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校长凝聚力就是校长因优良的素质、高超的权力运用技巧和高工作绩效等对学校组织成员产生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学校组织成员对校长的向心力和忠诚度。校长凝聚力的本质就是学校组织成员对校长、学校领导团队以及学校的接纳和认可。校长凝聚力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有助于协同效应的形成;第二,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第三,有助于士气的提高。影响校长凝聚力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宏观因素主要包括校长资格制度、校长选拔制度、校长考核制度和校长职位权力等;微观因素主要包括校长人格魅力、学校校园文化、学校人际关系、校长领导方式以及学校共同愿景等,其中微观因素对校长凝聚力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访谈和对校长凝聚力的问卷调查,发现校长凝聚力水平不高,离散现象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校长对学校组织成员的感召力不高;校长对学校组织成员的吸引力不高;学校组织成员对校长的向心力不高;学校组织成员对校长的忠诚度不高。校长凝聚力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个方面,宏观因素主要包括校长任职资格制度不健全、校长选拔制度不科学、校长专业培训不理想、校长责权利不平衡、校长职权使用不当;微观因素主要包括校长人格魅力不高、学校文化建设不到位、学校人际关系不融洽、校长的管理方式欠妥以及学校没有共同愿景等。针对校长凝聚力水平不高的原因,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宏观策略包括健全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建立科学的校长选拔制度、改进校长专业培训、完善校长激励措施和实行校长问责制。微观策略包括提升校长人格魅力、构建优良的校园文化、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运用恰当管理方式、形成学校共同愿景以及满足教师合理需要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宏观因素对湖南省卷烟销售的影响分析[J]. 中国商论 2020(08)
- [2].扬长评价 照亮人生——城乡结合部小学扬长评价体系的建立[J]. 科普童话 2017(21)
- [3].《世界农业和肥料需求中期展望》报告一:宏观因素将影响全球化肥消费[J]. 中国农资 2017(36)
- [4].企业并购与宏观因素相关性分析[J]. 中外企业家 2013(27)
- [5].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宏观成因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 2013(10)
- [6].宏观因素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8(03)
- [7].影响铜价变化的供需因素分析[J]. 中国金属通报 2011(40)
- [8].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宏观因素——以北京、深圳为例[J]. 中国物价 2008(11)
- [9].中国宏观因素对银行业的影响[J]. 中国经济报告 2016(05)
- [10].宏观因素主导6月铜价走势[J]. 中国金属通报 2012(22)
- [11].高科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影响因素研究[J]. 会计之友 2012(08)
- [12].中国碳排放增长的宏观因素及可持续增长模式选择[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11(02)
- [13].四种宏观因素催生“用工紧张”现象[J]. 瞭望 2010(11)
- [14].大宗商品又到“十字路口”[J]. 理财 2009(07)
- [15].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三大宏观因素[J]. 中国房地产 2013(05)
- [16].探索我国民族器乐发展的微观因素和措施[J]. 通俗歌曲 2014(01)
- [17].宏观因素、公司特性与信用利差[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4(10)
- [18].剖析印度经济增长奇迹的原因[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 2011(08)
- [19].糖价仍未走出困局 有望三探底[J].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35)
- [20].企业的执行力(一)[J]. 种子世界 2009(02)
- [21].卓创观察:公共卫生事件叠加宏观因素,纸浆能否走出自己的独立行情?[J]. 中华纸业 2020(07)
- [22].航运业财务风险的传导机制浅析[J]. 产业科技创新 2020(03)
- [23].利用R-INLA方法分析宏观因素对艾滋病疫情的影响[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8(12)
- [24].剖解四大“折、送”[J]. 楼市 2008(16)
- [25].庆中秋 迎国庆 老板促销“有礼”[J]. 中国住宅设施 2008(10)
- [26].媒介社会学视角下解析影响深度报道的宏观因素——以《财经》深度报道为例[J]. 新闻知识 2013(12)
- [27].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14)
- [28].2019年环保企业家最关心什么?[J]. 环境经济 2019(06)
- [29].宏观因素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分析[J]. 中国房地产 2018(24)
- [30].浅议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J]. 时代金融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