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自体脂肪组织抽吸注射移植是目前软组织修复最常用的方法,然而不可预知的吸收率(20%~90%),常常需要重复注射2~3次或过度充填,移植效果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组织工程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利用组织工程的原理,来促进脂肪组织的再生。本课题从基质血管成分、脂肪干细胞、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等方面展开研究,为减少移植脂肪组织的吸收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目的】构建出一种可注射自体脂肪颗粒复合PRF和SVF生物移植材料,并分析这种生物材料的移植效果。【方法】1.大体观察。通过肉眼观察移植物的形态,有无感染、坏死等现象。2.组织学检查。术后在不同时间点对移植的脂肪组织进行石蜡切片,并进行HE染色和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和新生血管的变化。3.B超和游标卡尺测量。在术后按照规定的时间对移植脂肪组织进行测量,并按照体积计算公式:V=a×b×c×0.5(a为纵径、b为横径、c为厚度)。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中方差分析的方法,对4组移植脂肪组织的成活率及吸收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LSD法对不同时间点组间两两之间进行比较。成活率(%)=术后各时间点移植脂肪组织的体积/术后当天移植脂肪组织的体积;吸收率(%)=1-(术后各时间点移植脂肪组织的体积/术后当天移植脂肪组织的体积)。5.微血管密度分析。对术后1个月的脂肪组织进行石蜡切片和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采用改进的Weidner方法进行计数,同样采用SPSS16.0软件中方差分析的方法,对4组移植脂肪组织的微血管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LSD法对两两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1.构建出可注射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家兔动物模型;2.自体脂肪移植生物材料移植效果的统计学分析:术后6个月4组移植脂肪组织比较,脂肪颗粒复合PRF膜片颗粒及SVF组(AG+PRF+SVF组)的吸收率最低(17.37±6.22)%,单纯脂肪颗粒组(AG+NS组)的脂肪组织吸收率最高(49.39±9.47)%,脂肪颗粒复合SVF组(AG+SVF组)与脂肪颗粒复合PRF组(AG+PRF组)移植脂肪组织的吸收率居中,分别是(27.25±4.37)%、(34.61±8.47)%;与单纯脂肪颗粒组比较, AG+PRF+SVF组吸收率最低,显著性检验P<0.0001。3.组织学分析:移植早期(1周~4周),AG+PRF+SVF组脂肪改建速度较快,纤维化程度低,炎细胞浸润较轻。AG+NS组脂肪组织纤维化明显,术后第四周仍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脂肪组织改建较慢。AG+SVF组和AG+PRF组脂肪组织改建速度居中,两者未见明显差异,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程度也位于前两者之间。术后6个月4组脂肪组织与正常脂肪组织相似,未见明显变性、坏死区域。4组脂肪组织组织学形态相似,未见明显差异。4.微血管密度分析:脂肪组织移植早期(术后1个月内),脂肪颗粒复合PRF膜片颗粒及SVF组(AG+PRF+SVF组)的微血管密度最高为(83.80±11.69),单纯脂肪颗粒组(AG+NS组)的微血管密度最低(50.60±6.69),脂肪颗粒复合SVF组(AG+SVF组)与脂肪颗粒复合PRF组(AG+PRF组)的微血管密度居中,分别是(64.20±7.50)、(64.40±9.61)。与单纯脂肪颗粒组比较, AG+PRF+SVF组微血管密度最高,显著性检验P<0.0001。【结论】1.本课题建立了一种具有统一的标准、精确点位、易于观察与测量的脂肪组织移植动物模型;2.构建了可注射自体脂肪颗粒复合PRF和SVF移植复合生物材料。它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特点。该复合生物材料能够促进自体脂肪组织血管化及生长,有效降低移植脂肪组织吸收率,改善脂肪移植的效果。这项新型脂肪颗粒复合材料及其移植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脂肪组织工程研究和临床软组织充填修复提供了实验依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PRF用于前牙缺失即刻种植的疗效及其对骨吸收的影响[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0(02)
- [2].PRF在拔牙即刻种植中的应用研究[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04)
- [3].煅烧骨复合PRF对牙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 口腔医学研究 2015(04)
- [4].PRF联合引导骨再生于前牙早期种植的临床疗效分析[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02)
- [5].PRF治疗牙龈退缩的对照研究[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6(04)
- [6].多普勒天气雷达双PRF径向速度资料质量控制[J]. 高原气象 2016(04)
- [7].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成骨细胞的实验研究[J]. 中国医学工程 2012(02)
- [8].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体外促进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钛板表面黏附增殖的研究[J]. 中国医学工程 2012(05)
- [9].PRF及所含三因子对大鼠脂肪干细胞迁移的影响[J]. 上海口腔医学 2015(06)
- [10].PRF牙髓血管再生治疗年轻恒牙感染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19)
- [11].不同掺氢比对PRF燃料预混层流燃烧的影响[J].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7(01)
- [12].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不同工作模式下的PRF优化选取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 2012(05)
- [13].多约束下天基雷达空间目标监视PRF设计[J]. 现代雷达 2020(05)
- [14].天基雷达的PRF设计[J]. 舰船电子对抗 2009(01)
- [15].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自体骨在拔牙同期自体牙即刻移植术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6(06)
- [16].PRF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6(01)
- [17].一部中重测量雷达PRF的设计[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8(06)
- [18].PRF应用于后牙即刻种植的牙槽骨改变的CBCT研究[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9(04)
- [19].PRF联合GBR在前牙即刻种植中的应用1例[J]. 口腔医学研究 2017(01)
- [20].PRF用于口腔种植GBR手术组织愈合效果初步研究[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04)
- [21].PRF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牙槽骨缺损的研究[J]. 口腔医学研究 2015(04)
- [22].非诱导脂肪干细胞膜片复合PRF修复兔髁状突软骨缺损[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11)
- [23].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RF)治疗牙龈退缩的临床效果评价[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10)
- [24].PRF用于口腔种植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J]. 西南国防医药 2014(12)
- [25].即刻种植后采用GBR术和植入PRF对骨结合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4(01)
- [26].PRF结合GBR应用于上颌窦外抬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1例病例报告[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3(02)
- [27].PRF联合Dycal在年轻恒牙直接盖髓术中临床疗效分析[J]. 中外医疗 2020(14)
- [28].生物酶破胶对PRF钻开液的油层保护效果研究[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03)
- [29].PRF在拔牙后引导骨组织再生位点保存术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 2020(01)
- [30].富含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修复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临床应用[J]. 世界复合医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