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解离几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飞秒激光,强激光场,甲烷,解离几率
解离几率论文文献综述
王操,宋迪,刘煜炎,孔繁敖[1](2006)在《脉宽对飞秒强激光场中甲烷离子解离几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研究了超快激光脉宽对强激光场中甲烷离子解离的影响.所用飞秒激光波长是800nm,峰值强度是8.0×10~(13)W/cm~2.解离初级碎片离子CH_3~+的相对产量随脉宽增加而增加,当激光脉宽大于120 fs时趋于饱和.在理论方面,我们运用场致解离模型和准经典轨线方法计算了甲烷离子的解离几率;另外还在分子的取向效应和激光强度空间分布两方面对解离几率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结果表明甲烷离子C—H键解离至少需要23 fs,并在100 fs以上脉宽时饱和.理论结果与实验观察大致相符.(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6年08期)
王国文[2](1999)在《HD~+离子在两个超短脉冲激光场作用下的解离几率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告HD+离子在波长λ=306.7nm的三倍频超短脉冲弱光场E3和不同延时的二倍频超短脉冲强光场E2作用下解离几率分布的定量计算结果.E3和E2的脉冲宽度均为10fs.E3先行,E2延时取0、4、8、12、16、20、24、28fs.计算结果用三维图表出.图中看到,沿相对动量坐标有三个峰,分别位于动量2.1×10-18、4.4×10-18、5.8×10-18g·cm/s处,依次称为1号峰、2号峰、3号峰,位置各是λ=306.7nm的单光子能量、双光子能量、三光子能量消耗于解离能之后离子碎片具有相对动量.据分析,1号峰来源于E2场引起的受激发射作用.(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1999年01期)
蔡政亭,邓从豪[3](1991)在《H_2在石墨(0001)面上解离几率的隧道模型理论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与固体表面的碰撞解离反应是异相催化研究的重要基元过程之一,文献报道的有关理论研究大多采用经典力学方法,不能揭示出能量共振、隧道贯穿等量子效应。Rettner等曾建议了一个计算表面解离几率的隧道模型方法,Lo和Ebrlich用以计算了CH_4在W(110)面上的解离,得到了比较好的结果。H_2-石墨表面体系在催化机理研究及能源开发(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1991年09期)
解离几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报告HD+离子在波长λ=306.7nm的三倍频超短脉冲弱光场E3和不同延时的二倍频超短脉冲强光场E2作用下解离几率分布的定量计算结果.E3和E2的脉冲宽度均为10fs.E3先行,E2延时取0、4、8、12、16、20、24、28fs.计算结果用三维图表出.图中看到,沿相对动量坐标有三个峰,分别位于动量2.1×10-18、4.4×10-18、5.8×10-18g·cm/s处,依次称为1号峰、2号峰、3号峰,位置各是λ=306.7nm的单光子能量、双光子能量、三光子能量消耗于解离能之后离子碎片具有相对动量.据分析,1号峰来源于E2场引起的受激发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解离几率论文参考文献
[1].王操,宋迪,刘煜炎,孔繁敖.脉宽对飞秒强激光场中甲烷离子解离几率的影响[J].科学通报.2006
[2].王国文.HD~+离子在两个超短脉冲激光场作用下的解离几率分布[J].光子学报.1999
[3].蔡政亭,邓从豪.H_2在石墨(0001)面上解离几率的隧道模型理论计算[J].科学通报.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