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甘肃矿区732850;2.中核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100089
摘要: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选型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与施工质量。结合本工程实例,对该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的勘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勘察结果,对该建筑工程基础的设计方案进行了选择,为类似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勘,水文条件,建筑工程
前言:由于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十分重要,必须尽可能的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并提出全面的防治措施[1]。工程勘察中还应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结合建筑物本身的结构特点,查明区域内相关水文地质特征,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要因地制宜,从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水文地质问题[2]。不仅要查明地下水的自然存在状态和其固有的变化规律,更需要的是分析和预测的是,今后在人为工程和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地下水形态所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不良影响。地下水位的高低对各类建筑物的影响不同,在分析工程地质问题时,地下水位以上和以下要区分开来。本文主要针对拟建工程总降压站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确保拟建工程今后的正常运行。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要建筑内容为总降压站,其主要设计参数如表1所示
2.地勘工作
2.1勘察工作量布置的原则
本次勘察依据地勘技术标准、总平面图及勘察技术要求,对勘探点的具体位置,勘察内容进行布设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勘探点按建筑物周边、角点、及中心线网状布设。
2、勘探点间距及勘探深度按照规范要求确定。
3、按设计要求布设。
4、为确保工程勘察质量,勘察工作布置采用多种勘探手段进行。
2.2勘察工作量
本次勘察勘探点间距9.48~30.90m。钻孔深度25~45m,静力触探深度20~44.3m。在各个钻孔中取水样及地基土样进行腐蚀性分析试验。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3.1地形与地貌
拟建工程总降压站场地原始地形平坦开阔,征地前为耕地。目前场地内存在大范围堆土;场地东南部存在一条北东-南西走向未贯通场地的河渠,深约2.3m,宽约3.0m,勘探点高程介于4.33~5.08m之间。场地地貌单元属冲、湖积平原地貌。
3.2地基土构成及岩性分布特征
根据本次钻孔揭露的地层情况看,场地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层、冲积、湖积粉土、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粉砂层及上更新统冲积、湖积粉质黏土、粉土层。
3.3场地地下水情况
勘察期间,勘探孔实测稳定水位埋深为2.2~2.9m,高程为2.06~2.15m。
3.4场地地下水及地基土腐蚀性评价
本次勘察3个钻孔中各取两组水样、地基土样做腐蚀性分析试验,水土腐蚀性实验结果详见下表2、3、4、5。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G判定场地环境类型均为Ⅱ类,结合水、土腐蚀性评价结果(表2、3、4、5),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表12.2.1、表12.2.2和表12.2.4判定:场地地下水在干湿交替作用下对混凝土结构均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有强腐蚀性;场地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均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有中腐蚀性。
3.5岩土承载力评价
本次勘察地基土的承载力评价,系根据室内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标准贯入试验及静力触探试验等综合确定,各层的承载力特征值见表6。
4.5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本工程场地均位于Ⅲ级构造单元的黄骅台陷区,晚更新世以来无明显活动迹象,区域构造较稳定;地形平坦,勘察深度内地层分布基本稳定,未发现古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周围亦无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没有大的断裂地质构造,但场地地基土存在轻微液化,场地稳定性较差,经适当处理后,较适宜本工程建设。
4.6天然地基可行性分析
总降压站基础埋深约-2.5m,基坑开挖后基础坐落于回填土或①素填土上,其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大,且下伏地层起伏较大、强度低,因此采用天然地基不可行。
根据勘察资料,结合本工程拟建建筑物具体特征,总降压站拟建筑物桩型宜采用预制桩或钻孔灌注桩。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勘察期间,勘探孔实测稳定水位埋深为2.2~2.9m,高程为2.06~2.15m。
5.1.2场地地下水在干湿交替作用下对混凝土结构均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有强腐蚀性;场地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均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有中腐蚀性。
5.1.3本次勘察未发现古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周围亦无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没有大的断裂地质构造,但场地地基土存在轻微液化,场地稳定性较差,经适当处理后,较适宜本工程建设。
5.2建议
5.2.1场地地下水及地基土对建筑材料均具腐蚀性,且地下水在干湿交替作用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强腐蚀性,设计时应采取防腐措施。水、土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规定。
5.2.2桩基施工前,应进行试桩,并按规范进行检测,进而确定场地适宜性、施工工艺及参数。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应结合试桩结果综合确定。
5.2.3总降压站拟建筑物桩型宜采用预制桩或钻孔灌注桩。可选用⑥粉砂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5.2.4各区域采用钻孔灌注桩时,应注意缩颈和塌孔现象,应做好泥浆护壁及控制沉渣工作,孔底沉渣厚度≤100mm;采用灌注桩应注意泥浆排放,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场地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强腐蚀性,采取灌注桩时应单独制定防腐措施;灌注桩后注浆,桩侧注浆间距应≤12m。
5.2.5通过调研同地区工程项目,其场地腐蚀程度与本工程场地类似。在建设中其采用机械连接竹节桩,竹节桩在腐蚀防护方面有一定优势,结合其建设经验,对于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及以下的本工程拟建建筑物可采用竹节桩。
参考文献
[1]甘滢堂,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影响与危害探讨,中国信息化,201212
[1]雍韶君唐偕曦,探讨水文地质问题的预防与治理措施分析,基层建设,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