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励磁仿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变压器,励磁涌流,选相分合闸,合闸电阻
励磁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程政,魏远[1](2019)在《1000 kV变压器励磁涌流及抑制方法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TP-EMTP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建立了计及铁心饱和与磁滞特性的1 000 kV变压器励磁涌流仿真模型,研究了多种合闸工况下1 000 kV变压器励磁涌流及断路器选相分合闸装置对励磁涌流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考虑断路器动作时间误差时,选相分合闸装置对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抑制效果降低,提出了联合断路器选相分合闸与并联合闸电阻方案,加强励磁涌流抑制效果,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本文来源于《电力勘测设计》期刊2019年11期)
李灿,朱宏超,杨玲[2](2019)在《励磁系统仿真模型校正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励磁控制系统作为同步发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向同步发电机的定子绕组提供一个可控的直流电流(电压),维持机端电压恒定,满足同步发电机的正常发电需要。通过发电机组控制系统模型,及时校正机组仿真模型,对异常响应进行预警排查,能够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MATLAB中搭建了一种以外部仿真机作为励磁调节器的单机无穷大系统仿真模型,模拟励磁系统PID主环异常以及电力系统稳定器(PSS)辅环异常时的输出,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及时确定故障原因和部位,实现故障维修。(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9年11期)
吴涛,谢欢,李善颖,檀政[3](2019)在《基于PSCAD的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励磁系统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基于PSCAD的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励磁控制系统。根据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发电机及其励磁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包括发电和抽水两种工况下的启动、建压、并网运行各阶段的励磁控制策略。通过PSCAD仿真平台,对所建立的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各工况的控制且具有较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大电机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曹保江,宋勇葆,高国强,吴广宁[4](2019)在《基于PSCAD的动车组过分相时车载牵引变压器励磁涌流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列车车载自动断电过分相过程中,动车组空载合闸时车载主变压器一次侧励磁涌流现象频繁发生,容易引起差动保护误动作,影响列车正常运行。针对以上问题,分析过分相时励磁涌流产生机理及实测电流谐波分量构成特点,利用PSCAD软件建立具有饱和特性的单相变压器仿真模型,考虑了剩磁、合闸角度对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励磁涌流中高次谐波以二次谐波为主,且其比重超过基波分量的60%;变压器剩磁越大,合闸瞬间励磁涌流现象越严重;合闸角为0°时励磁涌流最大,合闸角为90°时涌流最小。(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卓亮,彭辉灯,王梓璇[5](2019)在《大电流混合励磁爪极发电机的设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增加爪极发电机的输出电流,提高电机的输出功率,并扩大电机的调速范围,通过分析爪极电机的不同励磁方式和电枢绕组连接方式特点,设计了一种额定电压DC28 V、额定电流DC286 A的并励式混合励磁爪极发电机。通过叁维有限元方法对电机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并对电机发电性能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样机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9年20期)
王亮,宫海龙,张艳竹,阙广庆[6](2019)在《混合励磁发电机定子固有频率仿真及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合励磁电机兼具永磁电机高功率密度的优点以及电励磁电机电压调节的能力,是电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获得准确的定子固有频率是分析混合励磁发电机振动和噪声的重要基础。针对一台十二相并列转子混合励磁发电机的定子,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固有频率计算,并采用锤击法进行了模态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特殊的定子结构,采用有限元法能够准确地计算定子固有频率,定子固有频率的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较为接近,可为混合励磁电机的振动和噪声源分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防爆电机》期刊2019年04期)
