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保护性耕作下轮作系统根际土壤质量及其微生物机制

黄土高原保护性耕作下轮作系统根际土壤质量及其微生物机制

论文摘要

黄土高原气候干旱,降水偏少而相对集中,植被稀疏,土壤抗蚀性较差,加之长期的不当利用,导致农业生产力和效率低下、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因此,从根本上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以适应人类大规模的生产和经济活动迫在眉睫。免耕和秸秆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措施能有效减少农田土壤侵蚀、改善耕地质量,从而保障食物安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有效途径。然而长期实施免耕和秸秆覆盖措施后,轮作系统根际土壤质量变化及其微生物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以2001年建立的实施免耕和秸秆覆盖的玉米-冬小麦-大豆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测定作物根际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活性、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等,以揭示长期免耕和秸秆覆盖对根际土壤质量的改善效果,阐明根际土壤质量改善的微生物学机理,明确两者之间的联系。得到如下主要结果和结论:1)秸秆覆盖显著增加了玉米-冬小麦-大豆轮作系统作物根际土壤中OC和全N含量,显著提高了玉米和大豆成熟期根际土壤中NH4+和N03-含量。较传统耕作而言,其他保护性耕作措施均能显著提高根际土壤中速效P的含量。除了玉米成熟期外,根际土壤中全P含量在免耕条件下显著增加。免耕和秸秆覆盖对根际土壤中全K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速效K含量在秸秆覆盖条件下显著增加。免耕和秸秆覆盖对作物根际土壤中Ca、Mn、Zn、Fe、Cu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长期实施免耕和秸秆覆盖措施后,玉米-冬小麦-大豆轮作系统中作物根际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OC、全N、全P、矿质N、速效P、速效K等含量增加,而微量元素含量无明显变化。2)免耕和秸秆覆盖均显著提高了玉米和冬小麦根际土壤中MBC和MBN含量,大豆根际土壤中MBC和MBN含量在秸秆覆盖条件下显著增加。免耕显著降低了土壤呼吸强度和10cm处的土壤温度。土壤呼吸熵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免耕和秸秆覆盖均能显著降低土壤呼吸熵强度。免耕和秸秆覆盖均能显著提高冬小麦和大豆根际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免耕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秸秆覆盖显著提高了纤维素酶活性。这表明,长期实施免耕和秸秆覆盖措施后,玉米-冬小麦-大豆轮作系统中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3大类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均有所提高。3)作物成熟期根际土壤中PLFA,总量普遍高于花期。免耕能显著提高作物根际土壤中PLFA,总量。秸秆覆盖能显著提高冬小麦花期和成熟期的根际土壤真菌/细菌比值,免耕也能显著提高玉米和冬小麦成熟期根际土壤真菌/细菌比值。耕作措施、作物类型以及生育期对G+特征PLFA以及G-/G+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性,免耕显著提高作物成熟期G-特征PLFA。这表明,长期实施免耕和秸秆覆盖措施能显著影响玉米-冬小麦-大豆轮作系统中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结构多样性,而且这种影响受作物类型和生育期的调节。4)免耕显著提高玉米和冬小麦成熟期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总能力,且微生物各群落指数也显著增加。秸秆覆盖后大豆成熟期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总能力显著增加。免耕显著提高了玉米和冬小麦成熟期根际土壤微生物对氨基酸类、聚合物类、羧酸类以及糖类碳源的利用能力。秸秆覆盖后,冬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对胺/氨基化合物类和糖类碳源的利用能力显著增加,但是羧酸类和聚合物类碳源的利用程度显著下降。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对胺/氨基化合物类和羧酸类碳源的利用率在秸秆覆盖条件下显著提高,但双亲类化合物利用率显著降低。这表明,长期实施免耕和秸秆覆盖措施能显著影响玉米-冬小麦-大豆轮作系统中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的能力,而且双亲化合物类、羧酸类和糖类碳源等是区分传统耕作和其他保护性耕作处理下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主要特异性碳源。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和发展
  • 1.1.1 保护性耕作的概念
  • 1.1.2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和发展
  • 1.1.3 保护性耕作的生产、生态效益
  • 1.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1.2.1 土壤物理性质
  • 1.2.2 土壤化学性质
  • 1.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3.1 土壤微生物的概念
  • 1.3.2 影响土壤微生物的主要因素
  • 1.3.3 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 1.3.4 根际土壤微生物
  • 1.3.5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1.5.1 保护性耕作对轮作系统中根际土壤质量的影响
  • 1.5.2 保护性耕作对轮作系统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区系及活性的影响
  • 1.5.3 保护性耕作对轮作系统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绝多样性的影响
  • 1.5.4 保护性耕作对轮作系统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保护性耕作对根际土壤质量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作物管理
  • 2.2.4 根际土壤取样
  • 2.2.5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2.6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保护性耕作对轮作系统根际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2.3.2 保护性耕作对轮作系统根际土壤氮的影响
  • 2.3.3 保护性耕作对轮作系统根际土壤磷的影响
  • 2.3.4 保护性耕作对轮作系统根际土壤钾的影响
  • 2.3.5 保护胜耕作对轮作系统根际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保护性耕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区系及活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案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作物管理
  • 3.2.4 根际土壤取样
  • 3.2.5 测定指标和方法
  • 3.2.6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保护性耕作对轮作系统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3.3.2 保护性耕作对轮作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
