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企业进入一个市场时,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市场,政府一般都会提出一些资格要求,市场准入(又称市场进入管制)是政府对市场交易主体的资格限制,包括数量、质量、期限以及经营范围等。1983年以后,我国开始逐渐开放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各种经济成分的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市场。在开放的初级阶段,我国运力紧张,国家并没有设立严格的准入规定,可以说只要是愿意而且又有能力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的业户,国家都鼓励其进入市场提供服务,这种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起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的道路旅客运输问题。但是随着运输业户数量的急剧增加,道路旅客运输市场逐渐显现出很多问题,如道路旅客运输市场混乱、竞争无序等,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开始制定相关的行业准入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法令和制度,如1993年5月19日发布的《道路旅客运输业户开业技术经济条件(试行)》、1995年5月9日发布的《汽车客运站管理规定》、1995年9月6日发布的《省际道路旅客运输管理办法》、1998年11月26日发布的《高速公路旅客运输管理规定》、2000年4月27日发布的《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经营资质管理规定(试行)》。虽然这些规章随着2005年7月12日的《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的出台都已全部废止,但是它们起到了限制进入的效果。本文从市场准入的基本理论入手,介绍了道路旅客运输的市场准入理论,包括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的概念、特征、种类以及手段,并针对我国的特殊情况,分析了我国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的演进过程以及现行的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指出了目前我国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中存在的问题,在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制度之后,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的改革措施。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 国外的研究1.2.2 国内的研究1.3 主要研究内容1.4 思路和方法第二章 市场准入及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理论分析2.1 市场准入一般理论分析2.1.1 市场准入的概念2.1.2 市场准入的种类2.1.3 市场准入的原因2.2 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理论分析2.2.1 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的概念2.2.2 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的方式2.2.3 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的原因第三章 我国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分析3.1 我国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制度的演进3.1.1 行政垄断阶段(改革开放以前)3.1.2 鼓励进入的市场准入阶段(改革开放——1993 年)3.1.3 限制进入的市场准入阶段(1993 年——至今)3.2 我国现行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分析3.2.1 我国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的法律依据3.2.2 我国现行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的方式3.2.3 我国现行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的主体3.2.4 我国道路旅客运输企业进入的基本条件3.2.5 我国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程序第四章 我国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存在的问题4.1 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方式中存在的问题4.1.1 我国道路旅客运输审批色彩仍然浓厚,费时费力4.1.2 审批程序过于繁杂,审批周期过长4.1.3 审批过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经营自主权4.1.4 审批过程中存在地区封锁现象,地方保护主义严重4.2 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主体方存在的问题4.2.1 政府方宏观调控能力不足4.2.2 传统的道路旅客运输行政管理理念限制审批制度的改革4.2.3 政府监管工作不够4.2.4 道路运输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工作效率低第五章 国外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制度及启示5.1 英国、加拿大、日本、荷兰的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分析5.1.1 英国5.1.2 加拿大5.1.3 日本5.1.4 荷兰5.2 启示5.2.1 鼓励增加有效供给和科技进步政策5.2.2 鼓励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政策5.2.3 加强运输市场监管力度5.2.4 运输政策与运输市场、社会经济同步协调发展,适度超前5.2.5 注重运输市场准入管理第六章 我国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准入的改革措施6.1 改革审批制,积极推进服务质量招投标制6.1.1 改革审批制的几点意见6.1.2 继续推行简单、方便的审批程序6.1.3 打破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6.1.4 积极推进并完善道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招投标制6.2 改革市场准入主体方的意见6.2.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旅客运输管理模式6.2.2 改变传统的道路旅客运输行政管理理念6.2.3 加强政府的监督机制,提高服务质量6.2.4 提高道路旅客运输行政许可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结束语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市场准入论文; 道路旅客运输论文; 理论论文; 问题论文; 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