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试验采用框栽方法,设N30 kg/ha、N60 kg/ha、N30 kg/ha + Mg15 kg/ha、N30 kg/ha + Mg30 kg/ha、N60 kg/ha + Mg 15 kg/ha、N60 kg/ha + Mg30 kg/ha共6个处理,测定了大豆叶片的SPAD、叶面积、根瘤干重,大豆淀粉(叶)、可溶性糖(叶茎荚)、酰脲(叶茎荚)和氮(叶茎荚)含量,研究氮镁交互对大豆群体质量、碳氮代谢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1、施镁促进干物质积累、增加叶面积指数、比叶重,提高粒叶比,增加单位叶面积负荷,有利于光合产物向籽粒中分配。与N30相比,N30 + Mg15和N30 + Mg30豆荚的脱落率降低6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与N60相比,N60 + Mg15和N60 + Mg30脱落率降低20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2、施镁可以促进大豆对氮素的吸收同化。与N60相比,鼓粒期N60 + Mg15和N60 + Mg30的荚氮素积累量增加22.25%和24.47%,都达到5%的显著水平。盛荚期的SPAD值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营养生长期, N60的根瘤干重低于N30,这说明高氮水平下,前期植株的氮代谢增强,抑制大豆根瘤生长。进入生殖生长期,施镁处理的根瘤干重都高于相应的不施镁处理,在R4、R5期,与N60相比,N60 + Mg30根瘤干重分别增加了25.65%和23.96%,都达到1%的显著水平。这说明施镁不仅可以促进氮代谢,还可以缓解氮肥对根瘤生长的抑制,促进根瘤固氮。3、N30 + Mg15和N30 + Mg30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增加,碳代谢提高,但是对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大。N60 + Mg15和N60 + Mg30处理减缓了高氮对大豆的碳代谢抑制作用,与N60相比,可溶性糖和淀粉明显增加,尤其是在鼓粒期,为高产和优质提供物质基础,其中N60 + Mg30达到5%的显著水平。施镁大豆淀粉含量增加,前期有利于植株形成、中期有利于花荚发育,后期为籽粒充实提供养分。而且有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给根部,可延缓地下部分的衰老。4、与N30相比,N30+Mg15和N30+ Mg30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产量增加,但效果不显著。与N60相比,N60 + Mg15的株荚数、百粒重、产量分别增加8.57%、3.96%、和16.28%,并达到5%的显著水平,N60 + Mg30株荚数、株粒数、产量分别增加21.15%、22.74%和20.66%,达到5%显著水平。施镁还可以提高大豆的脂肪含量,与N60相比,N60 + Mg15和N60 + Mg30脂肪含量增加1.33和1.15个百分点。施镁对大豆蛋白含量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