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mS实现IP over WDM的服务质量

MPLmS实现IP over WDM的服务质量

论文摘要

在过去的20年中,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和基于IP网络的数据业务量的增长如火如荼,传统光网络正朝着适于传输IP业务的新一代光网络演进,这使得对于基于下一代高速宽带网络尤其是IP over WDM的研究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过去几年,人们致力于研究硬件实现的高速电IP路由器。IP路由器现在可以达到几百Gbps的容量,但是仍不能达到WDM光纤的传输容量要求。这是因为在现有的分层结构中,网络各层功能重叠,复杂的分层处理过程所带来的网络服务效率低下,这种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网络的发展,需要重新设计整个网络结构来满足Internet增长对带宽的需求。IP over WDM由于没有中间层,避免了中间层SONET/SDH和ATM层的功能冗余,被认为是下一代因特网最有前途的解决方案。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如何实现IP over WDM。通过引入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流量工程控制技术与光交叉连接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光互联技术——多协议波长标签交换(MPLmS),对原来ATM、SDH等的功能进行了重新分解和整合,简化IP到WDM的中间层次。 论文研究和分析了MPLmS网络的基本原理,提出了MPLmS的控制平面模型。探讨了基于MPLmS的控制平面技术的几个功能模块及结构。 研究分析了波长标签的格式以及分配协议之后,提出了将优先级到标签的映射方法和具体的实现格式,为实现QoS(服务质量)提供保障。 为能在标签的分配中更好地体现QoS,本论文重点对标签的分配策略进行分析和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反馈式轮转调度算法。在对WFQ(Weighted Fair Queuing)加以改进的基础上,将WFQ与反馈式轮转调度算法相结合,实现一种新型的标签分配算法。 采用网络仿真工具OPNET设计了基于MPLmS的WDM光网络仿真平台,并对标签分配算法进行实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新型的标签分配算法的传送延迟少,能够改善IP的服务质量,具有较好的性能和更强的适应性。 本论文提出的轮转调度和公平排队调度算法相结合的新型算法对网络的优化设计和全光网络中路由器的研究都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的内容及关键技术
  • 1.5 论文的组织安排
  • 第二章 IP OVER WDM光网络分层体系结构
  • 2.1 WDM技术
  • 2.2 传统的IP OVER WDM结构
  • 2.3 基于分层模型的IP OVER WDM
  • 2.4 IP/MPLMS OVER WDM
  • 2.5 数字包封技术
  • 2.6 基于MPLMS的IP OVER WDM的控制平面
  • 2.6.1 IP over WDM对等模型
  • 2.6.2 MPLmS模型16
  • 2.6.3 MPLmS控制平面技术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协议波长标签交换MPLMS
  • 3.1 MPLMS概述
  • 3.1.1 MPLmS的核心机制
  • 3.1.2 标签
  • 3.1.3 标签栈
  • 3.1.4 转发等价类(Forward Equivalent Class, FEC)
  • 3.1.5 波长/标签交换路由器LSR和波长/标签边缘路由器LER
  • 3.2 MPLMS的路由和标签转换技术
  • 3.2.1 MPLmS的寻址
  • 3.2.2 标签转换
  • 3.3 波长标签分配协议(LMDP)
  • 3.3.1 LmDP操作过程
  • 3.3.2 波长标签的分配和管理
  • 3.3.3 MPLmS相关标签格式
  • 3.3.4 双向光通道
  • 3.3.5 其它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PLMS的服务质量
  • 4.1 IPQOS技术的概述
  • 4.1.1 IP网络的结构
  • 4.1.2 衡量IP网络性能的指针
  • 4.2 目前的IP QoS状况
  • 4.2.1 综合服务体系结构(IntServ)
  • 4.2.2 区分服务体系结构
  • 4.3 MPLMS实现QoS的体系结构
  • 4.4 MPLMS中承载QoS标记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波长标签的分配及仿真
  • 5.1 排队模型分析
  • 5.2 网络仿真环境
  • 5.2.1 OPNET Modeler简介
  • 5.2.2 业务流产生器的过程模型
  • 5.2.3 业务流终结器的过程模型
  • 5.2.4 仿真网络的拓扑结构
  • 5.3 反馈式轮转调度算法
  • 5.3.1 算法描述
  • 5.3.2 仿真试验
  • 5.3.3 仿真分析
  • 5.4 基于WFQ的轮转调度算法
  • 5.4.1 算法描述:
  • 5.4.2 公平性分析
  • 5.4.3 仿真试验
  • 5.4.4 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路径的整数线性规划方法在阻塞IP over WDM网络中能耗优化的应用[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5(03)
    • [2].基于蚁群优化的IP over WDM光网络动态生存性映射算法[J]. 光子学报 2012(12)
    • [3].基于流量工程的IP over WDM网络节能路由算法研究[J]. 光通信技术 2014(02)
    • [4].IP over WDM网络中业务持续时间感知的绿色路由算法[J]. 光电子·激光 2017(03)
    • [5].基于TD网络改造工程的质量管理模型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35)
    • [6].IP over WDM网光层QoS业务映射模型设计[J]. 光通信技术 2010(11)
    • [7].基于流量的IP OVER WDM网络多跳疏导节能路由算法设计[J]. 通信技术 2015(12)
    • [8].一种基于多跳光旁路的IP over WDM节能网络设计方法[J]. 半导体光电 2012(04)
    • [9].基于IP over WDM网络的IP业务时延测算算法(英文)[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3(S2)
    • [10].电力骨干通信网资源优化配置与仿真研究[J]. 光通信技术 2011(02)
    • [11].IP over WDM的多层生存性[J]. 信息技术 2008(03)
    • [12].IP over OTN的联合优化组网方案探讨[J]. 电信网技术 2009(11)
    • [13].基于QoS约束的IP over WDM网络综合路由算法[J]. 闽江学院学报 2008(05)
    • [14].IP over WDM网络中能耗自感知的混合疏导专有保护算法[J]. 光电子.激光 2014(09)
    • [15].透明IP over WDM网络中能效链路控制策略[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06)
    • [16].ROADM技术发展与标准化研究[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8(06)
    • [17].传输设备承载大颗粒业务安全性研究[J]. 硅谷 2012(11)
    • [18].IP over WDM网络中动态IP流量对非线性效应的影响[J]. 中国激光 2010(07)
    • [19].IP over WDM网络最小功耗模型和休眠机制研究[J]. 半导体光电 2012(05)
    • [20].光传输网的演进及其在3G网中的解决方案[J]. 中兴通讯技术 2008(05)
    • [21].WAMS中的通信网络平台构建[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09(12)
    • [22].基于单节点故障的IPOver WDM网络生存性映射算法[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4(09)

    标签:;  ;  ;  ;  ;  

    MPLmS实现IP over WDM的服务质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