  • 3.3.3 保护性耕作对轮作系统根际土壤微生物商和土壤呼吸墒的影响
  • 3.3.4 保护性耕作对轮作系统根际土壤3大类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
  • 3.3.5 保护性耕作对轮作系统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保护性耕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案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作物管理
  • 4.2.4 根际土壤取样
  • 4.2.5 测定指标和方法
  • 4.2.6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保护性耕作对系统根际土壤PLFA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 4.3.2 保护性耕作对轮作系统根际土壤真菌/细菌特征PLFA的影响
  • -和G+特征PLFA的影响'>4.3.3 保护性耕作对轮作系统根际土壤G-和G+特征PLFA的影响
  • 4.3.4 保护性耕作下轮作系统根际土壤PLFA组成的主成分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保护性耕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案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作物管理
  • 5.2.4 根际土壤取样
  • 5.2.5 测定指标和方法
  • 5.2.6 统计分析
  • 5.3 研究结果
  • 5.3.1 保护胜耕作对轮作系统根际土壤微生物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的影响
  • 5.3.2 保护性耕作对轮作系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指数的影响
  • 5.3.3 保护性耕作对轮作系统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6大类碳源的影响
  • 5.3.4 保护性耕作下轮作系统根际微生物碳源利用的主成分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6.1 主要结果和结论
  • 6.1.1 保护性耕作对根际土壤质量的影响
  • 6.1.2 保护性耕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区系的影响
  • 6.1.3 保护性耕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6.1.4 保护性耕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6.2 创新点及展望
  • 6.2.1 创新点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连栽杉木根际土壤镰刀菌属真菌群落变化规律[J]. 生态学杂志 2020(09)
    • [2].拉萨扎叶巴沟瑞香狼毒根际土壤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 广东农业科学 2016(10)
    • [3].林木根际土壤研究进展[J]. 贵州林业科技 2019(04)
    • [4].海南西海岸4种真红树植物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J]. 南方农业学报 2020(02)
    • [5].磁处理改善豌豆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J]. 热带作物学报 2020(04)
    • [6].八宝景天–柑橘间作降低柑橘根际土壤镉含量以减少对镉的吸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05)
    • [7].不同蔬菜轮作对设施连作黄瓜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7(01)
    • [8].苎麻根际土壤浸提物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分析[J]. 中国麻业科学 2016(06)
    • [9].嫁接对辣椒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及其与抗病性和产量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11)
    • [10].转基因小麦根际土壤中荧光假单胞菌数量的变化[J]. 麦类作物学报 2014(03)
    • [11].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对西洋参种植的影响[J]. 生物学杂志 2011(05)
    • [12].果园根际土壤注射施肥技术[J].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0(09)
    • [13].望天树人工林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10)
    • [14].陕北沙化区3种主要植物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3)
    • [15].宁夏地区黄芪根际土壤中八种重金属含量的测定[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12)
    • [16].异丙甲草胺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02)
    • [17].生物有机肥对烟草青枯病的田间防效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6(05)
    • [18].常用除草剂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辽宁农业科学 2015(02)
    • [19].剑湖湿地茭草根际土壤固氮菌多样性分析[J]. 西部林业科学 2014(03)
    • [20].豆科植物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及代谢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3(01)
    • [21].不同年份三七根际土壤中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的比较[J]. 中药材 2020(02)
    • [22].田间直播下化感水稻抑草作用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特性动态[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8(03)
    • [23].铝胁迫下栝楼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24].蚯蚓粪配施化肥对玉米根际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1)
    • [25].氮掺杂碳纳米颗粒对稻田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11)
    • [26].花棒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分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27].甘肃省干旱灌区连作马铃薯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的变化[J]. 草业学报 2011(04)
    • [28].五种沙生植物根际土壤的盐分状况[J]. 生态学报 2009(09)
    • [29].怀山药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酚酸物质变化及其关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24)
    • [30].冬凌草根际土壤微生物抗肿瘤活性菌株筛选[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5)

    标签:;  ;  ;  ;  ;  ;  ;  ;  

    黄土高原保护性耕作下轮作系统根际土壤质量及其微生物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