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板截骨再植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腰椎板截骨再植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腰椎板截骨再植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将其与传统经典手术(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椎板间隙开窗髓核摘除术)相比较,分析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远期疗效的因素,探讨腰椎板截骨再植髓核摘除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随访了在1997年4月~2006年5月间手术的病人共计378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通过电话、信函及门诊随访完成疗效评分资料的收集。将随访到的病例按手术方式分为A(腰椎板截骨再植髓核摘除术)、B(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C(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D(腰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四组,对四组疗效进行对比和统计学分析。通过四组病人的腰椎正、侧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和腰椎CT、MRI检查结果,观察再植椎板愈合情况、腰椎稳定性及硬脊膜外粘连情况。结果:共随访到98例,随访率25.93%,随访时间0.6~9.5年。临床疗效按LBOS评分,A组为66.64±9.55(45~75),B组为43.67±16.54(24~72),C组为54.38±16.26(24~75),D组为59.21±14.51(24~75)。从整体疗效看,A组要优于B、C组(P<0.01),也优于D组(P<0.05);从近期(术后5年间)疗效看,A组和C、D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远期(术后5年以上)疗效看,A组明显优于B组(P<0.01),也优于C、D组(P<0.05)。对于单纯椎间盘突出,A组要优于B、C组(P<0.01),而与D组疗效相似(P>0.05);对于合并椎管狭窄的椎间盘突出,A组明显优于B、C、D组(P<0.01)。A组近期优良率达95%,远期优良率达87.5%。影像资料显示,A组再植椎板术后3个月左右可完全愈合。腰椎不稳发生率A组要低于B组(P=0.0249)和C组(P=0.0415),但和D组差别无显著性(P=0.2567)。A组再植椎板可有效预防硬膜囊与骶棘肌的粘连。B、C组腰椎后方手术瘢痕与硬膜囊连为一体。结论:腰椎板截骨再植髓核摘除术,与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相比,能修复脊柱后部结构,扩大椎管,防止腰椎不稳和硬脊膜外粘连及医源性的椎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与腰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相比,手术显露充分,能较彻底得摘除髓核降低术后复发率,能直视下清理椎管和侧隐窝病理改变,对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者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对提高手术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有较高的价值,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随访
  • 1.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影像学结果
  • 2.3 典型病例
  • 讨论
  • 3.1 各种不同术式的疗效比较
  • 3.2 腰椎板截骨再植术后远期疗效提高的原因
  • 3.3 腰椎板截骨再植髓核摘除术的手术注意事项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腰椎板截骨再植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