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菌酶与中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比较研究

溶菌酶与中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最常发的疾病之一。该病不仅给奶牛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阻碍了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目前的治疗方法仍以局部与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为主,其主要弊端是:除了牛奶中有抗生素残留外;奶牛体内还易产生耐药菌株而不得不加大治疗剂量,从而造成恶性循环。溶菌酶作为一种高效,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抗菌制剂,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中具有其它药物无法比拟的优势。本实验通过测定溶菌酶、3组中药配方(通过正交实验获得)和5种常用抗生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棒状杆菌等引起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比较溶菌酶、中药与抗生素的抑菌效果,筛选出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组中草药配方,与溶菌酶一起应用于临床实验,并且确定在临床应用上给药的浓度和剂量。然后从位于哈尔滨市的两家牛场中选取12头患有急性产后子宫内膜炎的经产奶牛作为样本,随机分为溶菌酶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每组各6头,均采用子宫内灌注的给药方法。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的第24h、48h、72h连续采集患牛子宫分泌物分别进行分泌物性状、白细胞浓度、白细胞分类计数、分叶核细胞活性和细菌含量的检测。最后再选取未经治疗的患有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若干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使用这两种药物进行治疗,最后统计三次治愈率。通过对比,鉴定溶菌酶和中药的确切治疗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溶菌酶对于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临床应用溶菌酶与中草药治疗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症状迅速缓解,子宫内环境明显改善;临床三次治愈率溶菌酶组为69.6%,中药组为60%。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奶牛子宫内膜炎概述
  • 1.1.2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
  • 1.1.3 引起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的病原
  • 1.1.4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机理
  • 1.1.5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1.1.6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
  • 1.1.7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 1.2 溶菌酶概述
  • 1.2.1 溶菌酶的理化性质
  • 1.2.2 溶菌酶的分布
  • 1.2.3 溶菌酶的作用机理
  • 1.2.4 溶菌酶的分型
  • 1.2.5 溶菌酶的药理作用
  • 1.2.6 溶菌酶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所需中药
  • 2.1.4 主要试剂
  • 2.2 倍比稀释法测定各种药物的抑菌效果
  • 2.2.1 中药溶液的制备
  • 2.2.2 抗生素和溶菌酶溶液的制备
  • 2.2.3 菌液的制备
  • 2.2.4 各种药物抑菌效果的测定
  • 2.3 临床检验溶菌酶和中药的治疗效果
  • 2.3.1 采集子宫分泌物及子宫内给药
  • 2.3.2 子宫分泌物性状的观察
  • 2.3.3 子宫分泌物白细胞总数的检测
  • 2.3.4 白细胞分类计数
  • 2.3.5 分叶核活性的测定
  • 2.3.6 子宫分泌物中细菌含量的测定
  • 2.3.7 治愈率的统计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各种药物的抑菌实验结果
  • 3.2 子宫分泌物性状的比较结果
  • 3.3 子宫分泌物中白细胞浓度的测定结果
  • 3.4 子宫分泌物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
  • 3.4.1 淋巴细胞数占白细胞总数百分比的统计结果
  • 3.4.2 单核细胞数占白细胞总数百分比的统计结果
  • 3.5 分叶核细胞活性的统计结果
  • 3.6 子宫分泌物中细菌含量的测定结果
  • 3.7 奶牛子宫内膜炎治愈率的统计结果
  • 4 讨论
  • 4.1 溶菌酶与中药的抑菌作用
  • 4.2 子宫分泌物中白细胞浓度的变化
  • 4.3 两个治疗组白细胞分类计数变化
  • 4.3.1 淋巴细胞数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变化
  • 4.3.2 单核细胞数与白细胞数比值的变化
  • 4.4 分叶核细胞活性的变化
  • 4.5 细菌含量的变化
  • 4.6 溶菌酶与中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溶菌酶与中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