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提升,实现城乡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重大举措。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的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农村当地的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农村工业产业集聚、规模经营。本文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在总结国内外农村工业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城乡差距加大、城镇化水平滞后、二元经济结构已明显制约全面小康建设的突出矛盾,依据经济理论对国内外成功的农村工业化发展道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主要是对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沪郊模式各自产生的背景、特点、经验与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重庆市的农村工业化实际,对农村工业化的现状、作用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索我国加速新型工业化、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制约农民进城、务工的根本障碍。指出了农村工业化的选择依据和原则,从总体上给出了推进农村工业化的战略,提出了通过农村信息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市场化带动农村工业化等几种有效途径,并从破除思想、资金、体制障碍,优化政策、政务、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通过建立农村工业化评价指标及进行实证分析,对农村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2 有关概念界定1.3 国内外现状综述1.3.1 国外研究现状1.3.2 国内研究现状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4.1 研究内容1.4.2 研究方法2 国内外主要理论与发展模式比较2.1 国内外主要理论与学术观点2.1.1 国外典型理论概述2.1.2 国内主要学术观点简介2.2 国内外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模式2.2.1 国外的几种不同模式2.2.2 国内农村工业化的成功实践3 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3.1 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演进3.1.1 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过程3.1.2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过程3.2 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2.1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3.2.2 农村工业布局较分散且技术落后3.2.3 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3.3 制约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因素分析3.3.1 乡镇企业融资难3.3.2 农村工业结构不合理3.3.3 市场和信息流通不畅3.3.4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3.3.5 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3.3.6 经济及社会发展不平衡3.3.7 城镇及乡镇企业管理粗放4 农村工业化发展对策与措施4.1 发展农村工业化的依据4.1.1 依据市场需求4.1.2 依据区域优势4.2 发展农村工业化的原则4.2.1 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4.2.2 逐步推进不断提高的原则4.2.3 多种模式并存的原则4.3 推进农村工业化的总体战略4.3.1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4.3.2 实施中心聚集战略4.3.3 实施特色经济战略4.4 推进农村工业化的途径4.4.1 以农村信息化带动农村工业化4.4.2 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工业化4.4.3 以农村城镇化带动农村工业化4.4.4 以农村市场化带动农村工业化4.5 推进农村工业化道路的保证措施4.5.1 破除制约农村工业化发展的障碍4.5.2 优化农村工业化发展环境4.5.3 创新民营经济发展体制4.6 本章小结5 农村工业化的评价指标5.1 制定农村工业化评价指标的作用5.2 农村工业化评价指标设立的原则5.3 农村工业化评价主要指标5.3.1 农业从业人口所占比重5.3.2 城镇人口所占比重5.3.3 农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5.3.4 人均GDP5.3.5 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6 重庆市农村工业化实证分析6.1 重庆市农村工业化进程的现状描述6.2 重庆市农村工业化水平指标分析(2003,2004)6.2.1 重庆市农业从业人口所占比重6.2.2 重庆市城镇人口所占比重6.2.3 重庆市农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6.2.4 重庆市人均GDP6.2.5 重庆市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6.2.6 重庆市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6.2.7 重庆市农村工业化水平情况(2003,2004)6.3 重庆市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地区对比6.3.1 人均GDP 的地区比较6.3.2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的地区比较6.3.3 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的地区比较6.4 结论与建议6.4.1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合理配置地区工业资源6.4.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6.4.3 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产业集群7 结论参考文献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农村工业化论文; 城镇化论文; 评价指标论文; 重庆市论文;
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问题初探 ——以重庆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