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探索三重脑震荡(MCC)鼠脑内多巴胺D1、D2受体表达变化规律,阐明运动相关性脑震荡(SRCC)的发病机理并为SRCC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用金属单摆打击装置复制三重脑震荡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伤后1、2、4、8、16、24天组共六个损伤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取大鼠脑组织中隔区和海马两个断面,冰冻切片,用抗-D1多克隆抗体和抗-D2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其中D1R每组n=2,D2R每组n=8)。光镜下对大鼠脑内两断面的多巴胺D1R阳性细胞分布及其变化趋势进行观察描述;对脑内两断面的D2R阳性细胞分布进行定性描述,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相关脑区的D2R阳性细胞灰度值进行定量分析。统计学处理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D1R主要分布在前额叶皮质(FPC)、斜角带垂直支(VDB)、丘脑网状带(RT)、海马(CA1~CA4)、内侧隔核(MSN)以及尾壳核(CPU)神经元的细胞膜上,以上部位D1R表达于MCC后均呈现先下降后上调趋势。RT和海马CA3至24d基本恢复至正常;而VDB、MSN和FPC至24d仍弱于正常组。2.D2受体在两断面均呈现较为弥散的分布,脑区定位主要为斜角带垂直支(VDB)、内侧隔核(MSN)、前额叶皮质(FPC)、尾壳核(CPU)、梨状皮质(EN)、海马(CA1~CA4)、杏仁核(AM)和丘脑网状带(RT);MCC后各组在以上脑区D2R表达均呈先下降,后上调趋势,但各部位有一定差异:(1)MSN、VDB和EN:这三个脑区均于伤后1—4d下降,在4d达低谷,后逐渐上升,至24d仍低于正常,其中VDB在8d、EN在2d有轻微波动。MSN在1d、2d、4d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VDB在1d、2d、4d、16d、24d组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EN在4d组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FPC:伤后1~8d下降,8d达低谷,8d~24d上升,至24d仍低于正常。其中1d、2d、4d、8d、16d、24d组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CPU:伤后1~16d下降,16d达低谷,4d略有波动,至24d上升至正常。其中8d、16d组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4)海马CA1~CA4在伤后D2R表达均呈下降趋势,且都有两个表达的低谷,第一个低谷均在2d,第二个低谷不尽相同。CA1区的两个低谷期分别为2d和24d,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A3区的两个低谷尾2d和16d,其中2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A2和CA4区虽然也有相似的趋势,但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5)AM与RT伤后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采用单摆式机械打击装置能成功建立MCC动物模型,此模型基本可以反应出短时间内发生多次SRCC的特点。2.在前额叶皮质、斜角带垂直支、丘脑网状带、海马、内侧隔核以及尾壳核神经元的细胞膜上有D1R的表达,并且这些部位MCC后D1R的表达在光镜下观察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3.在斜角带垂直支、内侧隔核、前额叶皮质、尾壳核、梨状皮质、海马、杏仁核和丘脑网状带神经元的细胞膜上有D2R的表达,MCC后各脑区D2R表达呈现不同程度下降,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4.大鼠MCC后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相关脑区的D1R、D2R的表达下降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