鉴定结果2.3.1.3 乳酸菌165 rDNA 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2.3.2 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265 rDNA D1/D2 序列同原性分析结果2.3.2.1 酵母菌形态与生理特性2.3.2.2 酵母菌265 rDNA D1/D2 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2.4 讨论2.5 小结3 酸马奶酒中抗菌因子的研究3.1 酸马奶酒中乳酸菌抗菌因子的研究3.1.1 试验材料3.1.1.1 菌株3.1.1.2 培养基3.1.1.3 化学试剂3.1.1.4 仪器设备3.1.2 试验方法3.1.2.1 产抑菌活性物质的乳酸菌筛选3.1.2.2 两株产抑菌物质菌株发酵动力学研究3.1.2.3 产抑菌物质菌株培养基的优化改进3.1.2.4 抑菌物质的提取与纯化3.1.2.5 抑菌物质粗品的理化特性研究3.1.2.6 乳酸菌抑菌特性稳定性的研究3.1.3 结果与分析3.1.3.1 产抑菌活性物质的乳酸菌筛选结果3.1.3.2 产抑菌物质菌株的发酵特性3.1.3.3 产抑菌物质菌株培养基的优化改进结果3.1.3.4 抑菌物质的分离与纯化3.1.3.5 抑菌物质理化特性的研究3.1.3.6 乳酸菌抑菌稳定性的研究3.1.4 讨论3.1.5 小结3.2 酸马奶酒中酵母菌抗菌因子的研究3.2.1 试验材料3.2.2 试验方法3.2.2.1 产抑菌活性物质酵母菌的筛选3.2.2.2 培养条件对抑菌物质产生的影响3.2.2.3 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3.2.2.4 抑菌活性物质的初步鉴别3.2.2.5 抑菌活性物质粗品的理化特性研究3.2.3 结果与分析3.2.3.1 产抑菌活性物质酵母菌的筛选结果3.2.3.2 培养条件对抑菌物质产生的影响3.2.3.3 抑菌活性物质分离提取3.2.3.4 抑菌活性物质的初步鉴别结果3.2.3.5 抑菌活性物质粗品的理化特性3.2.4 讨论3.2.5 小结3.3 酸马奶酒中抗结核杆菌因子的研究3.3.1 材料与方法3.3.2 结果与分析3.3.2.1 酵母菌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3.3.2.2 酸马奶酒各组分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3.3.2.3 酸马奶酒脂肪各组分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3.3.3 小结4 总体讨论与主要结论4.1 总体讨论4.2 主要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图作者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酸马奶酒论文; 乳酸菌论文; 酵母菌论文; 序列分析论文; 鉴定论文; 抗菌因子论文; 分离纯化论文; 抗结核菌因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