夏永洪,仪轩杏,温子健,张景明,陈瑛[7](2019)在《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策略与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保持了永磁同步电动机低速大转矩的优点,同时通过调节励磁电流又可实现宽范围的高速弱磁运行。针对一种混合磁极式的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推导了其数学模型。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和数学模型,提出了适用于该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低速运行时的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策略,以及高速运行时功率因数为1的控制策略。借助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针对其低速运行和高速运行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马文博,张广明,梅磊[8](2019)在《新型结构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设计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径向双凸极永磁发电机尺寸较大,在工作时必须配置功率变换器和转子位置检测器,结构较为复杂,且存在输出电压调节困难和内部短路故障时无法及时灭磁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了轴向磁通电机和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特点的新型结构的双定子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给出了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详细叙述了电机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通过叁维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电机的叁相磁链,感应电动势,气隙磁密以及静态特性等参数进行了仿真验证,从而初步证实了所设计电机理论上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9年06期)
杜飞,姚舜才,安坤,任一峰[9](2019)在《新型混合励磁爪极电机Ansoft 3D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阶段爪极电机的效率低、电机空间利用率低和易磁饱和等问题,根据爪极电机的相关结构,提出一种利用电机端部空间实现混合励磁的新型电机,使用Ansoft软件构建电机的叁维仿真模型,并对电机的磁场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对比了新型爪极电机与传统爪极电机空载状态下的磁密和磁链特性,同时分析了新型爪极电机的齿槽转矩特性.结果表明,新型爪极电机具有更高的磁密与磁链特性,同时还具有更不易磁饱和特性.此外新型爪极电机具有较小的齿槽转矩,可以应用到驱动电机领域.(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高智超[10](2019)在《线圈辅助励磁BLDCM双控制器联合仿真与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线圈辅助励磁无刷直流电机(Coil assisted excitation brushless DC motor,CAE-BLDCM)由两组磁极相关的定/转子凸极结构组成,同时加入了由中央辅助线圈提供的可调磁场,避免了无刷直流电机中永磁体退磁及无法控制永磁量等不利因素,具有结构坚固、耐高温、可靠性高的优点。由于CAE-BLDCM的结构特殊、磁路复杂、解耦困难,对电机控制系统的搭建造成困难。首先,本文通过ANSYS静态、动态仿真分析电机转矩、磁链、电感特性及中央辅助线圈控制效果,并采用不依靠电机参数的智能控制方式,即基于RBF神经网络在线辨识的双神经元自适应智能控制策略,实现电机电枢绕组与中央辅助线圈最优联合控制。然后,本文通过Maxwell、Simplorer和Matlab叁个软件联合搭建了一套针对CAEBLDCM的仿真平台,由于CAE-BLDCM非线性强、结构特殊等原因,同样在建立数学模型时也会遇到困难,因此采用联合仿真实现电机不同控制策略时的仿真分析。在电机启动、加速以及突加负载过程中,对比分析常规PID、单神经元自适应PID以及双神经元自适应PID这叁种不同控制策略,分析结果表明双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控制精度、鲁棒性及响应速度。最后,基于电机控制原理在仿真的基础上,搭建了以TMS320F28335DSP为核心的硬件控制平台并进行调试,通过CCS6.0软件开发平台编程,分别实现电机常规PID、单神经元自适应PID以及双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策略。实验结果验证了CAE-BLDCM结构及双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4)
励磁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励磁控制系统作为同步发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向同步发电机的定子绕组提供一个可控的直流电流(电压),维持机端电压恒定,满足同步发电机的正常发电需要。通过发电机组控制系统模型,及时校正机组仿真模型,对异常响应进行预警排查,能够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MATLAB中搭建了一种以外部仿真机作为励磁调节器的单机无穷大系统仿真模型,模拟励磁系统PID主环异常以及电力系统稳定器(PSS)辅环异常时的输出,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及时确定故障原因和部位,实现故障维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励磁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1].程政,魏远.1000kV变压器励磁涌流及抑制方法仿真研究[J].电力勘测设计.2019
[2].李灿,朱宏超,杨玲.励磁系统仿真模型校正技术研究[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9
[3].吴涛,谢欢,李善颖,檀政.基于PSCAD的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励磁系统仿真研究[J].大电机技术.2019
[4].曹保江,宋勇葆,高国强,吴广宁.基于PSCAD的动车组过分相时车载牵引变压器励磁涌流仿真分析[J].铁道学报.2019
[5].卓亮,彭辉灯,王梓璇.大电流混合励磁爪极发电机的设计与仿真[J].机电信息.2019
[6].王亮,宫海龙,张艳竹,阙广庆.混合励磁发电机定子固有频率仿真及试验[J].防爆电机.2019
[7].夏永洪,仪轩杏,温子健,张景明,陈瑛.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策略与仿真分析[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9
[8].马文博,张广明,梅磊.新型结构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设计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9
[9].杜飞,姚舜才,安坤,任一峰.新型混合励磁爪极电机Ansoft3D仿真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高智超.线圈辅助励磁BLDCM双控制器联合仿真与控制系统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