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

我国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产生了重大变革,公民由过去简单的“单位人”转变成复杂的“社会人”,这意味着国家、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对公民的管理和控制力度大幅度降低。如何使公民适应这种巨大的社会变革并与之相协调,如何让我国公民接受社会主义的主导政治文化,就成为社会转型和社会变革的基础,成为社会稳定的前提。所谓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就是以社区作为公民政治社会化的载体,通过有效传播政治文化,达到公民对政治思想、政治体制以及政策广泛认同的目的,从而使政治体系得到支持和稳定。社区在我国的发育形成和发展成熟使其日益成为政府工作和社会事务的重心,日益成为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日益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因此,以社区为载体推进公民政治社会化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观念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继承政治社会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本文通过对政治社会化理论以及我国社区发展沿袭的系统分析,进而对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重要性进行了概括。在阐述影响我国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影响因素的同时,也就如何实现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的途径进行了探讨。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观点的提出和阐释一定意义上拓展了政治社会化理论的发展空间,也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选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2 章 政治社会化概述
  • 2.1 政治社会化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 2.1.1 政治社会化理论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
  • 2.1.2 政治社会化的研究内容
  • 2.2 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内涵与功能
  • 2.2.1 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内涵
  • 2.2.2 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 2.3 本章小结
  • 第3 章 社区与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
  • 3.1 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历史沿革
  • 3.1.1 城市街道委员会体制的确立
  • 3.1.2 街居制及其功能的发展演变
  • 3.1.3 城市基层社区的形成和发育
  • 3.2 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重要性分析
  • 3.2.1 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 3.2.2 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作用
  • 3.2.3 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是培养合格社会成员重要的教育方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4 章 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宏微观因素分析
  • 4.1 个体差异是影响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微观因素
  • 4.1.1 社区价值导向与社区公民利益的一致性程度
  • 4.1.2 社区与其他各种社会机构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 4.1.3 社区公民个体受教育程度
  • 4.1.4 社区公民个体的政治能力和自我认知水平
  • 4.2 社区党建是影响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宏观要素
  • 4.2.1 社区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 4.2.2 新时期社区党建的创新
  • 4.2.3 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 章 社区参与:公民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 5.1 社区参与的作用
  • 5.1.1 社区参与是增强政治统治合法性的需要
  • 5.1.2 社区参与是加强社会监督的需要
  • 5.1.3 社区参与是公民进行利益诉求的需要
  • 5.1.4 社区参与是公民自我发展,社会自治的需要
  • 5.2 目前我国社区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2.1 我国社区参与中存在的问题
  • 5.2.2 社区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3 提高社区参与度,有效实现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
  • 5.3.1 加强社区宣传教育,培育公民社区意识
  • 5.3.2 发挥利益纽带作用,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
  • 5.3.3 创新公民参与与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和社区管理制度
  • 5.3.4 创新社区参与的组织制度
  • 5.3.5 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创造社区参与的良好环境
  • 5.4 本章小结
  • 第6 章 政治认同: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的趋势
  • 6.1 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要实现政治思想的认同
  • 6.2 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要实现政治体系的认同
  • 6.3 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要实现政策的认同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 教育探究 2011(04)
    • [2].自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J]. 区域治理 2019(40)
    • [3].政治社会化视域下课程改革的伦理诉求[J]. 全球教育展望 2020(01)
    • [4].宗教、政治社会化失灵与东亚政治转型:对韩国的个案研究[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5].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J]. 新西部 2018(36)
    • [6].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及作用探析[J]. 黑河学刊 2019(01)
    • [7].浅析网络对政治社会化的危害及应对路径[J]. 现代交际 2019(06)
    • [8].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内涵、现状及优化路径[J]. 青少年学刊 2019(02)
    • [9].新媒体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挑战及其应对[J]. 北京青年研究 2019(02)
    • [10].传统科举制度化对当代政治社会化的启示[J]. 新西部 2019(14)
    • [11].陆地边疆地区政治社会化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02)
    •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路径优化[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03)
    • [13].“数字之道”: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优化路径[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07)
    • [14].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优化路径[J]. 新西部 2018(17)
    • [15].我国政治社会化的新特点及其调适机制的构建——基于904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8(03)
    • [16].“全员育人”理念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 2018(12)
    • [17].身份认同与制度制定权:反政治社会化行为的解释机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18].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其对策探究——基于武汉三所高校的调查[J]. 黑河学刊 2018(05)
    • [19].个体政治社会化——教育政治功能新视角[J]. 林区教学 2017(07)
    • [20].中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比较研究[J]. 林区教学 2017(12)
    • [21].在新一代大学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J]. 当代传播 2016(06)
    • [22].政治社会化与“中国体验”[J]. 社会科学论坛 2016(11)
    • [23].社会治理视野下公民政治社会化的路径研究[J].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7(04)
    • [24].“互联网+”时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范式革新[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 [25].少先队组织中的同伴群体对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影响[J]. 商 2016(05)
    • [26].政治社会化:关于大学教育功能的若干思考[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27].浅析当代青少年政治社会化机制[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03)
    • [28].论当代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内在机制及其激发[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6(03)
    • [29].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现状及对策[J]. 科技展望 2014(20)
    • [30].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5(05)

    标签:;  ;  ;  ;  ;  

    我国社区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