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变电站负荷特性记录装置的硬件设计与开发

牵引变电站负荷特性记录装置的硬件设计与开发

论文摘要

随着电气化铁道的发展,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在电力系统负荷中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其运行对公用电网运行工况的影响日趋严重。电气化铁道牵引负荷的建模已经成为电力系统综合负荷建模的重要内容,相应的负荷特性采集与处理系统则是牵引变电站综合负荷建模的重要技术支持设备。本文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发展的优秀成果,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多功能集成板卡为核心,开发了牵引变电站负荷特性记录装置,提出了适合于牵引变电站运行要求的负荷特性记录装置的设计方案,确定了其器件选型,完成了主电路设计;采用“同时采样,分时转换”的采样处理方式,利用复杂逻辑可编程器件CPLD物理结构简单、高速、高可靠性、芯片容量大、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实现了具有严格时序和逻辑要求的A/D采样转换控制;完成了控制电路及控制软件设计;前台采集装置和后台处理机之间采用USB接口通信,利用USB外设操作简单、连接类型标准单一、易于扩展以及USB总线传输速度快、支持热插拔、通用性强的优势,较好的解决了前台采集装置与后台处理机之间的可靠、实时数据传输问题;在完成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对装置的各功能电路进行了系统仿真以及硬件电路的调试与测试,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整机工作的正确性。本文开发的负荷特性记录装置的硬件构成及控制软件结构遵循模块化和通用性的设计原则,预留了硬件功能插件接口及前台控制与数据处理软件接口,并为负荷特性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思路和原则方案。本装置不仅能直接应用于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站,同时也适应公用电网变电站负荷特性采集要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的影响
  • 1.2.1 对电网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影响
  • 1.2.2 对电力设备的影响
  • 1.2.3 对经济性的影响
  • 1.2.4 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 1.3 电力负荷建模的意义及牵引负荷建模的研究现状
  • 1.3.1 电力负荷建模的重要意义
  • 1.3.2 电气化铁道牵引负荷建模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3 负荷建模基本方法
  • 1.4 负荷特性记录装置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 第2章 电铁牵引负荷分析与建模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电气化铁道牵引负荷特性分析及其运行机理
  • 2.2.1 电力机车的发展
  • 2.2.2 电力机车负荷结构
  • 2.2.3 电力机车产生危害机理分析
  • 2.3 牵引负荷建模方法研究
  • 2.3.1 计算机仿真方法
  • 2.3.2 综合负荷建模方法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负荷特性记录装置硬件的方案设计
  • 3.1 负荷特性记录装置的功能和特点
  • 3.2 负荷特性记录装置开发的原则与要求
  • 3.3 硬件系统主要器件的选择
  • 3.3.1 CPU 的选型
  • 3.3.2 A/D 转换器的选择
  • 3.3.3 接口芯片及其他主要器件
  • 3.4 系统构成
  • 3.5 小结
  • 第4章 装置硬件电路设计
  • 4.1 负荷特性记录装置的总体设计思路
  • 4.2 前置信号的调理
  • 4.2.1 采样定理
  • 4.2.2 滤波电路设计
  • 4.2.3 滤波电路参数设定
  • 4.3 A/D 转换器及其时序逻辑控制
  • 4.3.1 A/D 转换器的控制时序及工作状态设计
  • 4.3.2 多路复用开关控制部分
  • 4.3.3 通道数设定部分
  • 4.3.4 数据传输中断申请部分
  • 4.3.5 CPLD-control 模块的其他部分
  • 4.4 频率测量
  • 4.5 硬件触发电路
  • 4.6 系统主要部分的调试及解决办法
  • 4.6.1 A/D 转换部分的修改和完善
  • 4.6.2 硬件触发电路的调整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装置软件设计方案
  • 5.1 引言
  • 5.1.1 软件功能与原则
  • 5.1.2 软件开发工具
  • 5.2 软件设计思路
  • 5.2.1 DSP 初始化
  • 5.2.2 数据采集子程序
  • 5.2.3 数据预处理
  • 5.2.4 与上位机的数据传输
  • 5.3 负荷特性记录装置工作流程和软件流程图
  • 5.4 动态判据的思路
  • 5.5 小结
  • 结论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VHDL 程序代码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负荷特性指标体系阐述[J]. 南方能源建设 2020(S1)
    • [2].北方地区清洁供暖对电网负荷特性影响分析[J]. 电气技术 2019(02)
    • [3].一种基于负荷特性指标的负荷分类方法[J]. 华东电力 2014(11)
    • [4].应用于黑启动的负荷特性分析与分类方法[J].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5(02)
    • [5].分布式风力发电对综合负荷特性的影响分析[J]. 科技风 2018(10)
    • [6].电力营销过程中大客户负荷特性分析[J]. 企业技术开发 2015(29)
    • [7].电力负荷特性及其优化调控方法的探讨[J]. 中国新通信 2016(05)
    • [8].电网负荷特性影响因素综述[J]. 通讯世界 2016(13)
    • [9].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电力负荷特性预测面板数据模型[J].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4(03)
    • [10].分布式风力发电对综合负荷特性的影响[J].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2(02)
    • [11].外部因素对广东省电网负荷特性的影响分析[J]. 水电能源科学 2018(05)
    • [12].考虑气温因素的负荷特性统计指标关联特征数据挖掘[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01)
    • [13].基于负荷特性的区域供冷系统节能性分析[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14].负荷特性记录的综合方法研究[J]. 现代电力 2011(03)
    • [15].电力机车负荷特性的仿真研究[J]. 黑龙江科学 2016(09)
    • [16].综合负荷特性的数理统计判别[J]. 普洱学院学报 2016(03)
    • [17].电力负荷特性及其优化调控技巧[J]. 品牌(下半月) 2015(03)
    • [18].基于用电结构变动的省级电网长期负荷特性预测[J]. 现代电力 2015(03)
    • [19].夏季居民负荷对地区负荷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8)
    • [20].新农村典型负荷特性浅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01)
    • [21].四川电网主力调频调峰电站负荷特性分析[J]. 四川水力发电 2020(01)
    • [22].三玻两腔节能玻璃负荷特性的模拟计算[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0(01)
    • [23].基于负荷特性分析平台的用户负荷特性及用电行为研究[J]. 山东电力技术 2019(08)
    • [24].采用可拓展交互式设计的负荷特性综合分析平台[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9(20)
    • [25].改进遗传K均值算法在负荷特性分类的应用[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4(07)
    • [26].改进自适应模糊C均值算法在负荷特性分类的应用[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12)
    • [27].基于统计学的煤改电台区负荷特性研究[J]. 节能 2019(02)
    • [28].基于行业聚类的负荷特性分析及预测[J]. 电气自动化 2019(05)
    • [29].气温气候变化因素对电网负荷特性影响研究[J]. 通讯世界 2016(09)
    • [30].县域配网系统负荷特性分析[J]. 电子制作 2015(10)

    标签:;  ;  ;  

    牵引变电站负荷特性记录装置的硬件设计与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